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井上靖:诗与战争(甲骨文系列)

青年井上靖:诗与战争(甲骨文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深度解析井上靖诗歌的著作。

内容简介

日本近代文豪井上靖因其中国题材的小说《楼兰》《敦煌》等而在中国广为人知,但中国读者熟知的是作为小说家的井上靖,其诗人的身份尚未深入人心。

实际上,井上靖的文学创作最早是从诗歌开始的,他一生中出版过五部诗集,后来才开始大量创作小说,而且其小说大部分都是从其青年时代创作的诗歌中衍生出来的,两者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亲身走访和对文学界同仁的访谈,以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井上文学的起点——青年时代的诗歌,不仅指出井上文学中抒情性、散文性和旁观者视角的萌芽和发展,而且描绘出了文豪井上靖时而意气风发时而彷徨惆怅的青春岁月。

作者简介

作者宫崎润一,生于1957年。日本井上靖研究会理事、秘书长,全国国语实践研究会理事,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昭和文学会专家评审,大东文化大学汉学会专家评审,诗刊《焰》同仁。

近期著作有:童话『ステキな神様』(溪水社,2019年刊),随笔『まるんの語るどっひゃーワールド 平成異文化体験物語』(溪水社,2019年刊)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井上靖

本书获誉

前言

第一章 四高时期

1. 四高柔道部

2. 诗人的诞生

3. 以四高时期前后为题材的小说

4. 在金泽的诗

第二章 弘前时期

1. 关于《文学abc》

2. 《文学abc》时期的青年井上靖

3. 昭和五、六年井上靖的收获

4. 昭和五年:井上靖年谱空白期的内幕

5. 《文学abc》中的六篇诗作

6. 井上靖《文学abc》时期的真相

第三章 执念的轨迹

1. 昭和六年的诗

2. 《昂首前行》

3. 《不要呼唤春天》

4. 萩原朔太郎与井上靖

5. 《极》《嗤笑》

第四章 自立的探索

1. 昭和七年的诗

2. 散文诗《渴》与京都帝大时期

3. 《渴》之后的女性形象

第五章 短暂的战争经历

1. 战时的诗

(1)《辻诗集》

(2)《大东亚》

2. 作品中对于战争的描写

(1)从诗说起

(2)从小说说起

3. 井上靖的战场体验

(1)关于部队名称

(2)新野部队的行动记录

(3)从华北方面军的立场来看

(4)所属部队的基本情况和人员构成

(5)稻森小队长的证言

(6)战友的证言

(7)战争体验的真相

(8)在部队中的情况

(9)作为病号的井上靖

(10)与部队分别

4. 井上靖战争系列作品的真相

5. 再论战时的诗

中文版后记

译后记

注释与参考文献

青年井上靖:诗与战争(甲骨文系列)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宫崎润一。

得书感谢您对《青年井上靖:诗与战争(甲骨文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战争零距离 电子书
本小说紧扣当下的军事改革、重塑新型人民军队大背景,以新型军人不为人知的成长过程为内容,生动讲述了以贺天高为代表的“四有”军人在军事改革进程中,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积极破除军事训练积弊,带领官兵瞄准战场,很终在战区陆军组织的一场从未有过的实战演习中以少胜多,并成功粉碎了境外暴恐势力企图破坏外国驻华武官观摩我军演习的阴谋的故事。通过对贺品士等英雄群像的塑造,展示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担当是能打仗,使命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