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翻译专业的本硕博教育给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了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内容简介
在翻译市场需求激增、高等教育理念新的背景下,对翻译硕士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是当务之急。为了实现专业性、应用型、实践性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为依据。
本研究在生态位理论框架指导下,从译者胜任特征角度切入,探索了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理论模型,具体包括两个层级,即“态”与“势”两个范畴和知识、技能、职业操守、市场导向与价值观五个维度。
作者简介
作者周亚莉,甘肃西和人。199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7年晋升副教授。2008年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英语教学论方向),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教授。2008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习。2011年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访问学习。
先后在《中国翻译》《甘肃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四篇;出版专著、译著与教材八部;荣获、省级与校级奖励十六项;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与教学团队二十七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翻译专业教育的兴起
2.胜任特征研究的发展
3.生态位研究的深化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研究流程
四、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翻译能力研究
1.国外翻译能力研究
2.翻译能力模型
3.翻译能力习得
4.国内翻译能力研究
二、 胜任特征研究
1.国外胜任特征研究
2.国内胜任特征研究
三、 生态位研究
1.国外生态位研究
2.国内生态位研究
四、 翻译硕士课程相关研究
1.国外翻译硕士课程相关研究
2.国内翻译硕士课程相关研究
第三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核心概念
1.译者生态位
2.译者生态位因子
3.译者胜任特征
4.专业学位
5.课程体系
二、 理论基础
1.课程理论
2.建构主义
3.翻译身体学
4.生态位理论
第四章 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理论模型构建
一、 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假设模型
1.译者生态位运行原理
2.译者生态位因子互动机理
3.译者生态位因子互动对胜任特征的影响
4.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模型假说
二、 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假设模型验证
1.文献分析研究
2.工作分析研究
3.行为事件访谈研究
4.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三、 MTI学生与译者胜任特征差异比较
1.研究工具
2.研究对象
3.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的翻译硕士课程体系构建
一、 翻译硕士课程特点与构建原则
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
2.翻译硕士课程特点
3.翻译硕士课程构建原则
二、 基于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的翻译硕士课程体系
1.基于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的翻译硕士课程目标
2.基于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的翻译硕士课程内容
3.基于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的翻译硕士课程实施
4.基于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的翻译硕士课程评价
第六章 结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创新
三、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亚莉。
得书感谢您对《译者生态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