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电路活用技巧

CMOS电路活用技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CMOS电路活用技巧》可供半导体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电子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CMOS电路活用技巧》以CMOS的最小构成电路反相器为焦点,介绍CMOS器件的特点、结构、设计规则及制造方法。以标准逻辑电路为例,介绍了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基本电路结构及其应用举例。进而,介绍了接口的技巧和目前备受关注的模拟技术等。《CMOS电路活用技巧》还涉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话题,介绍其分类及发展趋势,以及ASIC和存储器的基本技术。

作者简介

大幸秀成,1982年毕业于爱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进入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现在的东芝)半导体事业本部,从事CMOS技术的标准逻辑工作。致力于推进日本与欧美厂商的产品共同开发及全球标准化。现在依然从事和CMOS相关的产品开发及技术市场工作。

主要著作:《基本·CMOS標準ロジックIC活用マスタ》(CQ出版社)。

章节目录

第1章 CMOS器件的现状

1.1 半导体器件的分类

1.2 CMOS器件的特征

1.3 CMOS产品的种类和特点

第2章 CMOS的结构

2.1 CMOS的结构

2.2 设计规则

2.3 CMOS的制造工程

2.3.1 衬底材料的制作

2.3.2 前工序

2.3.3 后工序

第3章 CMOS的基本特性与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

3.1 CMOS的基本特性

3.1.1 NchMOSFET的特性表达式

3.1.2 PchMOSFET的特性表达式

3.1.3 CMOS反相器的特性

3.1.4 逻辑阈值电压

3.1.5 过渡区中的输出电压

3.1.6 电阻近似

3.2 CMOS的特点

3.2.1 功率消耗小

3.2.2 能够在低电压下工作/工作电压范围宽

3.2.3 噪声余量大

3.2.4 容易集成化

3.2.5 输入阻抗高

3.2.6 基于输入电容的初次记忆

3.3 基本逻辑电路

3.4 正逻辑与负逻辑

3.5 基本电路

3.5.1 反相器

ⅴⅳ3.5.2 NAND门

3.5.3 NOR门

3.5.4 AND,OR门

3.5.5 传输门

3.5.6 时钟脉冲门

3.5.7 ExclusiveOR/NOR门

3.5.8 触发器

3.6 CMOS的保护电路

3.6.1 输入保护电路

3.6.2 输出的保护

3.6.3 电源/GND浮动时的保护

第4章 CMOS器件的种类与特征

4.1 CMOS标准逻辑

4.1.1 双极逻辑的诞生

4.1.2 CMOS逻辑的诞生

4.2 74型的魅力

4.2.1 BiCMOS逻辑的特征

4.2.2 ECL的特征

4.2.3 ASIC的问世与标准逻辑的需要

4.2.4 单门逻辑的诞生

4.2.5 低电压化的趋势

4.2.6 封装的发展趋势

4.3 存储器

4.3.1 ROM

4.3.2 RAM

4.4 ASIC的种类与特征

4.4.1 ASIC化的潮流

4.4.2 半定制

4.4.3 PLD

4.4.4 门阵列

4.4.5 标准单元

4.4.6 全定制LSI

4.5 半定制LSI的设计方法

第5章 标准逻辑IC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5.1 组合逻辑电路

5.1.1 门电路

5.1.2 门电路的应用举例

5.1.3 特殊门电路

5.1.4 开路漏极

5.1.5 模拟开关

5.1.6 总线缓冲器

5.1.7 双向总线缓冲器

5.1.8 总线缓冲器与总线的连接

5.1.9 多路转换器/逆多路转换器/选择器

5.1.1 0在多变数1输出逻辑电路中的应用

5.1.1 1译码器/编码器

5.1.1 2使用译码器的CPU周边LSI的选择

5.2 时序逻辑电路

5.2.1 锁存器

5.2.2 锁存器的应用举例

5.2.3 总线数据的暂存记忆

5.3 触发器

5.3.1 触发器的动作

5.3.2 触发器的应用举例

5.3.3 总线的数据分配和保持电路

5.3.4 计数器

5.3.5 计数器的串级连接举例

5.3.6 移位寄存器

5.3.7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举例

5.3.8 单稳多谐振荡器

5.3.9 单稳多谐振荡器的应用举例

第6章 CMOS逻辑IC的特性

6.1 CMOS器件的接口

6.2 CMOS器件的标准接口

6.2.1 CMOS的输入输出特性

6.2.2 CMOS电平与TTL电平

6.2.3 CMOS电平的趋势

6.3 接口的专门技术

6.3.1 扇出端数

6.3.2 三态输出与输出冲突

6.3.3 上冲/下冲,反射,激振噪声

6.3.4 线连“或”电路与从低电压向高电压的电平变换

6.4 电压变换接口

6.4.1 从高电压向低电压变换的接口

6.4.2 输出的容忍功能

6.4.3 从低电压向高电压变换的接口

6.4.4 高→低/低→高双向电压变换接口

6.5 冒险

6.5.1 冒险引起的故障

6.5.2 晶体管与CMOS逻辑的接口

6.5.3 高速接口(单端与差动传送)概要

6.5.4 单端

6.5.5 差动传送(异动)

第7章 CMOS器件的失效模式

7.1 器件自身的失效

7.1.1 早期失效

7.1.2 偶然失效

7.1.3 耗损失效

7.2 失效模式

7.3 外来因素引起的失效

7.3.1 ESD造成的损伤

7.3.2 闩锁造成的损伤

第8章 器件模拟与传输模拟

8.1 SPICE与IBIS

8.1.1 SPICE

8.1.2 IBIS

8.1.3 IMIC

8.2 LSI设计流程

8.3 基于SPICE的器件/电路模拟

8.3.1 器件模拟

8.3.2 电路模拟

8.3.3 SPICE模拟器的功能

8.4 传输模拟

8.4.1 数字信号的误解

8.4.2 信号完整的基础--方波是危险的

8.4.3 传输信号的高速化技巧

8.4.4 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8.4.5 基于IBIS的传输模拟

8.4.6 EMI的法规

参考文献

CMOS电路活用技巧是201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日]大幸秀成。

得书感谢您对《CMOS电路活用技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 定级测评实施与运维 电子书
1.本书介绍了全新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相关规范,并具有实战项目案例,可操作性强。 2.具体介绍了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法以及新的等级保护2.0的内容,对于企业等级保护建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除了介绍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外,对于等级保护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 3.作者多年来从事信息安全规划与设计工作,融合了近年来所承担的科技项目的有关成果。
AI+电信网络 运营商的人工智能之路 电子书
1.本书同时涉及了人工智能与通信两大热门领域,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涵盖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通信领域案例的图书。本书的出版对于通信行业与人工智能行业有指导性意义。 2.作者为行业知名专家,主持了中国联通许多重大技术工作,还担任过多个科研课题的负责人。
爱上单片机(第4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 单片机技术初学者 单片机相关专业师生 《无线电》杂志作者杜洋出品 国内单片机爱好者圈子里的有影响力人物 一本有生命力的单片机学习图书 畅销10年,累计销量突破3万册 不仅学技术,还能获得人生指导
大话物联网(第2版) 电子书
通信圈子里的“古典名著”,畅销10年的经典好书,物联网基础知识普及读物。 大话物联网在保持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重点增强了图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并更新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本书写作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从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体系结构、发展现状,到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进展,再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支撑技术,面面俱到!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