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从历史中哀而鉴之。
内容简介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
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
关于本书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作者简介
作者易劳逸,著名汉学家。曾师从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研究中国史,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教授。由于他对中国研究的杰出贡献,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989年曾授予他“大学资深学者”荣誉。代表作有《毁灭的种子》《流产的革命》《国民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蓝衣社》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译者的话
中译本序
原序
第一章 地方和中央:云南对重庆
第二章 农民、赋税与国民政府的统治:战争年代
影响农民的经济趋势
田赋
摊派、军粮及其他苛捐杂税
农民的赋税负担
经济影响和政治反应
第三章 农民、赋税与革命:战后年代
战后初期的形势
内战时期
土地改革的提议
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第四章 国民党的政治内幕:三民主义青年团
三青团目标的形成和转变
三青团的活动与成员
与国民党的继续冲突
三青团与国民党的合并
合并后的国民党
第五章 国民党的政治内幕:革新运动
革新运动的起源
革新运动的目的及其攻击对象
政治协商会议
革新讨论会的组织
革新运动对国民党及其政府的批判
革新运动的寿终正寝及对它的评价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改变对日战略
军队战斗力的衰退
军官们的素质
士兵们:征集和训练
士兵们:伙食和医疗条件
第七章 与共产党作战的国民党军队
武器和装备的获得
错误的战术和战略
缺少合作
倒戈和部队补充的困难
间谍和特务
共产党的优势
第八章 蒋经国和金圆券改革
金圆券改革被采纳
蒋经国在上海
金圆券改革的执行情况
金圆券改革的收场
第九章 谁丢失了中国?——蒋介石的自辩
结论:暴风雨与革命
Bibliography
参考书目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200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易劳逸。
得书感谢您对《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