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故事: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的人类学研究

栗子的故事: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的人类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长期田野调查,利用农产品流通的人类学研究与经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城乡流通体系的转型与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超越城乡分离的固有观念,循着这二者各自的运行逻辑寻找契合点,才能促使由“供”与“销”构建起来的城乡流通体系从分离走向融合,而乡村整体将循着钟摆运行的方式持续作为农民的生计保障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全书从“供”和“销”两方面讨论了这一转变,并将农产品流通与农户生计、人际之间的信用乃至城乡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触及了意义与结构、个体与社会等重要问题,并以田野调查点的资料为依据,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独特解读。

作者简介

作者张文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北京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研究、社会治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唾沫沾走的500万

第二节 市场、供销与城乡关系

第三节 线索民族志

第二章 享枣栗之利的福地

第一节 后龙风水

第二节 京东板栗

第三节 板栗集散

第三章 栗树生产中的钟摆现象

第一节 栗树的继承

一 栗树与生计:从一场兄弟纠纷说起

二 争树:纠纷调解中的法律失灵

三 弃树:未能实现的栗树分割

第二节 栗树的承包

一 叔侄契约

二 要不回来的栗树

三 送不出去栗树

第三节 栗树价值的再现

第四节 钟摆现象:基于栗树的循环与融合

第四章 乡村供销社的供与销

第一节 陌生的供销社

第二节 坚定的验质员

第三节 偷摸的地道战

第四节 消失的500万

第五章 流通的风险与信用

第一节 八年的游荡

第二节 风险与分流

第三节 信用与合作

第六章 流通体系转型中的电商逐梦

第一节 电商下乡的展开方式

一 发展农村电商的现实需求

二 实体店+电商:全覆盖的展开方式

第二节 电商逐梦的困境溯源

一 农村电商能否促进城乡市场体系“扁平化”

二 电商逐梦中的风险与困境

第三节 电商圆梦的实现途径

一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科学引导

二 农村电商:找准定位,提升能力

三 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技术支持

第四节 电商逐梦中的融合与分离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市场中的左与右

第二节 供销中的上与下

第三节 城乡关系中的得与失

参考文献

后记 水至清深,无问西东

栗子的故事: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的人类学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文潇。

得书感谢您对《栗子的故事: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的人类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转型中国的社会学透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集刊主要刊登关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理论探讨成果,及以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为基础、面向国内外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重点聚焦生态环境研究、发展问题、宗教文化、社会问题、跨境民族问题、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研究等问题,发表相关创新性的文章。本集刊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云南和周边国家丰富的民族研究资源,体现中国西南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特色。
城市中国的社区治理结构转型 电子书
本书以喻家社区中“业委会筹建事件”为个案,分析了多重行动逻辑的内生制约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中的影响。
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华西的植物研究与人类学(1920~1937年)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