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创造美。
内容简介
在核心素养引发语文界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被淡化忽略而变得广受关注。语文名师熊芳芳基于自身多年教育实践,从丰富审美体验、激活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思维、完善审美个性、提升创美能力等方面,梳理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延伸课堂对接生活,从日常生活审美、社会生活审美、影视艺术审美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路径与措施,*终引导学生由审美走向创造美。
作者简介
熊芳芳,“生命语文”首倡者。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得主。系《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等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教师月刊》“新锐人物”、《文学校园》“文学名师”。多次入选《语文月刊》“教师风采”、《教育时报》“名师有约”等栏目。系《求学高分作文》杂志编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理事。
为多家杂志撰写专栏,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多篇作品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次获省、市级和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多次应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之邀为新加坡华文教师、澳门华文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班、教育硕士班讲课,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和新加坡讲课、做报告达100余场。
已出版《生命语文》《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语文不过如此》等教学专著,获孙绍振、曹文轩、刘亮程、王开岭等教授作家高度评价。$$$$$熊芳芳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湖北省荆州市骨干教师、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江苏省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广州市骨干教师,《求学?高分作文》杂志编委,《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封面人物,《教师月刊》“新锐人物”,《作文指导报》“名师有约”专栏人物。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市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就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多地及新加坡等地讲学60余场。发表论文200余篇,已出版《生命语文》、《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等教学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语文的芬芳
序二“教我灵魂歌唱”
前言从“以丝播诗”到“巴洛克”
第1讲审美教育综述
一、 审美教育的诞生与中西比照
二、 近代美育的发展与概念内涵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第2讲解读审美意象
一、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1. 古代诗词意象
2.现代诗歌意象
二、解读散文中的意象
1.象征与隐喻
2.密度与组合
3.个性与传承
三、解读小说中的意象
1.结构全篇
2.塑造人物
3.表现主题
四、解读戏剧中的意象
1.意象的性质类型
2.意象的组合方式
3.意象的运动轨迹
第3讲丰富审美体验
一、直觉体验
二、认同体验
三、反思体验
第4讲激活审美情感
一、情境的精心营造
二、提问的巧妙设计
三、文本的深度解读
四、材料的类比拓展
五、活动的创意策划
第5讲文学语言鉴赏
一、探究语言规律
1.语言的光泽
2.语言的密度
3.语言的弹性
4.语言的张力
二、选择教学方法
1. 惊异:日常意识的切换
2.诵读:身心律动的审美
3.走近:情感共鸣与溯源
4.语境:意义限制与增殖
第6讲培养审美思维
一、知识与感悟——审美经验的生长
二、理式与判断——审美规律的习得
三、词语与言说——审美情感的演绎
第7讲完善审美个性
一、偏见与明识
二、自由与限制
三、独立与和谐
第8讲提升创美能力
一、养护心灵的敏感性
二、尊崇心灵的自发性
三、保持心灵的独创性
四、提升心灵的交互性
五、促进心灵的整合性
第9讲文学经典审美
一、对人性的忠诚度
二、对个体的关注度
三、与道德的距离感
四、对文化的理解度
五、对时代的超越性
六、对现实的干预性
七、对主题的包容度
第10讲日常生活审美
一、日常生活审美之必需
二、日常生活审美之可能
1.归于本真——态度变容
2.悦于外物——观念变容
3.达于自由——技术变容
三、日常生活审美之方法
1.挖掘日常生活的诗意元素
2.积累日常生活的新奇经验
3.丰富日常生活的创造活动
第11讲社会生活审美
一、献身伦理
二、热爱劳动
三、享受交往
四、善待缺陷
五、拥抱偶然
六、承担使命
第12讲影视艺术审美
一、画面审美
1.色彩与光线
2.空间与景别
3.镜头的运动
二、叙事审美
1.悬念冲突
2.叙事角度
三、人物审美
四、情蕴审美
五、台词审美
语文审美教育12讲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熊芳芳。
得书感谢您对《语文审美教育12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