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

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名家写小书;涵盖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精粹,阐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介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制造的玉器、铜器、陶瓷、漆器、丝织、古建筑等,展示了我国先民在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工匠精神,并以翔实的证据,雄辩地论证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王振铎(1910—1992年),河北保定人,文物博物馆学专家、科技史专家。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秋任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特邀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

他善于把史学、考古学、考据训诂与传统工艺的践行结合起来,现存的指南车、记里鼓车、候风地动仪、水运仪象台等实际上都是他所作的复原模型。主要著作有《科技考古论丛》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说

玉器

从石器到玉器

什么是玉器

良渚文化中的玉器

绚丽多彩的殷商玉雕:妇好墓中的玉器

汉代的葬玉:金缕玉衣

明清的玉制工艺品

铜器与铁器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

青铜器的分类研究及青铜器的意义

青铜器的铸造与“六齐”规律

浑厚雄奇的后母戊大鼎

形象逼真的四羊方尊

大盂鼎与毛公鼎

春秋铜禁与战国曾侯乙尊、盘

西汉车饰和东汉牛灯

唐代的金银器

铁器的起源和早期铁器

竖炉炼铁和鼓风装置

卅炼大刀与百炼钢

大型铸件:沧州铁狮与当阳铁塔

綦毋怀文的宿铁法和双液淬火

陶瓷

陶器与瓷器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

黑陶与白陶

原始瓷器与青瓷

唐代的白瓷与三彩

宋代的五大名窑

深受人们喜爱的青花瓷

明清:中国瓷器全盛时期

中国制瓷技术的传播

漆器

漆器,中国人民的重要发明

汉代的漆器

金银平脱、剔红和犀皮

填漆、螺钿与百宝嵌

《髹饰录》:我国仅存的漆工专著

漆艺的东传:日本漆器

一代名匠卢葵生

清代造办处的漆器制作

丝织

丝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杰出贡献

新石器时代的纺织

殷商的丝织品

汉唐:丝织业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形成

薄如蝉翼轻如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罗

日本正仓院中的唐代衣物

画入织物的缂丝

中国三大名锦:蜀锦、云锦和仿古宋锦

丝织品的染色:蜡缬、夹缬和绞缬

丰富多彩的刺绣

中国古代的织机

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

木结构的建筑技术

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情趣

万里长城:中国的象征

古代的宫殿

寺塔建筑

丰富多彩的民居住宅

石建筑与赵州桥

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

李诫与《营造法式》

水利

水利工程与水力机械

都江堰

郑国渠

灵渠

大运河

治理黄河

水力机械

天文仪器

天文观测与天文仪器

圭表

托克托日晷

单漏和复漏

浑仪

浑象

水运仪象台

假天仪

简仪

车船

中国早期的车

轮轴机械与杠杆机械

鹿车

马车与牛车

秦始皇陵的铜车马

独木舟和木船的起源

水密舱壁

中国的沙船

郑和宝船的尺寸

双层板底船

指南针用于航海

奇器

奇技与淫巧

古代的欹器

连发弩机

西汉透光镜

《抱朴子》中的飞车

指南车与记里鼓车

巧人耿询

发明家黄履庄

郑复光与《镜镜痴》

中国早期的望远镜

结束语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

文化背景:中央集权制与伦理治国

中国的士与匠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是202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振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文化:工巧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百篇·启蒙本 电子书
本书为启蒙级,设9个单元,包括:古诗初阶、歌唱之诗、传统节日诗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声律启蒙等内容。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的作品。
中国古代史学观念史 电子书
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对中国古代史学观念的产生发展做了详细论述,对史学观念的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壹 电子书
以10个领域100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学成就为主线,为你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轨迹和科学发展的环境。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贰 电子书
以10个领域100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学成就为主线,为你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轨迹和科学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