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本书为第13辑。
内容简介
本刊分为三个栏目。
“水利社会史专题”内容涉及黄河与中华文明、孝义城关水患、明清民国时期鼓堆泉域社会、黄河改道引起的平民县置废、上海金山地区的水上信仰等;
“专题论文”内容涉及明清时期寿妇制度、抗战时期货币史文献发掘、民国时期公证制度、北京龙泉孤儿院的慈善义演等;
“书评”,展现了近代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性别与身份实践。
作者简介
编者行龙,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社会中国史学会理事,山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人口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山西省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社会史研究》学术委员会
《社会史研究》编辑委员会
水利社会史专题
黄河与中华文明
一 大河与人类文明
二 黄河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明清至民国新绛鼓堆泉域社会的权利、纷争与秩序
一 秩序化与稳定性:明清时期鼓堆泉域的水程安排
二 权责一致:鼓堆泉域中的地亩及其与水、夫的关系
三 鼓堆泉域水案中的证据引用与权利意识
四 鼓堆泉域中的村落水利联盟与水利组织
五 余论
山西孝义城关水患问题考论
一 引言
二 孝义城关一带的地理与民生
三 明清时期孝义城关水患问题与官方应对
四 集体化时代孝义城关水患与治理努力
五 结语
滨海水乡:历史时期上海金山地区水上信仰的构成与背景研究
一 历史时期金山地区水上信仰的基本构成
二 金山区水上信仰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三 结语
明清以来鲁西南黄运交织地带的水患、水治理与水纠纷
引言
一 明中后期至清初的水患治理
二 清乾隆年间冯振鸿治水
三 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牛头、万福二河的水患治理与水利纠纷
四 晚清民国时期的丰鱼水利纠纷
五 1947年以来的水患与水利建设
结语
黄河小北干流、山陕省界与区域社会
一 1929年的大庆关与平民县城
二 抗战后废县与存县:平民与朝邑的省内裁撤纷争
三 新政府废县:黄河小北干流与确立山陕省界
结语
论集体化时期山西水库移民中的生态定位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服务型生态
二 移民安置中的工具型生态
三 和谐共存中的系统型生态
四 结论与讨论
专题论文
贞寿之门:明清寿妇制度研究
一 寿妇制度的来源与发展
二 寿妇的旌表程序与赐匾立坊
三 男性寿民与寿妇的不同
四 余论
全面抗战时期货币史文献发掘刍议
一 文史资料中全面抗战时期货币史文献的丰富性与分布特征
二 文史资料在全面抗时期战货币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与发掘空间
三 结语
制度如何实践:民国时期公证制度中的官员研究
一 档案的双重价值与临夏司法档案的发掘
二 公证制度在西北
三 临夏地方法院公证制度的开创者:院长彭启周
四 临夏地方法院公证制度的执行者:公证人刘镜玄
五 结语
节庆与游艺:北京龙泉孤儿院慈善义演文化特质
一 龙泉孤儿院开幕之纪念会
二 龙泉孤儿院经费之筹措
三 龙泉孤儿院的慈善文化特质
四 结语
书评
社会变迁视域下的性别与身份实践
一 新中国妇女的角色变迁和社会参与
二 女性道德观念的变化
三 女性视角下的话语与叙事模式
结语
稿约
社会史研究(第13辑)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行龙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史研究(第13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