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面反映流行病学学科发展及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进展的医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自从1995年本书第2版第一卷面世以来,将近20年的时间里,流行病学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方法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分支学科不断涌现。随着我国学者与国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加强,国内学者走出去,国外学者请进来,流行病学工作者的眼界大开,相关领域的学者对流行病学也有了新的认识,流行病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可以说,流行病学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辉煌时期。
这种形势下,第2版第一卷的内容已远不能适应流行病学实践的需求。第2版第一卷共29章,本次再版,原第3、21、22章有关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小总论的内容分别归至第二、三卷,原第25、26章关于程序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应用的内容显然已经过时,原第13、14、28、29章关于移民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寿命表和疾病统计的内容删去。此外,原第16章地理流行病学代之以空间流行病学,原第10章关于抽样、误差、偏倚等内容分别融合到相关章节里。其余18章虽然保留了,但是内容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本次再版还增加了很多新内容,除了近20年来引入国内并逐渐成熟的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行为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尚不为国内熟悉的一些较新的内容,如“边缘结构模型”和“生命里程流行病学”等内容。原第24章“统计方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扩展为一篇“流行病学资料的处理及统计分析”,共12章。全卷共48章。这样,原有章节有了更新和充实,再加上新增章节,本卷从内容上的更新应在75%以上。
本卷之所以做出这样大的改动,是基于本书为“大型参考书”的定位,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流行病学学科的发展及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的进展。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流行病学》第3版
序
前言
第一篇 流行病学基础
第一章 疾病与健康测量指标
第一节 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第二节 患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第三节 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
第四节 预期寿命及相关指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群分布
第三节 地区分布
第四节 时间分布
第五节 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第六节 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与疾病分布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效应的测量和关联的测量
第一节 效应和关联的测量
第二节 归因分值
第三节 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确性和真实性
第一节 精确性和真实性概述
第二节 精确性与随机误差
第三节 真实性与系统误差
第四节 精确性和真实性评价
第五节 提高研究精确性和真实性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病因、病因模型与病因推断
第一节 病因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第三节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第四节 发现和验证病因
第五节 因果关系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与实施概述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基本设计类型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横断面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要点
第四节 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 优点及局限性
第六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生态学研究
第一节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生态学研究中的指标测量
第三节 针对不同种类暴露的生态学研究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实例
第五节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第四节 资料分析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第六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第七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实验研究资料分析
第四节 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实验研究偏倚的原因与控制
第六节 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流行病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定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定性研究设计
第三节 观察法
第四节 深度访谈法
第五节 焦点团体访谈
第六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第七节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应用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理论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理论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几种基本的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第四节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文献收集
第三节 提取数据
第四节 评价原始研究质量
第五节 分析数据
第六节 报告的撰写和更新
第七节 系统综述的特征和优缺点
第八节 系统综述的偏倚和质量评价
第九节 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现场调查
第十五章 现场调查设计与质量控制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设计原则
第二节 常规性现场调查
第三节 应急性现场调查
第四节 现场调查中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暴露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暴露测量的范围及分类
第三节 暴露测量尺度
第四节 常用的暴露测量方法
第五节 理论基础与统计模型
第六节 评估暴露测量准确度的相关问题
第七节 暴露测量中的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问卷的设计
第一节 概述和实例
第二节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第三节 问卷的结构和内容
第四节 问卷的评价
第五节 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示例
参考文献
附1 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节选)
附2 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
附3 健康状况(生命质量)调查表
附4 CIDI问卷中“自杀(SD)”章节
第十八章 抽样方法与样本量的估计
第一节 概率抽样
第二节 非概率抽样
第三节 抽样调查样本量的估计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主要伦理问题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和指南
第四节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实践
参考文献
第四篇 流行病学资料的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十章 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专题研究数据的分析
第三节 队列研究数据分析实例
第四节 常规收集的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分层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层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 分层分析的电脑实现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误差与偏倚的概念及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选择偏倚
第三节 信息偏倚
第四节 混杂偏倚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交互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统计学交互作用
第三节 复杂疾病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多元统计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多重线性回归
第二节 聚类分析
第三节 判别分析
第四节 主成分分析
第五节 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Logistic回归
第一节 回归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回归模型的检验
第三节 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第四节 回归模型参数的解释
第五节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第六节 条件Logistic回归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六章 结构方程模型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产生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七章 边缘结构模型
第一节 常用术语与概念
第二节 混杂因素与边缘结构模型
第三节 边缘结构模型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八章 多水平模型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方差成分模型
第三节 随机系数模型
第四节 重复测量资料的多水平模型实例
第五节 离散数据的多水平模型
第六节 多水平Meta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十九章 疾病时间空间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疾病时空模型的分析技术
第三节 时空模型分析
第四节 时空模型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十章 多分类资料分析
第一节 多分类资料类型与赋值
第二节 无序多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有序多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多分类资料的多元回归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三十一章 系统综述中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Meta分析
第三节 异质性及其来源的分析
第四节 敏感性分析
第五节 发表偏倚的检测和矫正
第六节 常见Meta分析软件的介绍
第七节 RevMan分析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及应用
第三十二章 分子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标志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十三章 遗传流行病学
第一节 遗传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遗传流行病学原理
第三节 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十四章 健康流行病学
第一节 健康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健康的概念
第三节 健康测量及其指标
第四节 健康流行病学的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第三十五章 药物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及收集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ADR因果关系评价
第五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第三十六章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常用研究方法
第四节 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
第五节 我国精神卫生现状与精神障碍的防制策略
参考文献
第三十七章 行为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与健康
第三节 行为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第四节 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五节 行为干预
参考文献
第三十八章 伤害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伤害的流行特征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第五节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三十九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第一节 突发事件概述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第六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第四十章 社会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关键变量的测量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十一章 管理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卫生计划与流行病学
第三节 评价与评价研究
第四节 流行病学与医院管理及临床指南的制定
参考文献
第四十二章 空间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统计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十三章 生殖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生殖过程相关问题及流行特征
第三节 生殖系统疾患及流行特征
第四节 生殖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促进生殖健康的措施
参考文献
第四十四章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
第一节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定义与起源
第二节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第四节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研究范围
第五节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研究实例
附 生命里程流行病学相关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第四十五章 临床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十六章 循证医学
第一节 循证医学概论
第二节 循证方法
第三节 循证证据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十七章 筛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第三节 筛检效果评价
第四节 筛检的偏倚
参考文献
第四十八章 疾病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监测的种类与内容
第三节 监测的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监测系统的评价
参考文献
流行病学 第一卷(第3版)是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建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流行病学 第一卷(第3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