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选(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中国传统家训选(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之一,本书属于小学阶段推荐书目。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家训选

语文课外阅读图书

多省市高考名著阅读考查图书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注释详尽

家训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次编选《中国传统家训选》,收入“《语文》阅读推荐丛书”,书前配有“导读”,书后附“知识链接”,以给读者以必要指引和知识的积累。

作者简介

赵伯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编审。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从事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研究

章节目录

目次

导读

前言

史籍笔记中的故事家训

《韩诗外传》:天道亏盈而益谦

《列女传》:孟母三迁与断织

《后汉书》:画虎不成反类狗

《三国志》:大雅君子恶速成

《三国志》:勿以恶小而为之

《隋书》:所遗子孙,在于清白

《旧唐书》: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

《旧唐书》:纤瑕微累,十手争指

《新唐书》:毋令后人笑吾

《能改斋漫录》:包孝肃公家训

《水东日记》:陆放翁家训

《戒庵老人漫笔》:郑端简公训子语

家书尺牍中的教诲家训

刘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外生书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

元稹:诲侄等书

郑燮: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袁枚:与香亭

纪昀:寄内子(论教子)

林则徐:训三儿拱枢(训诫专心读书)

曾国藩:谕纪泽

曾国藩:谕纪泽纪鸿

曾国藩:谕纪瑞

曾国藩:致沅弟书

胡林翼:致保弟(谈读史之法)

彭玉麟:谕子(示刚柔之道)

彭玉麟:致弟(劝知足)

文人别集中的散行家训

司马光:单者易折,众者难摧

司马光:训俭示康

苏辙:古今家诫叙

朱熹:家训

张养浩:家训

王守仁:示弟立志说乙亥

杨继盛:赴义前一夕遗属(二首其二)

张英: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专书总集中的传世家训

《颜氏家训》:齐人教子之谬

《颜氏家训》:施而不奢,俭而不吝

《颜氏家训》:自求诸身

《颜氏家训》:读书致用

《颜氏家训》:不可偏信一隅

《颜氏家训》:学问有利钝

《颜氏家训》:名之与实

《颜氏家训》: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

《颜氏家训》: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钱氏家训》: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戒子通录》:欧阳文忠公书示子

《戒子通录》:范纯仁戒子弟言

《戒子通录》:梁焘家庭谈训

《袁氏世范》: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

《袁氏世范》:骨肉失欢

《袁氏世范》:操履与升沉

《袁氏世范》:处己接物四心

《袁氏世范》:建宅与卖宅

《了凡四训》:日日改过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朱子治家格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后记

知识链接

中国传统家训选(语文阅读推荐丛书)是201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伯陶。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传统家训选(语文阅读推荐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剑桥福柯研究指南.剑桥研究指南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福柯的历史图绘》《福柯与疯癫史》《米歇尔·福柯的伦理想象》《对有限性的分析与主体性之史》《福柯与海德格尔及尼采的相遇》《福柯与哈贝马斯》《福柯与现象学的关系》等文章。
课堂上的思维导图·小学生思维导图阅读课 电子书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小学生迅速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解决小学生读完一本书之后仍然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4类小学阅读必考记叙文体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从21部中外名篇中选取经典片段,带领孩子边画边读,结合小学阅读必考的21类阅读题型讲解答题思路,让小学生彻底从枯燥的阅读及做题中解放,科学高效阅读,快乐学习成长!书中配以丰富的彩色思维导图,让小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思维导图对阅读的巨大帮助,同时,
多水平模型应用.高级心理统计学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一般回归模型开始,逐步引入不同种类的多水平模型。除了演示基本的多水平线性、多水平非线性模型外,书中还介绍了国际统计分析领域较为前沿的几种复杂模型。
心理学的批判.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批判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界划西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论原则以及历史发展,揭示为传统心理学所遮蔽的沟壑、空白与沉默,最终批判地重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另类脉络。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