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之外

城墙之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具有学术规范的访谈方式,走访城郊百姓及其后人,讲述他们在这座城市所经历的生活、感受,以及对祖先的记忆。

内容简介

北京的城郊与北京城息息相关,既是城市的延伸,又是城市的边缘,是北京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走访了刘子扬、关俊民、张强等世代居住于北京城郊的人物,运用口述史料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将他们与城市的联系、北京城郊与北京城的关系一一加以呈现,立足于城市史的角度,将京郊与京城的发展、变迁及相互作用关系,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作者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中国知青事典》(与刘小萌、史卫民、何岚合著)《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一、那条进京的古粮道——刘子扬口述

1. 基督教改变了我爷爷的一生

2. 父亲的家人和母亲

3. 满族妇女厉害,在家当家

4. 10月19号凌晨渡过鸭绿江

二、从架松到劲松

(一)白四口述

1. 架松的肃王坟

2. 肃王坟的看坟户

3. 白四一家

4. 过去和现在

5. 汉人的坟户

(二)关俊民口述

1. 关家的来历

2. 广渠门外养鸭户

3. 肃王诸坟

4. 我家的地

5. 肃王府属下的人

附录 历代肃亲王世系简介

三、“勤行”的手艺——张强口述

1. 西直门外

2. 厨子李家

3. 父亲的绝活儿

4. 不教给你

四、坟户春秋——何淑玉口述

1. 反正没房子没地

2. 我们老头子在旗

3. 结婚后的生活和孩子

五、清华园边“内三旗”——司文琴口述

六、大有庄与骚子营——赵颐口述

1. 营子、大有庄和老祖

2. 我爸和我家的生计

3. 我妈家和我妈

4. 我叔和我婶

5. 我哥、我姐和我

6. 旗人家的规矩

附录 到沙漠上来了一直没受罪——白惠民口述(片段)

1. 在北京和天津

2. 在新城

七、蓝靛厂边清水河

(一)我就在这儿生这儿长——胡福贞口述

1. 我和我一家

2. 营房生计

3. 旗人婚姻

4. 营房

5. 生活

附录一 胡女士唱的民歌民谣

附录二 赵之平:我这一辈子(我的幼年时代)初稿(节选)

(二)蓝靛厂几代回民之后——金宝琴口述

1. 我们家的人喜欢叙说

2. 西贯市李家

3. 死也不跟他埋在一起

4. 一代人的倒霉能牵动多少

5. 父亲的三个不幸

6. 两代山东人娶了两代北京人

7. 三个姨奶奶

8. 兴啊衰啊都在蓝靛厂

八、健锐营走出来的八旗后人——吴淑华口述

1. 我娘家

2. 我婆家

3. 我自己

4. 满族习俗

九、圆明园变成废墟之后

(一)李中信、陈克明口述

1. 福缘门怎么成了“村子”?

2. 见证圆明园的兴衰

3. 父亲和母亲

4. 福缘门外——旗人营子与西苑兵营

(二)王佟生口述

1. 最早来到圆明园的人——奶奶的父亲

2. 另一个太姥爷

3. 父亲和母亲

4. 被划为佃中农

5. 圆明园及其附近

十、西苑一条街

(一)周桂芳口述

1. 从朝阳到西苑

2. 母亲这头

3. 卖鱼、挑鱼

4. 三生三死

5. 日本(人)进中国的时候

6. 婆婆家是满族

7. 我看破红尘了

(二)高淑瑞口述

1. 从南苑到西苑

2. 日本进西苑的时候

3. 说说母亲这边

4. “大家闺秀”

5. 不愿出嫁

6. “反革命家属”

7. 那场“文化大革命”

8. 兄弟姐妹

十一、京北回族第一村——黄炳成、李守勋口述

1. 有关西贯市由来的传说

2. 东光裕、西光裕

3. 李守勋家的人和事

(1)奶奶的父亲这边

(2)爷爷这边

4. 黄炳成的家世

后记

城墙之外是2017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定宜庄。

得书感谢您对《城墙之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