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德国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参考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权威指南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德国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大师尤尔根·哈贝马斯的论文集,收入五编、九篇论文,时间涵盖1963—1977年。
在这十五年间,哈贝马斯作为批判社会理论的旗手,一直在与对手论战,并且在本书收录的九篇论文中反思和追问此种批判社会理论自己的方法论立场。
为此,他在书中探讨了实证主义、阐释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哲学等关键问题,寻找他自己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在这些大问题中的角色和效力。
作者简介
作者尤尔根·哈贝马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曾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被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1982年新版序言
序言
第一编 实证主义论争
第一章 对一场论战的补充:分析哲学的科学理论和辩证法(1963)
第二章 一场论战:反对被实证主义割裂的理性主义(1964)
第一节 经验主义批判
第二节 经验—分析研究的实用主义意涵
第三节 批判的正当证明与演绎的证明
第四节 区分标准和事实
第五节 两项策略和一项讨论
第三章 讨论记录:价值中立与客观性(1964)
第二编 阐释学
第四章 文献综述:论社会科学的逻辑(1967)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二元论
第二节 论社会行动普遍理论的方法论
第三节 论经验—分析行动科学中意义理解的问题
第四节 社会学作为关注当下的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阐释学的普世性要求(197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编 社会科学的功能主义
第六章 与尼克拉斯·卢曼商榷:社会的系统理论还是批判的社会理论?(1971)
导论
第一节 社会的系统理论还是社会控制论?
第二节 意义的意义还是独立于语言范畴的“意义”
第三节 经验世界的建构与语言的交往
第四节 真理的系统理论概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虚假统一
第五节 意识形态的系统理论概念——以及系统理论作为意识形态的新形式
第六节 卢曼对于社会演化理论的贡献
附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设定
第四编 认识论与历史哲学
第七章 一篇后记:论尼采的认识论(1968)
论哲学上的尼采讨论
批判历史主义
对先验概念的修正
情感的视角学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讨论记录:历史的主体(1972)
第五编 附录
第九章 残篇:社会科学中的客观主义(1977)
第一节 “意义”作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理论策略上的决断:客观主义对比主观主义
第三节 理论策略的决断:反思、建构、重建
第四节 重建前理论知识与世界1和世界2的概念
第五节 论“世界”概念在逻辑学上的生成——一则提纲
社会科学的逻辑是202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科学的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