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中的隐喻:中欧学生眼中的建筑艺术

表现中的隐喻:中欧学生眼中的建筑艺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英文中欧建筑考察随笔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来自同济大学、人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以及瑞士伯尔尼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的共计23位同学撰写。同学们参观了北京奥体中心、上海城市规划馆、临港新城、安亭新城、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瑞士伯尔尼总督府、易北爱乐厅等建筑与城市规划新兴案例与经典作品。

在行程中,同学们围绕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立项、资金筹备、施工周期、设计形态、材料使用等各个环节,讨论各种类型的社会力量在其中的作用,使得考察旅行不单单限于观光游览,而能使同学们在设身处地的环境与建筑规划作品评价中讨论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Ⅰ

序Ⅱ

中国 CHINA

上海 Shanghai

安亭新镇

上海的犹太区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参观“大上海”计划遗址

北京 Beijing

鸟巢,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欧洲 EUROPE

瑞士 Switzerland

参观勒·柯布西耶在拉绍德封的建筑成就

勒·柯布西耶“现代之前”的三个房子

伯尔尼议会大厦

权力与表现

伯尔尼旧城贵族巷的总督府

大地之诗

新与旧的艺术对话:巴塞尔艺术博物馆与新馆

德国·柏林 Germany·Berlin

观看之道

玻璃建筑与德国的民主

国会大厦

柏林市政府办公区的德国总理府

辛克尔的杰作

柏林新博物馆

柏林新博物馆:历史、观念与意义

柏林博物馆岛

混凝土铸成的新纪念性

柏林中心区的大屠杀纪念馆

御林广场

无忧宫里的中国元素

德国·汉堡 Germany·Hamburg

恩斯特·巴拉赫位于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的一战纪念碑

汉堡市政厅

汉堡市政厅节日大厅的雨果·沃格尔壁画

汉堡股票交易所

航运大楼区

易北爱乐厅

雨果·莱德勒与约翰·埃米尔·绍特共同创作的俾斯麦纪念碑(1906年)

汉堡艺术博物馆

后记 2017夏伯特艺术史研修项目

表现中的隐喻:中欧学生眼中的建筑艺术是2021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作者胡炜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表现中的隐喻:中欧学生眼中的建筑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又见芳华:我们眼中的中国植物 电子书
21位博物画家,76幅手绘作品,辅以文字介绍,带你走进中国植物,探寻美丽奇迹。
中欧班列实务 电子书
本书以实用性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翔实地阐述了中欧班列运营组织中的重点问题。全书分为“中欧班列发展概述与宏观分析”“中欧班列基础设施与配套支撑”和“中欧班列国际运输与操作实务”三篇。第一篇从发展概况、市场分析、平台公司经营、中欧班列与国际物流四方面对中欧班列进行总体分析;第二篇从设备设施与技术标准、运输协定、内陆铁路口岸建设、海关监管与保税物流四方面阐述中欧班列开行的配套支撑条件;第三篇从作业流
世界建筑艺术简史 电子书
这是一本言说建筑艺术的艺术品,在此不吝与笔墨给予本书以肯定和赞扬,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个是作品的原创性,这又体现在两个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创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从艺术的观点书写的世界建筑史;很多的观点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原创性观点。二是里面的观点是建立在作者亲身游历6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的田野调查基础上,这一点在国内更是少有的。 二是此书写作背后的故事性,作者为写此书,曾数次深入美洲原始森林腹地,去洪都拉斯的科潘古城考察玛雅文化遗址(也就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奇琴伊察),去墨西哥圣洛伦索遗址考察奥尔梅克文明;同时因为有些国家还没有同我国开通旅游线路,甚至有的内部战乱频仍,不得不请专业的安保公司持枪实弹来保护作者的考察之行。为补拍后期的9张关于印度的建筑图片,专门花费16多万元请旅游公司定制了行程一个月的印度之旅。这些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第三是作品的品质保证,本书的内容质量过硬,在出版社的三审三校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近年来“少有的质量如此之好的作品”。同时,作者十多年前出版的《旅途上的建筑——漫步欧洲》已重印13次,销售近十万册,网站的好评就有5000多条,同时在以小资品味著称的颇为挑剔的豆瓣上,也以得分为8.7的高分名列同类题材的前几位。
中医学——一个隐喻的世界 电子书
这是一部有关中医学理论、理解中医语言的书籍,作者站在认知语言学——隐喻认知的立场,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五行、藏象、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药方剂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究,本书以隐喻认知为主线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追问,追问的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中医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这一理论有“谁在言说”“都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有效吗”等一系列问题。对此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回答,无疑使
捕捉痛点:大师眼中的中国式厨房 电子书
本书以工业设计的思维和用户视角,从捕捉中国厨房痛点说起,洞察中国式厨房的过去与现状,解读当代中国家庭、厨房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科学严谨的3D捕捉技术对人与厨房的尺与度进行实验和研究分析,进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及解决中国式厨房痛点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