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

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理论》的精髓与经典摘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20世纪著名海外汉学家刘若愚先生的文论经典《中国文学理论》的导读。书名“借石攻玉”有两层含义:一是刘若愚借鉴艾布拉姆斯“四要素”分析图示,重构“宇宙?作家?作品?读者?宇宙”环形四元框架,用以诠释和建构中国文论经典中的形上论、决定论、表现论、技巧论、审美论和实用论;二是本书在刘若愚四元框架与六种理论的基础上,导读《诗大序》《典论•论文》《与杨德祖书》《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文章辨体序题》《读第五才子书法》《四库总目提要集部叙》等经典论著。通过本导读,读者对中国的文学理论会有更多的体会与理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绪论 《中国文学理论》:为何读与如何读

第一章 《中国文学理论》与“中国的文学理论”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第二章 本体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一、志之所之,风冠其首

二、摇荡性情,气领全篇

第三章 价值论:立功立言,所庶几也

一、经国大业,不朽盛事

二、辞赋小道,壮夫不为

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第四章 创作论: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一、操斧伐柯,取则不远

二、体物浏亮,巧而碎乱

第五章 作家论:诗之为技,较尔可知

一、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二、三品升降,差非定制

三、方申变裁,请寄知者

四、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第六章 作品论: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一、形神二分,体有三义

二、风格之体,不主一格

三、体裁之体,自为一类

第七章 接受论: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一、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二、许多文法,看得出来

第八章 批评论:讨论瑕瑜,别裁真伪

一、释名章义,原始表末

(一)“批评”与“批评论”

(二)“诗文评”与“文学批评”

二、选文定篇,敷理举统

(一)“文学批评实践”与“文学批评理论”

(二)“文学批评”与“文学阐释”

第九章 通变论: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二、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结语 攻玉与伐柯

附录

一、文学伴我同行:2020年导引课程建设

二、理论及其不满:2021年导引课程建设

三、文学理论畅想:2022年导引课程建设

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是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袁劲。

得书感谢您对《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理论的实践视域 电子书
本书重在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特质问题,并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探讨文学理论的功能、价值以及理论机制问题,在实践走向、范畴开掘、原理反思、理论演进等方面对文学理论实践视域的展开提出重要设想,并立足学科体系、教学状态、文学现实和地方本土文学文化资源,对文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打开封闭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学理论建设的可能性。
文学理论新编(第4版) 电子书
本教材每章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经典文本阅读;相关问题概说。前者是“一斑”,后者是“全豹”,两者相呼相应,取长补短。
斑羚飞渡:沈石溪专集 电子书
沈石溪先生在当代文坛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动物小说作品而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始终带着一股浓浓的自然情怀,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幅幅大自然中最原始的动物图景。是写动物,也是写人——写动物关系背后蕴含着的人类社会,写动物与人类之间质朴的互动与接触。本书精选了《斑羚飞渡》《雄鹰金闪子》《兵猴》等11篇各具特色的代表作,从猛禽到走兽,从亲情到友情,带领读者走进沈石溪迷人的动物小说世界。
时代长镜头.铺路石 电子书
本书来自一群保留、传承中华传统手艺的手工艺人,在新中国蓬勃发展期间,他们坚守自己的手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中借助人物故事,反映中华民俗事项。该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包括:时间走过;扬起风帆;跌宕起伏;栉风沐雨;生生不息。
唐诗的兴起(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从各个角度探讨了初盛唐唐诗的兴起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