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三小时从康德到黑格尔、从尼采到海德格尔,轻松入门德国哲学。
内容简介
人是否有理性?人是否可以用理性认识世界?
德国哲学家们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搭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体系。
康德说:人就是目的本身,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当作工具。
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叔本华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合理且盲目的意志。
尼采说:上帝已死。
海德格尔说: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翻开本书,3小时入门德国哲学。
作者简介
作者安德鲁·鲍伊(Andrew Bowie),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哲学和德语教授,人文艺术研究中心(HARC)创始主任。曾任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哲学教授、图宾根大学哲学系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插图目录
导言:为什么是德国哲学
康德与现代性
为什么康德如此重要
哲学背景
“先验唯心主义”
现代性主体
“物自身”
理性与自由
自然、美与自由
语言学转向
缺失的维度
表征与表达
语言与理性
施莱尔马赫
德国唯心主义
什么是德国唯心主义
德国唯心主义的来源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早期浪漫主义”哲学
反讽
中介与“渴望”
浪漫主义哲学与艺术
马克思
“哲学的终结”
异化
意识形态与商品
尼采、叔本华和“上帝之死”
悲剧的回归
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
摧毁哲学
上帝之后
新康德主义、分析哲学与现象学
学院哲学
哪一个康德
第二次“语言学转向”
胡塞尔与现象学
海德格尔
“存在”的问题
“此在”与阐释
转向
批判理论
总体性
拯救激进思想
启蒙辩证法与否定辩证法
语言与理性
极具争议的遗产
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
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是2021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英] 安德鲁·鲍伊。
得书感谢您对《牛津通识课:从康德到海德格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