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要想读懂一个王朝,就去读它的衰亡史。从辉煌帝国的衰亡黄昏中,得到走出历史困境的大智慧。
内容简介
每一个王朝的衰亡都给后世制度带来极大的改变,而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走出困境的机会。要想读懂一个王朝,就要去读它的衰亡史。
《历代王朝的衰亡(共五册)》选取了5个中国历史中创造过盛世辉煌的王朝,从他们衰亡的最后一段历史,去找制度的缺陷、人性的复杂、以及权力斗争的规律。包括:《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西风凋碧树:大宋帝国的衰亡》《景山的晚风:大明帝国的衰亡》《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
《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汉朝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之一,它赋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姓名。然而,在桓、灵、献三帝执政的72年间,大汉帝国接连经历了外戚宦官专权、氏族崛起、宗教运动、流民暴动等等王朝的顽疾,这些矛盾共同摧毁了这个能与古罗马并肩的强大帝国。此后中国任何一个帝国的灭亡,都以不同的形式重蹈了大汉帝国的覆辙,知汉衰亡,以知兴替。
《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任何一个帝国在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创之后,不是瘫痪就是死亡,然而大唐帝国居然又存活了144年,和之前的历史一样长。但是,在没有势均力敌的外敌、心腹之患旧藩镇也被除掉之后,它却迎来迅速地衰落。帝国的臣子们不是没有进行过励精图治的改革,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垂死的挣扎,然而每一次的结果都与预期越行越远,这究竟是为什么?作为一个真正从内部瓦解的帝国,大唐帝国的衰亡,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朝政制度。
《西风凋碧树:大宋帝国的衰亡》:宋史难治。宋朝只剩半壁河山,经济却超过了盛唐;宋朝党争不止,却形成了中国的文艺复兴;宋朝对外软弱无能,但宋朝的皇帝却是历朝帝王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从宋朝的最后一段日子来深入宋人的内心,去挖掘大宋帝国衰亡的内在病因。宋人的无奈、无能、无聊乃至无所事事的心态轨迹,构成了一部大宋衰亡的心史。
《景山的晚风:大明帝国的衰亡》: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像崇祯这样,丢了国却仍迎来许多的同情,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也许算不上昏君,比起他的先祖甚至可以算是兢兢业业的明君。可是,为什么崇祯一朝,君臣关系一坏再坏以致决裂,甚至亡国之后,崇祯还发下“吾不是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的感叹。难道崇祯真的不必负一点责任?来看看大明帝国帝王与文官集团之间残酷的拉锯战,究竟是谁将大明帝国折腾完了。
《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辛亥革命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革命,“驱除鞑虏”更被视为革命的制胜法宝。而被视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清末皇族与旗人,在这场革命的冲击中到底处于何等地位?本书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命运经历,看看大清帝国是如何轰然倒塌的。
作者简介
作者徐兴无,1964年生,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和文学史研究。
章节目录
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孝灵皇帝
享国最久的帝国
占星术的失误
孤儿、天子、母后
士大夫与宦官
北宫政变
第二章 大放逐
被出卖的将军
御座上的青蛇
党人与太学生
李校尉与郭处士
党狱
黑暗中的对话
第三章 风雨如晦
胡太傅
李太尉
段将军
蔡议郎
鸿都门学
酷吏
鲤鱼腹中书
卖官鬻爵
法治的失败
屠夫的女儿成为皇后
焦尾琴
第四章 太平道
难民的幻觉
岁在甲子
大赦
战场
五斗米道
机变与隐患
第五章 烽火狼烟
凉州
两都赋
夷夏之分
羌族史诗
羌乱
鹰犬与豺狼
第六章 北邙山
天子的发明
州牧与校尉
大行皇帝
大将军
引狼入室
黑夜暗流
董卓进京
天子别姬
第七章 东京西京
军阀
关东联军
天子西迁
曹操奋一军之勇
西蜀割据
荆州割据
辽东割据
江东英雄
冀、幽争夺战
刺杀董卓
第八章 蒿里行
蔡邕之死
南行的诗人
长安变局
青州黄中
屯田令
赵太仆
孙策据有江东
死里逃生
天子还都
易京楼
代汉者当涂高
挟天子以令诸侯
蒿里行
第九章 日蚀苍黄
征讨袁术
排除异己
兵不厌诈
绞杀吕布
逐鹿中原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梦兆龙蛇
攻克邺城
东临碣石有遗篇
三顾茅庐
丞相专制
赤壁之战
平定凉州
天下三分
皇帝与编年史
文姬归汉
禅让
第十章 遗响
天下大势
墓穴诅咒
附录 东汉帝王列表
初版后记
景山的晚风:大明帝国的衰亡
版权信息
引言 景山的晚风
第一章 崩溃的前奏
正德皇帝:有权就是任性
嘉靖皇帝:根不正苗不红
隆庆皇帝:精神病患者
张居正的多张面孔
明朝失去最后的机会
万历帝拒斥“贤君”之路
爱美人不爱江山,三十年不出宫
遗孤努尔哈赤的崛起
国难当头一毛不拔,是家风?
第二章 荒唐岁月荒唐事
偏心引发国本之争
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移宫案和红丸案
沈阳失守
魏忠贤的时代
二十四大罪
血洗东林党人
造神的时代
第三章 中兴之梦的破灭
朱由检:想要在皇宫中生存就要低调
从信王到崇祯帝的转变
清算阉党
好一个倪元璐
内阁大换血
党争:崇祯最忌惮的事
第四章 后金的挑战
宁锦大捷:立功的人反被弹劾
袁崇焕复出
杀毛文龙埋下杀身之祸
崇祯帝中了反间计?
