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

区域经济学原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区域经济学原理》适宜用作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等专业本科教材及参考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生教材及参考书,国家公务员区域经济学理论培训参考书。

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学原理》按“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传递”和“区域经济运行调控”四大板块构建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注重系统梳理、总结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及前沿理论研究成果,所阐述的基础理论内容、列举的复习思考题、开放性讨论题及代表性参考文献,为读者学习基础理论、开展理论应用及拓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信息平台。

章节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范畴分析

1.1.1 “经济区域”范畴

1.1.2 “区域经济”范畴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中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1.2.2 本书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1.3 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概况

1.3.1 西方区域经济学学科演进概况

1.3.2 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演进概况

第2章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2.1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2.1.1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

2.1.2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

2.1.3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简评

2.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2.2.1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

2.2.2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前提

2.2.3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

2.2.4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简评

2.3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2.3.1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产生背景

2.3.2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2.3.3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简评

2.4 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2.4.1 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

2.4.2 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3.1.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3.1.2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3.2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2.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2.2 区域输出基础模型

3.2.3 区域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3.2.4 希伯特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2.5 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3.3.2 增长极理论

3.3.3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3.3.4 阿朗索的钟型理论

3.4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4.1 一般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4.2 特殊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第4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

4.1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

4.1.1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法

4.1.2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和分析

4.2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4.2.1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标准

4.2.2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内容与方法

4.2.3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4.3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 区域产业链

4.3.2 区域产业集群

4.3.3 区域产业带

第5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5.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

5.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5.2.1 中心一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

5.2.2 城市一城乡边缘区一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

5.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5.3.1 极核式空间结构

5.3.2 点轴式空间结构

5.3.3 网络式空间结构

5.3.4 双核式空间结构

5.4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5.4.1 西方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5.4.2 中国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5.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理论

5.5.1 区位势能机制

5.5.2 集聚与扩散机制

5.5.3 空间近邻效应

5.6 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

5.6.1 增长极开发模式

5.6.2 点轴开发模式

5.6.3 网络开发模式

第6章 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6.1 区际经济传递的内涵和内容

6.1.1 区际经济传递的内涵

6.1.2 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容

6.2 经典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流变

6.2.1 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一扩散效应学说

6.2.2 赫希曼的极化效应一涓滴效应学说

6.2.3 程必定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6.2.4 厉以宁的区际经济辐射理论

6.2.5 马海霞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6.3 区际要素流动理论

6.3.1 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和作用

6.3.2 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规律

6.3.3 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内容

6.4 梯度推移理论

6.4.1 “梯度”的内涵

6.4.2 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及其拓展

6.4.3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6.5 区际产业转移

6.5.1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和类型

6.5.2 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6.5.3 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第7章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7.1 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和特征

7.1 I1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

7.1.2 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

7.2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和战略

7.2.1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7.2.2 区域经济政策战略

7.3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7.3.1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分类

7.3.2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

7.4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7.4.1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7.4.2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面临的困难

第八章 区域治理理论

8.1 区域治理的内涵和特点

8.2 区域治理的主体、客体和自组织协调机制

8.3区域治理的类型和模式

区域经济学原理是2008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传清。

得书感谢您对《区域经济学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积极心理学 电子书
  积极心理学是国际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思潮。《积极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不仅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和理论工作者提供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为广大普通读者提供发展自己积极人格,改善自己生活质量,增进自身幸
商务数据可视化套装 电子书
本书以Excel在商务数据可视化中的具体应用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商务数据分析可视化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内容包括:商务数据可视化入门、商务数据表格图形化、使用折线图展示数据趋势、使用柱形图与条形图对比商务数据、使用饼图展示数据占比、使用散点图与气泡图展示数据分布、使用特殊图表实现数据可视化、使用动态图表实现可视化交互、商务数据图表的设计与美化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微课版) 电子书
(1)本书主要面向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帮助学生了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为后续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能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2)本书注重知识结构的基础性与完整性,确保技术内容的通用性、普适性与先进性,遵循教育规律,同时,精选行业真实案例,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创新思维,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HCIA-Security) 电子书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本科、高职高专等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1.本书是华为公司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二批的产品之一,可做为HCNA认证的考试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安全技术教材使用; 2.本书内容丰富、写作详实,是一本非常适合用于教学的认证指导教材; 3.本书采取了企业与院校联合编写的模式,由华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院校老师对企业技术内容进行甄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贴近院校学习的规律。
淘宝网店深度SEO优化技术揭秘:网店流量高效转化 电子书
淘宝卖家对“淘宝SEO”的概念远不如对“淘宝流量”“转化率”这样的概念熟悉。通俗一点讲,淘宝SEO就是淘宝搜索引擎优化。伴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增大,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卖家在宝贝的搜索量上下工夫,有了搜索才会有宝贝的转化率。淘宝搜索流量,尤其是自然搜索流量是一块大蛋糕!但是淘宝的搜索规则几经变化,这让卖家们难以适应。本书从淘宝的各种搜索规则出发,教会卖家以不变应万变,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宝贝排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