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明。
内容简介
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被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其所指应该是宏观意义上的,既包括这三个大文明,也包括了具体的公民文明素养,甚至涵盖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该书对“文明”的含义进行了梳理,阐释为什么“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并探讨如何实现文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寻根溯源说文明
一、 文明的本质特征
(一)从学术研究的进展来认识文明
(二)从日常生活使用习惯的角度来认识文明
二、 文明的价值和作用
(一)文明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的象征
(二)文明是社会精神状态的集中表现
(三)文明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三、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手抓”
(二)党和国家将“文明”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考虑
(三)对文明的理解不能“抽象化”
四、 理解“文明”的系统论视角
(一)从纵向维度来说,“文明”是历史性的产物
(二)从横向维度来说,“文明”是大系统中的要素
第二章 诗书继世文明远
一、 不朽的精神创造
(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二)两汉时期的儒学复兴
(三)宋明时期的理学与心学
二、 流芳的传世名篇
(一)《诗经》
(二)汉赋
(三)唐诗
(四)宋词
(五)元曲
(六)明清小说
三、 永恒的历史见证
(一)曾侯乙编钟与青铜文明
(二)敦煌莫高窟与佛教文化
(三)唐三彩与唐文化的兴盛
(四)《清明上河图》及宋代市民风俗文化
(五)“紫禁城”与故宫博物院
四、 伟大的发明创造
(一)造纸术
(二)指南针
(三)火药
(四)活字印刷术
(五)其他科学发明
第三章 任重道远铸国魂
一、 时代发展的呼唤
(一)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文明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指导思想的更新为文明中国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持
二、 不和谐的声音
(一)文明冲突论
(二)中国威胁论
三、 不“文明”的现象
(一)旅游中的陋习
(二)公共财物的破坏
(三)公共规则的公然无视
四、 “不能文明”的窘境
(一)人口压力造成的现实困难
(二)资源不足导致的文明尴尬
(三)环境问题也让文明中国面临挑战
第四章 自信文明重践行
一、 弘扬优秀传统,延续文化血脉
(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三)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 继承革命传统,锻造时代精神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五)深化理论自觉,强化精神引领
三、 为文化中国奠道德根基
(一)坚持“四育”并举
(二)注重人文关怀
四、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一)注重文化产出
(二)全民参与,促进自我提升
(三)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五、 交流互鉴,共建文明
(一)努力增强文化实力
(二)努力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将世界优秀文化“请进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文明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震。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文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