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汉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九个维度,九例个案,勾勒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九说中国”系列从书每辑推出九部单行本,每部单行本邀请一位相关专业领域享有学术声望的专家撰写,从承载中华优秀文化的诸多细小的局部和环节入手,由能代表中国气质、中国气象、中国气派的人物、事物、景物、风物、器物下笔,选取九例个案或九个阐释性维度,勾勒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统和灿烂文明。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凝聚着中国人的丰富智慧,维系着中国人的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选取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影响很大的九个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从节日的源起、习俗、相关传说等多方面进行梳理,追本溯源,阐发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与丰富意蕴。

作者简介

作者仲富兰,男,汉族,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三卷本《中国民俗学通论》《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民俗传播学》等四十多部著作。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与上海市社科研究课题。

章节目录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绪言

一 中 由神秘主义到道德意涵

二 国 从域到国

三 夏 在还是不在?

四 天 至高无上的“天”与“天子”

五 儒 商代有儒吗?

六 礼 制礼作乐

七 法 獬廌的故事

八 册 书之竹帛

九 民 民可使由之

结语 珍爱我们的汉字遗产

寺院映现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前言

一 庭院深深深几许 汉化寺院的构成

寺院

山门

殿堂

天王殿

大雄宝殿

法堂

东配殿

西配殿

佛像

菩萨

罗汉

诸天

二 起愿即是道场 四大佛教名山

金普陀:观音道场

观音菩萨

地理位置

兴盛过程

重要寺庙

银五台:文殊道场

文殊菩萨

地理状况

兴盛过程

台内外名刹

铜峨眉:普贤道场

普贤菩萨

地理位置

兴盛过程

名寺古刹

铁九华:地藏道场

地藏菩萨

地理位置

弘教历史

寺庙建筑

三 天下名山僧占多 各地佛教圣地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华南

广东

福建

华中

江西

湖南

湖北

华北

河南

山东

河北

天津

北京

山西

西北

陕西

西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四 南朝四百八十寺 历代寺院分布的变迁

概述

汉晋

南北朝

唐代

五 更向何处度此生 寺院与社会生活

日常行事

朝暮课诵

布萨诵戒

上供

过堂

普佛

安居

节日与法会

浴佛节

腊八节

盂兰盆会

佛菩萨诞日

水陆法会

俗讲

公众游览

士子读书

六 桃花源与竹林寺 寺院与佛教传说故事

佛教与故事

荣山洞穴

鼓山竹林寺

秦岭竹林寺

小结与感想

七 人人避暑走如狂 佛寺作为古代城市公共空间

长安城佛寺分布的空间特征

赏花与游乐活动的空间

避暑空间

宴饮与送行空间

留宿空间

结语

八 姐儿打扮去烧香 佛寺与明清江南妇女生活

“三言二拍”的时与空

妇女的奉佛场所

四类佛教空间

家庭内部

家庵

寺院、尼庵

庙会、香市

佛教与妇女生活

九 东西南北随缘路 地理环境与中国佛教宗派形态

中国佛教的所谓宗派

天台宗的台岭系和玉泉系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道观可道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前言 道教与中国文化

一 祭天告成与封禅泰山

二 北魏寇谦之与中岳嵩山

三 终南捷径与洞天之冠

四 清虚真人与王屋山

五 五斗米道与青城山

六 陶弘景与三茅山

七 皇室家庙武当山

八 正一祖坛龙虎山

九 司马承祯与天台宗

结语 道教与中国人

附录 道教地理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目

民间传说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前言

一 白蛇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二 孟姜女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三 牛郎织女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四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五 目连救母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六 八仙过海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七 端午·屈原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八 狐精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九 钟馗捉鬼传说

传说

播衍

内蕴

参考文献

后记

发明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导言

一 越王勾践剑之谜

天下第一剑

铸造之谜:现代科学技术无法复制

对菱形纹饰制作工艺的推测

二 如何理解和看待中医

从《黄帝内经》看中医究竟是什么?

中医是科学吗?

人类身体故事的不同版本

身体的故事是一个罗生门

怀孕是另一个罗生门

源远流长:马王堆汉墓帛简书中的性学文献

三 独步世界的阴阳合历

世界上的三大立法体系

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

历法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功能

历谱·历书·历法

中国历法的典型结构

历法为农业服务吗?

天文年历之前世今生

关于儒略历和格里历

四 孙子定理:一次同余式理论

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

求解一次同余式的意义

天才与恶棍

五 火药及其西传:究竟是谁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两个基本概念

中国黑火药:从丹房到军用

黑火药发明权的一些争夺者

黑火药向西方的传播

终究还是黑火药“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六 唐宋时代的金融技术:汇兑、纸币、伪钞

从唐代飞钱到宋代交子

宋代纸币的一些技术细节

朱熹记载的伪钞制造案

七 钓鱼城:英雄史诗中的技术

上帝的鞭子折断了!

护城河与一字城

钓鱼城攻防战中的火炮与火器

和平终战

八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中韩争夺战

韩国人疯狂争夺发明权

中国人在雕版印刷术上的优先权无可争议

活字印刷术的优先权韩国人也夺不走

朝鲜半岛对金属活字的青睐

活字印刷术在古代难以商业化

九 郑和下西洋

七下西洋概述

关于郑和舰队的编制、装备及技术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

郑和发现了美洲和澳洲吗?

