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15年后,我国资本市场乱象丛生,中国公司治理陷入困境。《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提出多方面解决方案,适合各类读者。
内容简介
从2015年开始,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各种“乱象”和“怪象”的集中爆发期,中国公司治理陷入困境。《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在提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三条逻辑主线(分散股权时代、金字塔控股结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理解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的一个统一逻辑分析框架,并探索如何从监管和公司治理政策两方面积极应对和摆脱目前资本市场深陷的公司治理困境。全书语言通俗,包含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适合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对公司治理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郑志刚
,1976年生于河南武陟。南京大学(考古文物)博士,首都师大(书法艺术)硕士,北京大学、中央美学院访问学者。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美术评论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迄今有专著及学术论文、评论文章等计百余万字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如何理解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一个逻辑分析框架[1](代序)
一、进入分散股权时代的中国资本市场
二、金字塔式控股结构与隐身其后的“资本大鳄”
三、基于文化与历史形成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
四、如何制定监管和公司治理政策来积极应对?
第一篇“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山水水泥:野蛮人入侵V.S.内部人控制?
延伸阅读 山水水泥及其历史上的两次控制权纷争
延伸阅读 拥有“A股最分散股权结构”的梅雁吉祥
恒丰银行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
延伸阅读 深陷员工持股计划丑闻和涉嫌“高管私分公款案”的恒丰银行
向金字塔式控股结构说“不”
中国公司治理困境:当“内部人”遭遇“野蛮人”
第二篇防范“野蛮人”入侵的机制设计和制度环境
从万科到阿里:公司控制权安排的新革命
延伸阅读 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与创业团队控制权安排模式选择
一、理论假说的发展
二、案例介绍:阿里合伙人制度
三、基于阿里合伙人制度案例的理论假说检验
四、合伙人制度面临的挑战
五、结论
从Snap三重股权结构看控制权安排设计制度创新的边界
延伸阅读 Snap三重股权结构案例研究
一、问题提出
二、从热捧到冷遇:Snap艰辛的资本市场之旅
三、Snap控制权安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能缺陷
四、讨论:控制权安排设计制度创新的边界
五、结论
“万科股权之争”启示录
延伸阅读 南玻A的控制权纷争
如果科斯醒过来,会怎么想数字经济?
激励机制设计的边界?
诺奖的权威性是如何炼成的?——从诺奖看权威奖项评奖程序体现的学术市场逻辑
幼儿园究竟应该“公立”还是“私立”?
国家特殊管理股与股权设计的原则
一、股东权利的法理基础
二、股权设计遵循的原则
三、股权行使与监管职责履行的不可替代性
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制度改革
第三篇国企混改与公司治理制度建设
从万科董事会组织看超额委派董事现象
董事会独立性究竟应该加强还是削弱?
“此一时,彼一时”的国企高管薪酬改革
上市公司应该如何为独立董事制定薪酬?
一、对于独董,为什么同样需要关注其薪酬设计问题?
二、我国上市公司独董薪酬的现状和存在的理论认识误区
三、如何评价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董薪酬制度?
延伸阅读 民生银行独立董事差别化薪酬实践
国企混改:如何保障参股的社会资本的权益?
债转股:披着市场化运作外衣的“预算软约束”
联通混改方案的“得”与“失”
新金融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理念转变[1]
一、传统金融学发展面临的困顿
二、新金融语境下金融学内涵的“不变”与“变”
三、新金融语境下公司治理理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志刚。
得书感谢您对《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