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综合生物学和社会学重要研究成果,以独特视角重新梳理与剖析人类道德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理查德·乔伊斯整合最新实证科学成果和哲学学术探讨进行跨学科研究。《道德的演化》是少数从道德哲学角度进行阐释的著作,论证严谨,语言扼要,鲜有艰涩的学术用语,适合来自各学科背景的读者阅读。
道德思想贯穿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但这种道德思想的起源在哪里,这种思想的目的是什么?是人类在几百万年前迫于恶劣的生活坏境而成形的,还是在晚近时的一种文化发明?在经过自然选择的历程之后,人类大脑是否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在生理机能上已经做好了规避道德怀疑主义同时强调道德现实主义的准备?道德能否在基因层面上找到自洽的解释——帮助我们祖先繁衍更多后代的一种工具?这种解释是否又会降低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本书以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入手,回应了这些极具争议的问题,结合实证科学和哲学探讨试图证明人类道德的先赋性,解析人类的道德和道德感是如何在自然选择和社会互动中演化的。
作者简介
作者理查德·乔伊斯,199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谢菲尔德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任教和研究。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乔伊斯在元伦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蜚声全球,他是反现实主义的道德怀疑论者,坚定地捍卫着道德虚构主义和道德怀疑主义。主要作品包括《道德的神话》《道德的演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的话
致谢
导论 人性
第一章 助他行为的自然选择
1.1 利他主义与利己
1.2 助他行为的演化过程:亲缘选择
1.3 助他行为的演化过程:互利共生
1.4 助他行为的演化过程:直接的互惠
1.5 助他的演化过程:间接互惠
1.6 助他的演化过程:群体选择
1.7 人类超社会性的演化
1.8 结论与前瞻
第二章 道德的本质
2.1 更新世的爱
2.2 抑制和禁止
2.3 何为道德判断?
2.4 道德判断的实践影响力
2.5 道德判断的主题
2.6 应得
2.7 总结与预告
第三章 道德语言与道德情感
3.1 动物的规范性(但非道德性)心智生活
3.2 猩猩没有道德判断
3.3 道德信念的实在主义与工具主义
3.4 互惠的语言
3.5 小结
3.6 情感
3.7 负罪感
第四章 道德感
4.1 预览
4.2 作为个人承诺的良心
4.3 作为人际承诺的良心
4.4 情感的投射
4.5 无非是个“原来如此”的故事?
4.6 结论
第五章 用演化维护道德
5.1 描述的演化伦理学和规范的演化伦理学
5.2 自然主义谬误
5.3 从“是”推出“应当”
5.4 从演化的角度维护道德:理查兹
5.5 从演化的角度维护道德:坎贝尔
5.6 从演化的角度维护道德:丹尼特
5.7 从演化的角度维护道德:凯斯比尔
5.8 结论
第六章 用演化拆穿道德
6.1 谱系揭穿真相
6.2 哈曼的挑战
6.3 道德自然主义的前景
6.4 谁需要道德影响力?
6.5 重温哈曼的挑战
6.6 可靠主义者、保守主义者、融贯主义者和基础主义者
结语 与适应的心灵共存
参考文献
道德的演化是2017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新西兰] 理查德·乔伊斯。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的演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