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为《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第七卷。
内容简介
本书内含《学科之争》和《实用人类学》。与《康德著作全集》第七卷相比,本书增加了两篇科学院版的编者导言、科学院版的编者注和译者李秋零老师的译者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1798年 学科之争
献词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第一篇 哲学学科与神学学科的争执
导论
各学科的一般划分
第一章 各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高等学科的概念和划分
第二节 低等学科的概念和划分
第三节 高等学科与低等学科的违法争执
第四节 高等学科与低等学科的合法争执
结论
第二章 附录:借助神学学科和哲学学科之间争执的实例来解释各学科的争执
第二篇 哲学学科与法学学科的争执
重新提出的问题:人类是否在不断地向着更善进步?
第三篇 哲学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争执
论心灵通过纯然的决心来控制其病感的力量
致宫廷顾问胡弗兰德教授先生的一封回信
论人的心灵通过纯然的坚定决心来控制其病感的力量
养生学的原理
结束语
后记
1798年 实用人类学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类学的教学法
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论对自己的意识
论自我主义
论对自己表象的自主意识
论对自己的观察
论我们没有意识到就拥有的表象
论对自己表象的意识中的清晰和不清晰
论与知性相反的感性
为感性辩护
论一般认识能力方面的能
论用感官幻相所做的人为游戏
论所允许的道德外表
论五种感官
论内部感官
论感官感觉在程度上增强或者减弱的原因
论感官能力的受阻、削弱和完全丧失
论想象力
论不同种类的感性创作能力
论通过想象力使过去和未来成为现在的能力
论健康状态中不自主的创作,亦即论做梦
论标记能力(Facultas signatrix)
论建立在知性之上的认识能力
三种高级认识能力相互之间的人类学比较
论灵魂在其认识能力方面的孱弱和疾病
论认识能力中的种种才能
第二卷 愉快和不快的情感
划分
论感性的愉快
第三卷 论欲求能力
论与情欲相对置的激情
专论激情
论情欲
论最高的、自然的善
论最高的、道德的—自然的善
第二部分 人类学的个性法
划分
一、人格的个性
(一)论天性
(二)论气质
(三)论作为思维方式的个性
论仅仅由人具有一种个性或者没有个性而产生的特性
论相面术
论大自然导向相面术
二、性别的个性
零散的附释
实用的结论
三、民族的个性
四、种族的个性
五、类的个性
对人类个性的描述的基本特征
中德人名对照表
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第7卷是202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秋零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第7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