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思想史

江苏思想史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江苏人文思想的梳理与总结。

内容简介

作者将研究置于整个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版图和脉络中,根据中国思想观念发展的历史逻辑,选取现属于江苏省域为籍贯的思想加及其经典文献为研究对象,来呈现发生在江苏区域上的“中国思想”。

全书共十三章,近三十万字,内容从刘安与《淮南子》的思想到钱穆史学思想,涵盖了中国人文历史发展中的多为大师,对江苏地域内历史上和今天的人文思想脉络进行了清晰的再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朱承,男,1977年出生,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朱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等理事,上海市曙光学者(2012)、阳光学者(2009)。代表性著作有《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人民出版社,2019)《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一脉千古成江河 ——江苏文库·研究编序言

绪论 发生在江苏的中国思想

第一章 刘安与《淮南子》的思想

第一节 生平经历和思想背景

一、刘安的生平和时代

二、 《淮南子》编纂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一、 《淮南子》的宇宙论

二、 《淮南子》的认识论

第三节 《淮南子》的政治思想

一、取法黄老,提倡君道无为

二、引法入道,法术势一体

三、居仁由义,民为邦本

第四节 刘安及《淮南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刘向、刘歆的思想

第一节 刘向、刘歆生平及思想背景

一、家世及生平

二、刘向、歆父子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刘向、刘歆父子的儒学思想

一、刘向、刘歆父子的经学取向

二、刘向、刘歆父子的礼治思想

第三节 刘向的阴阳灾异与道家思想

一、刘向的天人感应和阴阳灾异思想

二、刘向的道家思想

第四节 刘向、刘歆父子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汉末至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

第一节 张道陵、葛洪、陶弘景的生平经历

第二节 道教信仰体系和修仙理论的确证

一、神仙体系的建构

二、修仙理论的建立

第三节 重构儒道、佛道之间的关系

一、葛洪对儒道关系的重建

二、陶弘景对儒佛道关系的调整

第四节 张道陵、葛洪、陶弘景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六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思想

第一节 佛教在江苏地区的传播及其代表人物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

二、隋唐时期江苏佛教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法融、道宣、湛然的佛教思想

一、法融的禅学思想

二、道宣的律学思想

三、湛然的“无情有性”说

第三节 六朝至隋唐时期江苏佛教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胡瑗的教育与理学思想

第一节 生平经历和思想背景

一、胡瑗的生平经历

二、胡瑗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胡瑗的教育思想

一、重建师道尊严

二、黜声律浮华之词,进“有体有用”之学

第三节 胡瑗的经学与“治道”思想

一、胡瑗的易学思想

二、胡瑗的“治道”思想

第四节 胡瑗思想的影响

第六章 王艮与泰州学派的心学思想

第一节 王艮的生平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政治狂情与政治理想

一、 “万物一体”的理想

二、狂热的救世情结

第三节 治世与治身

一、淮南格物说

二、化治世为治身

第四节 师道与教化

一、大成师道

二、讲学和教化

第五节 王艮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第一节 顾炎武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一、顾炎武的生平经历

二、顾炎武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第二节 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一、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二、勇于创新,开朴学之先河

第三节 顾炎武的“启蒙”思想

一、顾炎武的反专制主义思想

二、顾炎武的“民生”思想

第四节 顾炎武思想的影响

第八章 惠栋与吴派经学思想

第一节 惠栋的生平及时代思想背景

一、惠栋的家世、生平

二、惠栋的时代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惠栋的经学思想

一、惠栋“治经”的特点

二、惠栋的易学思想

第三节 惠栋的学术影响及与吴派经学的发展

第九章 扬州学派的朴学思想

第一节 扬州学派兴起的背景

一、扬州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扬州学派兴起的经济、文化因素

第二节 扬州学派的朴学思想

一、扬州诸儒与诸子学的再发现

二、扬州学派对“汉学”的总结与批判

第三节 扬州学派的学术经世思想

第四节 扬州学派的影响

第十章 常州学派的今文经学思想

第一节 常州今文学派的兴起及其背景

一、常州学派兴起的背景

二、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生平

第二节 常州学派的治学取向与方法

一、倡导经世致用学风

二、汉、宋兼采,今、古文并用的治学理念

第三节 常州学派的《春秋公羊传》研究

第四节 常州学派的影响

第十一章 冯桂芬、王韬和薛福成的“新学”思想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人物生平

一、冯桂芬的家世和生平

二、王韬的家世和生平

三、薛福成的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冯桂芬、王韬、薛福成的“求变”思想

一、冯桂芬的变法思想

二、王韬的变法思想

三、薛福成的变法思想

四、冯、王、薛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第三节 冯、王、薛的政治、经济思想

一、冯、王、薛的政治思想

二、冯、王、薛的经济思想

第四节 薛福成和王韬的外交思想

一、外交以实力为基础

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三、善于把握国际形势

四、维护合法的外交权益

第五节 冯桂芬、王韬和薛福成的思想影响

第十二章 刘师培的经学思想

第一节 刘师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一、刘师培的生平经历

二、刘师培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刘师培的经学思想

一、刘师培的今、古文经学观

二、刘师培的“夷夏观”

三、刘师培对传统经学思想的批判

第三节 刘师培的治学方法和取向

一、强调群经“大义相通”

二、经、史、子共治

三、借鉴西学、中西汇通

第四节 刘师培的学术影响

第十三章 钱穆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钱穆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一、钱穆的生平经历

二、钱穆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钱穆的史学思想

一、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思想史观

二、宏观通贯的历史研究方法论

三、 “合之当世”的史学价值论

四、演进不居的历史进化观

第三节 钱穆的贡献与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江苏思想史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佳。

得书感谢您对《江苏思想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改变世界的120项神奇发明 电子书

解读每项发明的用途、原理与价值,沿着文明进步的阶梯,激发改变世界的灵感。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筚路维艰 电子书

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作了逻辑梳理。
UNIX传奇 电子书

UNIX的诞生记与发展史,贝尔实验室的幕后故事。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近世中国)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关于胡适研究的代表作,可以说任何想认识胡适,认识胡适的时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城记·杭州:1793—1937,遗失在西方的杭州记忆 电子书

100多年间,众多西方人描述杭州的绘画、照片、地图、日记、回忆录,首次在中国出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