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前沿。

内容简介

全书由导论和八个专题构成,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群众史观与“以人为本”、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走向、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其与当今社会发展现实结合起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作了创新性的探讨。本书既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参考用书,还可以用作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编者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涵与研究层次

1.何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内涵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研究层次

二、 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的构建

2.世界观、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性

3.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在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

1.从整体性角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在教学中的应用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体系转化”

第二章 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实践的内在矛盾及其克服

二、 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

1.人类实践形态的多样性

2.当代人类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

3.当代实践的合理性问题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意蕴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三章 群众史观与“以人为本”

一、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群众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

3.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历史地位

4.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人本意蕴

1.群众史观对人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彰显

2.群众史观对“以什么人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3.群众史观对“以人的什么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三、 “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

1.“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人为本”与民生建设

3.“以人为本”与执政党建设

第四章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及其发展规律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

1.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演进过程

2.恩格斯的社会形态思想

3.列宁的社会形态思想

4.斯大林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相关论述

5.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社会形态理论的演变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与标准

2.社会经济形态的类型与顺序

3.“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4.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

三、 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

2.社会形态演进的主要阶段和规律

第五章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结合

一、 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轫

1.经济学与哲学的初步结合

2.唯物史观的第一次系统表述

3.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贯彻唯物史观

4.剩余价值理论的发轫

二、 唯物史观的科学表述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1.唯物史观的科学表述

2.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

3.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三、 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成和唯物史观的继续完善

1.剩余价值理论内核的巩固

2.广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3.资本主义社会的精妙剖析

四、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关联

1.唯物史观是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2.唯物史观是研究剩余价值理论史的方法论基础

3.剩余价值理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

4.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证明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走向

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

二、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拓展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私有制变化与基本矛盾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形式变化与基本矛盾发展

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对世界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的不同看法

2.对经济危机原因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3.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科学性

第七章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

1.马克思恩格斯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初步探讨

2.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3.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二、 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深化

1.十月革命前列宁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研究

2.十月革命后列宁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理论的深化

三、 发展中国家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考与实践

1.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

2.发展中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讨

四、 近代中国与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近代中国的论述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构想

第八章 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注:此部分写作参阅了朱成全:《以自由看发展:马克思自由发展观视域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扩展研究》,6~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3.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方略

4.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

二、 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1.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基本理论

2.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 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1.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具体的过程

2.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的过程

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适应性

4.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

后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雷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带你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
后马克思主义:解构还是僭越? 电子书
如何全面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理原则过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些都是拉克劳、墨菲这样的右翼后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提出的很尖锐的挑战性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价值与事实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双重职能、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