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

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具体的个案,为城市文艺改造提供更为明确的历史细节,更为深入地呈现这一时期除旧布新、由旧转新、新旧杂陈的历史情境。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艺的发生既是新的秩序、制度和组织建立的过程,也包含了对旧文艺因素的改造利用。

本书关注新制度如何规划、改变城市原有的文艺生产格局和秩序,以及在此过程中城市“旧文艺”与新制度之间的对话、妥协等复杂的内涵,通过这些以往被文学史叙述所忽略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确立提供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作者简介

作者王秀涛,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中国当代文学生产与传播制度研究》等著作,曾获首届《扬子江评论》奖、《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策划人语

绪论

第一章 革命文艺的示范与城市文艺的方向

第一节 新文艺进城

一、接管城市

二、文艺机构接收

三、重新组织文艺

第二节 《白毛女》进城与革命文艺的示范

一、随军进城

二、在北平和上海

三、移植与改编

结语

第三节 第一次文代会招待演出与“新的人民的文艺”

一、演出委员会

二、剧目和日程

三、观摩与学习

四、经典化

第四节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与戏曲改革的方向

一、剧目的挑选

二、评奖与示范

三、改编与移植

第二章 城市文艺的清理与重建

第一节 宝文堂书店改造与通俗文艺生产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宝文堂

二、宝文堂与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

三、宝文堂与通俗文艺出版社

第二节 城市文艺的清理:处理“反动、淫秽、荒诞”图书

一、处理“反动、淫秽、荒诞”图书

二、城市文艺的新时代

三、“屁股”坐在哪一面

结语

第三节 城市旧书摊改造与新文艺的推广

一、文艺的旧趣味

二、旧文艺的“末路”

三、“书摊子也是发行业”

第四节 民营出版业的改造与文学出版秩序的重塑

一、“前途不会是没有希望的”

二、民营出版的困境

三、“光明归宿”

四、统一集中与分工合作

第三章 城市文艺改造的新旧之变

第一节 作家队伍的重建:从旧艺人到文艺工作者

一、“作家”的标准

二、旧艺人的改造

三、新作家的培养

第二节 剧场改造的范例:从华乐戏院到大众剧场

一、华乐戏院的“新时代”

二、剧场秩序的重建

三、剧场与剧团关系的重建

四、旧制度的废除

结语

第三节 文艺的转向:从传统国画到新国画

一、第一次文代会的美术展览

二、“工农兵的画不比专家坏”

三、国画的遭遇与新国画的产生

四、美术的新方向

结语 城市文艺改造与当代文艺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一、报刊

二、文集、日记、回忆录

三、资料汇编

四、专著

五、期刊、学位论文

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是202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秀涛。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城市中国的社区治理结构转型 电子书
本书以喻家社区中“业委会筹建事件”为个案,分析了多重行动逻辑的内生制约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中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电子书
本书系统详实地讲解了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城市中各种业务场景的应用。本书共11章。第1章梳理了区块链的历史与现状,详细阐述了区块链的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分类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第2-11章围绕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城市中十大典型业务场景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内容包括业务场景的行业现状、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
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 电子书
张文宏主编专著研究社会分层流动,分析城市居民就业、社交、家庭生活及社会问题态度。
国际城市收缩问题研究 电子书
一本书从全球层面总结城市收缩的规律并研究中国自身的问题。
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新路径 电子书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本书旨在解决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以城市治理的现状与瓶颈为出发点,探索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将静态单一的城市治理方式转变为动态的先进治理方式的实施路径,聚焦以智慧城市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手段,开辟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本书适合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