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歇之书:给自己留点空白(诗想者·慢生活)

停歇之书:给自己留点空白(诗想者·慢生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个俗世生活的局外人,卸下物欲皮囊,开启灵魂意义上的自在独行。探寻向往的生活,于大地上闲走随想、浮生四记。并像哲学家般独处,筑起让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理想国。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是作家田禾在四个秋天里,以自己闲散的方式躲开城市,听着音乐融入自然,阅读、倾听、哲思并点亮生活的切身笔记。

每个篇章中,他以独属于自己的“随性记录”式书写,将大地上人们所熟知的旧路,踏出了新的意义。由此汇集成这本关于精神潜隐的人文随笔,更是一本属于无数忙碌者的停歇之书。

此书中,他有时恍若一个理性的哲学家,有时又似一个感性的独立歌手,更有时如同一个选择旁观生活的淡泊主义者,用坦诚、敏感、诗意的文字,击醒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另一面,从而营造了一处精神归隐地。他让身处都市忙碌着的人们,也能闻到自然的气息。

作者简介

田禾,生于鄂西南土家族,现居杭州。做过音乐记者、地下乐手、杂志编辑等。曾出版多本摇滚小说,是独树一帜的理想主义书写者。如今,脱离虚构创作,专注于人文、自然、音乐等领域,用书写打开一层新的精神维度。

早年,武汉电视台为其拍摄过纪录片;湖北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腾讯、新浪、搜狐、武汉晚报、杭州日报、华语之声、楚天音乐台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过人物专访;接受过德、英、意等欧洲多国媒体采访。曾与蒋方舟、韩寒、步非烟、刘卫东一起接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深度访谈,访谈内容收录于《靛蓝小孩:天才作家的青春反思与蜕变》一书;后被《大武汉》杂志作为封面人物报道。2018年,继续自由写作之旅。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寻找到自己的精神自留地

从未厌倦追逐本心

哪个才是本来的自己

永远追随内心的热爱

大地之门一直敞开着

离开群体,独自流浪

让我们在音乐中定居

聆听的尽头,是回忆

一切都在隐忍中放下

做孤独而自由的行者

与静默的灵魂相遇

漂泊者的归心之岸

几平方米,最终归宿

对着空山狂喊,它会回应

音乐是力量,茶是禅

在路上,并不仅仅意味着抵达

于尘埃中,看到醒来的自己

生命就是归于宁息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远方,是我们种在心里的太阳

一直往前,我们的归宿在何处

能让自己平息的,永远是觉醒

只想找个精神出口

生命内斗,我的孤独战胜了庸俗

去流浪吧,世界到处是精神食粮

伟大的歌者,能唱出我们的沉默

洗去尘埃,回归我的另一个生命

后记

停歇之书:给自己留点空白(诗想者·慢生活)是202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田禾。

得书感谢您对《停歇之书:给自己留点空白(诗想者·慢生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理想的下午,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电子书
虚度,就是为灵魂做些无用的小事,在精神世界里寻找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就是用来虚度的,舒缓,自然,惬意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虚度不是荒废,是对紧绷日子的对抗和调和,比如听听音乐,种种花、或者散散步、读读书,或者看夕阳西下,河水流过,让生活从容一些,心情舒缓一些,用心感受日常生活的质地。在灵魂愉悦的层面,人生没有一寸是虚度的,正是那些所谓的虚度的时光让生命有了意义。理想的下午,暂且逃离忙碌的工作和琐
小布老虎新经典·我想赢 电子书
酷爱乒乓球的田晓珍不能继续打球了,在艰难时刻,她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教练——学校里新来的勤杂工老杜。老杜发现了田晓珍在乒乓球上的天赋,田晓珍对乒乓球的热爱唤醒了老杜对生活的希望。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