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

计量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内容简介

本刊是计量经济史研究的园地,主要刊登中国计量经济史和外国计量经济史研究的论文,也欢迎专门做经济史数据挖掘与估算的论文。本刊意在探讨历史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崇尚从历史角度修正、补充和完善经济学理论的探索精神,为之努力的境界是推动学界深入研究经济史,发现经济学说暗含的前提假设与当代经济的差异,使经济史真正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流”。

作者简介

编者陶一桃,女,满族,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师从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深圳市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领军学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圳)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及主办单位

编辑委员会名单

前言

对近代中国50年GDP数据的估算(1887~1936年)

一 文献综述:学术界对中国GDP的估算值与估算方法

二 对1888~1912年近代中国GDP数据的估算

三 对1888~1912年近代中国GDP估算值的验证与误差估计

中国的近代化性质投资影响因素分析(1903~1936年)

一 近代化投资趋势统计描述

二 近代化投资的影响因素的逻辑分析

三 近代化投资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四 结论

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

一 引言

二 历史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范围及影响

三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及实证策略

四 实证结果及分析

五 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人口损失究竟有多大

六 结论

经济一体化亚种:近代中国经济周期的从属性研究

一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分解

二 英美两国经济增长的周期分解

三 中国经济周期的从属性分析及从属路径

中国的进出口与经济商品化趋势研究(1887~1936年)

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商品化程度估计

二 近代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之影响因素分析

三 结论

近代中国的贸易条件:一般趋势及其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

一 贸易条件的一般趋势与国际比较

二 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三 贸易条件衰弱的内在原因

近代和当代银行股价波动及其稳定性分析:基于股利分红策略的角度

一 近代银行股价波动及其稳定性

二 当代银行股价波动及其稳定性

三 结论

近代中国50年总供给缺口研究(1887~1936年)

一 总供给缺口的趋势分析

二 总供给缺口的逻辑分析

三 总供给缺口的实证分析

四 结论

近代上海标金市场金银比价的实证分析与对当代的启示

一 金银比价与市场

二 实证分析与结论

三 对于当代上海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意义

亚洲金融危机廿年祭:对发生机理的考察——以泰国和马来西亚为例

一 危机发生的基本前提讨论

二 危机发生的机理

三 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危害

四 结论

后记

计量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陶一桃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计量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石油之眼:洞察中国与世界经济新格局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石油和世界经济之间的深刻关系。
经济转型:国际比较的视角与国家案例 电子书
本书对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涉及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主要方面。
中国经济史评论(2017年第1期) 电子书
本期内容包括纪念文章专栏、专题论文和综述,纪念文章以纪念吴承明、汪敬虞等老一辈经济史研究大家为主题,缅怀了老一辈经济史研究者的高尚风貌和严谨研究态度。
中国经济史论丛(2016年第1期总第4期) 电子书
本书发表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诸方面的论文,专题研究成果述评与国内外经济史研究前沿或研究动态的报道等等。
1816~1817年法国的经济社会危机 电子书
全面分析19世纪初法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危机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