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评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思潮的通俗著作
内容简介
内容所涉及的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迄至90年代的西方经济理论。
全书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评析、表达西方经济学艰深的逻辑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将学术著作与实用教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作者的一次大胆尝试。
作者简介
作者蒋自强,男,1927年生,江苏溧阳人,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教育系,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6年毕业后,一直在杭州大学从事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的教学工作,1981年晋升为经济学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经济学教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常务理事、顾问,浙江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一、古代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
二、近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16世纪—19世纪60年代)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思潮(20世纪30年代—20世纪90年代)
第一章 新古典综合派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及其意义
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的理论特点
第三节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一、IS曲线——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二、LM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三、ISLM曲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六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乘数理论
二、加速数原理
三、乘数加速数原理
第七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八节 经济政策主张
本章总结
第二章 新剑桥学派
第一节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方法论和理论前提
第三节 价值论与分配论
第四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五节 “停滞膨胀”的理论
第六节 经济政策主张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第一节 早期新凯恩斯主义
一、凯恩斯与瓦尔拉体系
二、凯恩斯与凯恩斯学派
三、非均衡分析:微观与宏观
第二节 晚期新凯恩斯主义
一、效率工资模型
二、存在“菜单”成本时的粘性价格宏观经济模型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货币学派
第一节 思想渊源和基本观点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分析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
第五节 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
一、“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二、“收入指数化”方案
三、实行“浮动汇率制”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理性预期学派
第一节 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一、静态预期
二、非理性预期,或称外插型预期
三、适应性预期
第二节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
第三节 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一、理性预期
二、短暂替代假设
第四节 经济政策主张
第五节 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本章总结
第六章 供给学派
第一节 供给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条件
一、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
二、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正统供给学派”的理论模型
一、供给学派的历史使命
二、税收、收益和“拉弗曲线”
三、劳动、资本“楔子”模型
第三节 马丁·费尔德斯坦的供给经济学理论及政策主张
第四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践和简要评价
一、“里根经济学”和“经济复兴计划”
二、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对供给学派的简要评价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瑞典学派
第一节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宏观动态经济理论
第三节 国际分工
第四节 小国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理论
第五节 经济制度理论
第六节 经济政策和经济实践
本章总结
第八章 弗莱堡学派
第一节 弗莱堡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一、理念模型
二、自由竞争
三、国家的有限干预
第三节 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主张
一、维护私有制
二、反对垄断
三、稳定通货
四、公平分配
五、对外贸易自由
第四节 德国政府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政策
第五节 理论与政策的评价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新奥地利学派
第一节 米塞斯的经济思想
一、生平与论著
二、货币与波动
三、经济自由主义
四、共产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第二节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
一、生平与论著
二、货币理论:从中性货币到自由货币
三、经济周期理论
四、经济自由主义
第三节 熊彼特的经济思想
一、生平与论著
二、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
三、创新与经济周期
四、创新与经济发展
五、资本主义崩溃论
六、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本章总结
断创造新的结构。这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他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而过程的基本动源便是创新活动。
第十章 公共选择学派
第一节 经济人假设与公共选择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三种方式
第三节 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第四节 政府干预的代价
第五节 民主政府与赤字财政
本章总结
第十一章 新制度经济学派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产权学派的理论
一、产权的概念及其结构
二、产权的起源及其功能
三、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科斯定理
四、产权理论的前沿进展
第三节 交易成本理论
一、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
二、交易成本学派的基本理论结构
三、交易成本理论的后续发展
第四节 委托代理的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逆选择与机制设计
二、信息不对称、道德危机与机制设计
本章总结
第十二章 新经济史学派
第一节 经济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三、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
第二节 新经济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
二、计量方法与经济史的结合
第四节 新经济史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意识形态理论
第五节 理论与方法评价
本章总结
第十三章 法律经济学派
第一节 法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学科性质、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
二、激励分析
三、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第三节 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理论
一、财产的经济理论
二、合同的经济理论
三、侵权行为的经济理论
第四节 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一、法律经济学研究领域与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二、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改进问题
本章总结
第十四章 新经济地理学派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代表人物
一、理论渊源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和经济理论
一、“中心外围”模型及其经济思想
二、国际经济模型及其经济思想
三、动态模型及其经济思想
第四节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
本章总结
第十五章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派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渊源
二、研究方法
三、代表性人物
第二节 微观领域研究
一、个体选择行为
二、行为博弈
三、市场实验
第三节 宏观领域研究
一、储蓄
二、劳动力市场
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货币幻觉
第四节 理论评价与发展趋势
本章总结
第十六章 新制度学派
第一节 新制度学派的由来与形成
第二节 新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新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新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
三、新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价值判断标准
第三节 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一、对企业权力结构的分析
二、二元体系理论
三、“信念的解放”
四、改革二元体系的主张
第四节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联系”理论
一、缪尔达尔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概述
二、“循环积累因果联系”理论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改革主张
第五节 新制度学派的理论评价
本章总结
第十七章 激进经济学派
第一节 激进经济学派的形成和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节 激进经济学和“正统经济学”的对立
第三节 激进经济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
一、关于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三、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四节 激进经济学派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观点
第五节 激进经济学派关于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一、关于不发达的性质问题
二、关于不发达的根源问题
本章总结
后记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四版)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蒋自强。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