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认知导论

戏剧认知导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了“戏剧认知”,并对戏剧育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内容简介

戏剧作为一门艺术,众所周知;但在戏剧诸功能中,它还可以和学校教育、职场教育甚至社区教育一起发挥更好的育人功能,却是一项研究人数不多、活动范围不广的工作。本书以教育与戏剧的关系为主轴,以戏剧认知功能如何发挥为主题,以这一功能发挥将会产生的社会正能量为主线开展研究,对戏剧与教育的关系,戏剧育人实践的经验、规律等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戏剧育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张生泉,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社会表演学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教委特聘教师人文修养培训专家,上海市校园戏剧教育应用中心主任,上海市静安区第12、13届人大代表。著有《教育戏剧的探索与实践》《角色文化》《戏剧表演论》等书籍。受上海市教委委托主持了25期戏剧教育培训班、3期高中师生戏剧夏(冬)令营、3次高中生戏剧拓展课汇演。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科研课题。先后赴欧美等国参加演出与学术活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戏剧认知的理念

第二节 戏剧认知的实践

第三节 戏剧认知的目标

上篇 戏剧认知史论

第一章 我看故我在 ——古代戏剧的榜样认知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戏剧认知

第二节 古代西方的戏剧认知

第三节 古代中西戏剧的认知差异

第二章 我思故我在 ——古近代戏剧的思考认知

第一节 古近代中国的戏剧认知

第二节 近代西方的戏剧认知

第三节 古近代中西戏剧的认知差异

第三章 我能故我在 ——现代戏剧的实践认知

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戏剧认知

第二节 现代西方的戏剧认知

第三节 现代校园的戏剧认知

中篇 戏剧认知本论

第四章 戏剧认知与想象力

第一节 编剧想象力

第二节 导演想象力

第三节 演员想象力

第四节 观众想象力

第五章 戏剧认知与判断力

第一节 编剧判断力

第二节 导演判断力

第三节 演员判断力

第四节 观众判断力

第六章 戏剧认知与表现力

第一节 编剧表现力

第二节 导演表现力

第三节 演员表现力

第四节 观众表现力

下篇 戏剧认知推论

第七章 角色认同 ——新型的认知路径

第一节 角色认同的类型跨越

第二节 角色认同的故事演绎

第三节 角色认同的心智改善

第八章 角色扮演 ——新型的认知关系

第一节 表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节 表演走出舞台、走进生活

第三节 表演结构生活、解构生活

第四节 表演浸淫审美、引领审美

第九章 角色互动 ——新型的认知趋势

第一节 角色呈现的平等化

第二节 角色互动的主体化

第三节 角色期待的理想化

后记

戏剧认知导论是2017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生泉。

得书感谢您对《戏剧认知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陌生化与中国戏剧 电子书
本书中,布莱希特对中国传统戏剧形式、间离效果的产生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
西方戏剧教育学:历史与理论 电子书
本书共包括上、下两编。上编对西方戏剧教育学的思想发展历史和西方戏剧教学理论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下编对西方戏剧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和学说进行了总结归纳。
中国现代戏剧思潮: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电子书
一种思潮为什么能够长久不衰而成为戏剧发展的主流?一种戏剧思潮为什么持续时间不长随即逐渐衰微?一种戏剧思潮现在看来仍相当深刻并具有现实意义,为何当年却遭到反对或批判?一种戏剧思潮又为什么成为戏剧发展中的逆流?人们可以在戏剧思潮起伏的演变中,宏观地把握一个时代戏剧发展的走向,并从中总结出戏剧发展的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本书以戏剧思潮戏剧的发展;以时间为轴,分阶段展开对中国现代戏剧思潮的介绍。
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剧卷 电子书
本书分为戏剧本体论、悲剧喜剧论、戏剧流变论、表演论四部分,收录文章:诗学、汉堡剧评、悲剧批评的基础、日常生活的悲剧性、《克伦威尔》序、自然主义戏剧等。
中国现代戏剧精神和传统:人学戏剧的建构 电子书
该书从真实深刻地表现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生存、生命及思想情感出发,对传统戏曲和戏曲理论进行深度的现代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对外国戏剧和戏剧理论进行充分而又富有主体性的选择和借鉴,继续在古今中外戏剧和戏剧理论的交流与融会中,完善和深化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