活剐袁崇焕,一个民族的痛
长山、大凌河之败
叛降
皇太极大举入侵
第五章 步入深渊的内乱
杨鹤抚陕政策的失败
山西征剿失败
陈奇瑜抚局失败
壮大的农民军
凤阳之变,帝乡一夜成火海
擒杀高迎祥
第六章 明朝崩盘的根源
空空荡荡的国库
能赖就赖、能欠就欠的财政
颓靡的士风
凋敝的陕北
第七章 历史没有奇迹
神秘消失的李自成
张献忠兴盛
熊文灿的抚局
卢象升战死疆场
杨嗣昌督师
李自成:打不倒的必使我强大
松锦大败:等不到的救援
不是亡国之君,偏遇亡国之事
第八章 大崩溃
李自成占据襄阳
张献忠攻克武昌
最后一张王牌:孙传庭出关
关中失陷
京师告急
日落紫禁城
尘埃落定,大明已成过去
附录 明朝皇帝简表
初版后记
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
版权信息
序幕 走九向世纪
“安史之乱”中走出的新帝
财相刘晏:唐朝的格林斯潘
两年之内两位宰相被杀
东方!藩镇又起风云!
四镇联合叛乱,危机爆发
泾师之变:梦想很坚挺,现实很骨感
罪己书:无奈的选择
矛盾的德宗:从雄心勃勃到得过且过
第一章 王叔文:乾坤一局棋
以棋待诏,攀上太子
成败系乎一线
一股新的力量走上政治的前台
实行新政
致命的弱点:缺乏资历
运筹帷幄,容不得丝毫疏忽
没有了“势”,胜负早已注定
王叔文,你的末日到了
第二章 元和:短暂的中兴
帝国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国之将兴,群才迭出
天时、地利、人和不如政治清明
实干型宰相:李绛和李吉甫
现在轮到藩镇犯错误了
中兴和隐患
第三章 反奴为主:神策军与枢密使
中兴之主竟死在家奴手中
幽州告急,又起风云
宦官与禁卫军
变化中的格局
有了派系,就有了斗争
政事权旁落
宦官反奴为主
第四章 甘露之变:失败的反击
文宗:不愿做傀儡的新天子
皇帝找错了人
第一次反击:还没开始就已失败
慌不择路,选择郑注和李仲言
第二次反击:计划临时起变
甘露之变:不成功则成仁
进入宦官时代
第五章 李宗闵牛僧孺李德裕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派系之争
党争的前因后缘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孰为君子,孰为小人?
会昌之政:李德裕一个人的时代
恩怨两泯:谁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
第六章 宣宗皇帝:最后的辉煌
十六宅中的三朝皇叔笑到了最后
政治就是不断地否定与再否定
给宣宗当宰相的秘诀
御下有术
被“长生药”结束的时代
第七章 崩溃
新帝的秘密
经济彻底被摧毁
黄巢起事
乱世出贼子
成就霸业的四个步骤
日落长安
初版后记
西风凋碧树:大宋帝国的衰亡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四战之地,悲剧一开始就已注定
五代乱世
定都汴梁:埋下悲剧的种子
息事宁人就能安枕无忧?
重拾斯文,道德标准放在首位
养士与养兵之策
穷则思变
第二章 势在必行的改革,谁来做推手?
范仲淹:理想主义改革派
宋朝不缺的是人才
王安石理财:经济基础规范一切力量
王安石变法的功与过
书生意气与快意恩仇
党同伐异,历史总在轮回
第三章 南渡,只剩下半壁河山
宋徽宗:只怪生在帝王家
致命的诱惑:联金伐辽
靖康之难
高宗的四次大难不死
半壁河山,以柔道御天下
秦桧擅权,黑夜更黑
第四章 雍容与惨淡,安逸与痛苦
天子与秦桧
成功的防守和失败的进攻
临安:销了剑锋,雌了男儿
南渡帝国的新一代
朱熹:当学术与政治相遇
历史的合理性总是出人意料
第五章 败局:坏在根柢
三朝内禅:南宋皇帝的无奈选择
天子的权力凌驾制度之上
错误的北伐
雾失楼台:独裁、专权与腐败
史弥远“擅自废立”的真相
奸臣:翻不过去的篇章
第六章 天下:谁宾谁主
走向中国:文明的必由之路
市井无赖贾似道
襄阳之战:帝国的最后一搏
文天祥:殉国的开始
崖山海战:最后的悲壮
初版后记
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
版权信息
前言 八旗与旗人社会
第一章 宫荒:王朝的气数已尽
御史尸谏:皇位世系不能说乱就乱
皇帝被坑:“围园杀后”中的惊天密谋
光绪之死:千古疑案中的合理逻辑
第二章 新贵:权在手来把令行
新君继位:为什么是溥仪
隆裕:皇后终于熬成了太后
摄政王:载沣上任一把火
军权在握:打虎还得亲兄弟
靠边站的学问:亲贵见用贤才弃
授人以柄:“皇族内阁”大败笔
第三章 旗人:革命政治下的牺牲品
甜蜜的桎梏:锋芒褪尽说八旗
历史负资产:九世之仇终不忘
举火者:“扬州十日”的真伪之辨
旗人很穷:“铁杆庄稼”叮当响
满汉畛域:长痛,还是短痛
动员令:驱除鞑虏的作用与反作用
第四章 风暴:乱世谁顾小民哀
喋血的革命:这一切看起来并不美
抵抗与反攻:革命碰到硬骨头
和平之路:越激烈的反而越宽容
第五章 风暴过后:一地鸡毛
祖宗啊祖宗:清帝退位的瞬间
注定没落:共和下的皇族们
逊帝溥仪:末代皇帝的成长与孤独
各顾各命:旗人的乱世飘零
余论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悖论与常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是2016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金满楼。
得书感谢您对《白日薄西山:大汉帝国的衰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