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推荐齐梅鹿先生的阳光诗选,赞颂家乡故土,感性而简约。

内容简介

作者的老家是河北平山,那里是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作者对家乡故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成为从西柏坡走来的吟者。本部《齐梅鹿诗选》收入了齐梅鹿先生二百多首诗作,以离开工作岗位以后的创作为主体,包括少量早年旧作。这些作品,既是他文学创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人生足迹的印证,还是他从文学中获得体验和收获的蜜汁。他的诗作阳光、热情、昂扬、整齐,有感而书,有感而发,有感而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篇七言绝句

回乡三首

书斋偶感

哭母

诗书踏春

山杏花

山村即事

除夕读书

登电视塔

写诗经历

诗悟

醒恨

鸡年元宵夜

读“春江花月”

书法之悟

无题

有感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与文人

读李贺诗

春柳

致友人

大化妙景

问燕

感佛

车过秦岭三首

韩信拜将台

读《叔本华》

三八节寄男人

霜降

平山苍鹭峰观苍鹭

咏落叶

明月夜

自叹

梦中得句“秋是有重量的”

叹陆放翁

雪裹红柿咏

厨房诗韵

做鱼

美哉夕阳

论“缘分”

勾魂最是家山月

吊杨展

造化四季不负卿

咏莲

落英

抒怀

诗悟

见村头民政局新立烈士碑有感

人、世、事

高度决定你所能看到的景致

承德月

屠呦呦荣获诺奖有感

书生

读书日有感

河叹

梦故乡

书法之美

诗词乃我魂

咏梅诗词谁家好

京剧

美的力量

晚年

端午

无题

我的人生观

诗兴

读辛弃疾诗词

“自由”

读陈寅恪诗

读《老人与海》

购得《苏轼全集》

父亲节感怀

雨后公园

此处可任性

笼赞

天涯海角

且将残年付唐诗

智者知“止”

书,思想“建材”

笔咏

立秋

醉春

诗有何用

爬山

病榻“游春”

在人民大学参加全国苏轼研究会有感

范仲淹赞

咏史:玄武门之变

世界一本《矛盾论》

美姿——女排扣球

故乡中秋夜

牵牛花

萤火虫

悼余旭

三亚云山

万松禅院

读“咏史诗”

烈士日抒怀

彩云伴明月

说英雄

不忘初心

红颜祸水辩

秋日爱吟梦得诗

中医

自况

人间最贵是清气

书市购书归

民心河夜景

爱因斯坦赞

读《红色铁流》有感

人生

山僧

赠某女

冬日下江南

恩施清江

巫山红叶

巫峡题诗

今日三峡

幸福窝

女人

伤春

林则徐颂

牛颂

原罪

三八节有感

悼李敖

中国“脊梁志”

读龚自珍诗

窗外

赠友人

胡焕庸线

西安城墙

哲学与诗

西安与唐诗

等等灵魂

有感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读柳如是诗

购得《杜甫全集校注》

神州大美景

雨后秋空

南京怀古

长城

思乡

第二篇七言律诗

自嘲

和大唐和尚颜尚诗

大窊夜雨

毛主席逝世

迎澳门归来

非典纪事

三峡大坝建成有感

观央视“大国崛起”有感

七月坝上好风光

诗叹

中秋月夜民心河

汶川地震

元宵节有感

祝贺建军88周年

平山团颂

双峰并峙在心中

看《平山记忆》回思故乡东黄泥

秋游光雾山

西柏坡颂

有感世界在“加速”

书斋任性

母亲是最大的菩萨

荒园晚晴

坝美真静美

马岭河大峡谷

观忻海强、张一帆双人舞

英雄赞

河北赞

七一抒情

七一颂

神州赞

三亚

春日郊游

井陉怀古

卜居三亚山湖湾

友人乡居

七七抒怀

思索人生

大美坝上

坝头抒怀

纪念长征

中秋月诗谁家好

九·一八事变

男子汉

登高

长征与赶考

壶口

士之忧

冬花看雪梅

纪念节振国

喜迎十九大

平山颂

读“寻找平山团”

恩施清江

悲三峡

狗年话狗

思故乡

读唐诗

春日公园

世界读书日有感

赞梅咏荷

山读

南师大附中颂

观舞

咏猴

第三篇宋词新写

水调歌头·读稼轩词“我志在辽阔”

水调歌头·致友人

沁园春·近代中国

沁园春·西柏坡遇雪

沁园春·国家设立农民“丰收节”

第四篇新诗

春天,我们去爬山——致青年

我想飞

秋叶

后记:诗集“缘起”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是2019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齐梅鹿。

得书感谢您对《西柏坡走来的吟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墓者说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苏联文学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对苏联政治、历史真相的揭秘,澄清了俄罗斯文学在苏联时期受到政治扭曲后的一些真实情况。
最后一个捕风者 电子书
十段难以释怀的往事,十种挣脱逃离的人生。这是一本关于小镇青年的故事集,故事的基调大多悲伤,却透着干净明亮的底色。作者从熟悉的小镇、人事出发,用冷静克制的笔调书写当代小镇青年的痛苦和挣扎。《壁花少年》写一对双胞胎,双目对视时,总觉得对方多余。直到其中一个死去,弟弟活成了哥哥的样子。《我爱这夜色茫茫》写一个女孩,热爱唱戏,为此不顾一切,到头来还是被命运推着走。《父亲变成一只白鸽飞走了》写一意孤行的父亲
思想的乡愁:百年乡土文学与知识者的精神图像 电子书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他们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在他们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可以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知识者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
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 电子书
走出帝制结果怎样?新旧交错的个人与群体在新时代如何安身立命?透过近百部日记重建民国成立前后波光诡谲的历史倒影。
来自东方的他者:中国古诗在20世纪美国诗学建构中的作用 电子书
一部另辟蹊径,研究美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关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