附录 古代中国人的宇宙

引言

怎样看待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

对李约瑟高度评价宣夜说的商榷

浑天说:纲领和起源之谜

神秘的北极出地三十六度

向西向西再向西

浑天说中的“天体”

中国古代地圆说的致命缺陷

评价宇宙学说的合理判据

关于宇宙是否可知的思考

附记:

节日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序论 节日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节日——中华农业文明的璀璨成果

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进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精神气质

传统节日的传承之路

一 华彩新年 春节

春节的起源

习俗风尚

春节传说与故事

二 上元佳节 元宵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习俗风尚

元宵灯节的浪漫意蕴

上海的元宵节俗

三 梨花寒食 清明

清明节的起源

寒食节与上巳节向清明节的过渡

清明节习俗风尚

清明节文化内涵再认识

四 端阳风物 端午

端午起源的传说与故事

千百年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各种传说与故事,其中也不乏专家学者的认真考辨与真知灼见。综合这些传说与故事,有如下数端:

端午节习俗风尚

端午节文化内涵再认识

五 银汉迢迢 七夕

七夕起源的传说

七夕节习俗风尚

七夕能否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六 秋暮夕月 中秋

中秋节的起源与扩布

中秋节习俗风尚

中秋之神话传说

中秋节节物

七 霜菊涵秋 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传说与故事

重阳节习俗风尚

八 亚岁消寒 冬至

冬至作为传统节日的渊源

冬至节传说与食俗

冬至的文化解读

九 逐疫驱傩 腊八

“腊”的意义与腊八节渊源

“腊祭”与“敬佛”的文化融合

腊祭与“腊八节”的主要习俗

“腊八粥”的传说与故事

附 花朝染碧 花朝

花朝节的起源

花朝节与花神传说

花朝节节物风尚

花朝节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寓言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写在前面

一 龙的传说

二 农夫与伯乐

三 杞人和愚公

四 两只了不起的青蛙

五 哭之悲之,福兮祸兮

六 得而忘形,见利失真

七 狐狸、老虎、驴和鼠

八 南郭先生与东郭先生

九 橘与枳,梅与人

参考书目

九首古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自序

一 君子于役

二 离骚

三 桃花源诗

四 春江花月夜

五 古风

六 春夜喜雨

七 和子由渑池怀旧

八 泛海

九 己亥杂诗

玉石里的中国(九说中国)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一 为何讲“玉石里的中国”?

二 全景的中国

西藏布达拉宫的玉印

新疆和田玉传奇

东海之滨玉璇玑

澳门的玉石作坊

乌苏里江畔的玉器

三 万年的中国

考古新知:中国“大历史”有多大?

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大历史”学派与“大传统”理论

四 动力的中国

聚焦文明的观念动力

从三个故事看文化潜规则

金缕玉衣

五 统一的中国

统一中国的三大浪潮说

问玉中原:第一次统一

问字中原:第二次统一

三次统一的递进关系

六 “国”的隐喻

国之瑞

筑城用玉器和五千公斤玉山

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华夏国家特质

玄黄赤白四色递进

七 玉礼器:原编码中国

“六器”说的推陈出新

“六器”说的大传统渊源和流传

新六器说:玉礼器五千年源流总谱

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再统一中国

八 典籍:再编码中国

九 从神界到人间

延平宫郑成功神像

从“圣人怀玉”到“盛世藏玉”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是201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晓红。

得书感谢您对《九个汉字里的中国(九说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名家名作里的阅读密码 电子书
引人入胜的奇幻故事,易学易懂的阅读策略,小初衔接的名著导读。
我的故事都在我的身体里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婚恋题材的作品,所选人物多为现代西方知名人物,且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书中选取的人物有作家、诗人、艺术家等,以散文和纪实相结合的笔法讲述他们的婚恋故事,描写特定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的情感问题。
邮人说邮 电子书
本书是一位退休“老邮政”纵谈邮政与集邮的专著。从一个“邮”字说起,或赏邮论邮,邮话连篇;或读信品信,牍海流连;或耕耘方寸,乐此不疲;或钟情文献,尽情采撷;或志在邮史,拾贝共享;也曾游来游去,觅邮交友,其乐融融。作者从事邮政(电)工作三十余年,爱邮、敬邮,多少年来以“邮人”的角色专注于“邮”海泛舟,由于其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邮政经历,因而内容涉猎广泛,资料翔实;议论常纵横捭阖,叙述亦文采飞扬;既有
仕说新语 电子书
朱铁军编著的《仕说新语》汇集了陈世旭、范志军、凌耀忠、唐达天、王昕朋、张运涛六人的小说作品,包括《真相》《双黄蛋》《伴驾》《官途》《并非闹剧》《并非游戏》《老衙役》。此书所选用作品均为2006-2016年间《特区文学》杂志正式发表、又被当月国内选刊转载,或在当年获奖的作品,其中30%以上的作品为被多家选刊同时转载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特别的文学主张以及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彰显了生活的多
九乐集 电子书
《九乐集》是回良玉同志继《七情集》之后的又一本散文随感集。在这本散文随感里,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生动地描述和诠释了人生之九乐。在人人都行色匆匆的时代,我们需要驻足停留,找回快乐的心境。此《九乐集》共收录九篇文章,每篇九个章节。“一为数之始,九为数之极”,九鼎是重,九霄乃高,以“九”谐“久”,久久为长,旨在祝愿中华民族昌盛久远,人民生活康乐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