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

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三小时从康德到黑格尔、从尼采到海德格尔,轻松入门德国哲学。

内容简介

人是否有理性?人是否可以用理性认识世界?

德国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搭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体系。

康德说:人就是目的本身,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当作工具。

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叔本华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合理且盲目的意志。

尼采说:上帝已死。

海德格尔说: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翻开本书,3小时入门德国哲学。

作者简介

作者安德鲁·鲍伊(Andrew Bowie),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哲学和德语教授,人文艺术研究中心(HARC)创始主任。曾任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哲学教授、图宾根大学哲学系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插图目录

导言:为什么是德国哲学

康德与现代性

为什么康德如此重要

哲学背景

“先验唯心主义”

现代性主体

“物自身”

理性与自由

自然、美与自由

语言学转向

缺失的维度

表征与表达

语言与理性

施莱尔马赫

德国唯心主义

什么是德国唯心主义

德国唯心主义的来源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早期浪漫主义”哲学

反讽

中介与“渴望”

浪漫主义哲学与艺术

马克思

“哲学的终结”

异化

意识形态与商品

尼采、叔本华和“上帝之死”

悲剧的回归

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

摧毁哲学

上帝之后

新康德主义、分析哲学与现象学

学院哲学

哪一个康德

第二次“语言学转向”

胡塞尔与现象学

海德格尔

“存在”的问题

“此在”与阐释

转向

批判理论

总体性

拯救激进思想

启蒙辩证法与否定辩证法

语言与理性

极具争议的遗产

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

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是2021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英] 安德鲁·鲍伊。

得书感谢您对《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判断与存在:海德格尔早期判断学说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海德格尔前期(1912~1935)的逻辑学作品,通过文本阐释来研究海德格尔判断学说的背景、发生、发展、结构与内容,以及它在海德格尔思想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它在西方判断理论史上的重要开创性意义,以及它带给我们当代人的思想启示。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 电子书
探讨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相关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国际上指责马克思“忘却了自然”的观点以有力反驳。
人类心理3000年:从荷马史诗到人工智能 电子书
作为以哲学为根源的学科,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从吸纳科学的研究方法,摆脱哲学的思辨本质,到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心理学逐渐成为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本书以全景式的视角回顾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新科学史观的历史研究方法梳理了从古希腊时期至今的心理学思想发展脉络,内容涉及从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到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和新观点,为读者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提
易学研究新视野:从综合百家到融通三教 电子书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社会必读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本书广泛搜求、认真解读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吸收、借鉴学术界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评述了《周易》的结构形式和流传过程、核心思想及当代价值等,系统考察了《周易》经传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内在关联,深入探寻了易学思想在儒释道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表现形式,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总结当代易学研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