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总结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门诊2万余例病例,汇集多年临床研究,是对国内治疗经验的一个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
内容简介
全书涵盖骨质疏松的生理病理学基础、流行病学、检查、内外科诊断、内外科及中医治疗方法、长期预防和多学科治疗模式等方面内容,并总结出一整套实用的预防和诊疗原则,是在此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分享有效处理临床情况的有价值信息的全面系统总结。为全面、分级、高效地治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指导。
作者简介
作者贺良,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
从事骨与关节专业30多年,擅长于老年骨折,膝部损伤,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参编多部专业书籍。多年来一直关注老年骨科疾病的诊疗及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创了老年骨折治疗中心,并多次组织各类相关学术会议及培训班。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名单
序
前言
第1章 人体骨骼、骨细胞和骨转换
第一节 骨组织内功能不同的细胞群体
第二节 骨转换
第2章 骨骼随年龄发生的老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化与骨骼生理学
第三节 总结
第3章 钙调节激素
第一节 矿盐离子
第二节 钙磷调节激素
第三节 总结
第4章 肌肉与骨骼
第一节 骨骼-肌肉发育与遗传学
第二节 骨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内分泌作用
第三节 骨骼肌肉疾病
第四节 软骨、韧带和肌腱在骨骼肌中的作用
第五节 总结和展望
第5章 性激素与骨骼老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类固醇激素与骨矿密度
第三节 性激素、体积BMD和骨骼结构
第四节 性激素与骨折
第五节 总结
第6章 骨质疏松与实验动物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动物骨质疏松模型
第三节 小动物骨质疏松模型
第四节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应用
第7章 高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候选基因
第三节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研究)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与表观遗传学
第五节 问题和展望
第8章 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现状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第9章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X线
第三节 CT检查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
第五节 超声
第六节 核素成像
第10章 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规检查项目
第三节 骨代谢调控激素
第四节 骨转换标志物
第11章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代谢的过程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影响骨量的因素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
第七节 总结
第12章 跌倒的发生机制与危险因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跌倒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跌倒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学
第13章 跌倒和骨折的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因素干预措施预防跌倒
第三节 多因素干预措施预防跌倒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预防跌倒干预措施
第五节 预防骨折的干预措施
第六节 国内预防跌倒的干预现状
第七节 总结
第14章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治疗目标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钙和维生素D
第四节 双膦酸盐类药物
第五节 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第六节 雷奈酸锶
第七节 狄诺塞麦
第八节 特立帕肽
第九节 总结
第15章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传统医学治疗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与骨代谢的联系
第三节 中医治疗
第四节 总结
第16章 骨折联络服务
第一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二次骨折
第二节 骨折联络服务介绍
第三节 国外骨折联络服务的实施经验
第四节 北京积水潭医院探索实施骨折联络服务(扬帆模式)
第17章 跌倒和骨质疏松症的长期防治
第一节 跌倒和骨质疏松症的长期防治策略
第二节 跌倒和骨质疏松症长期防治的个体干预
第18章 老年骨折的综合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损伤机制
第三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固定的挑战
第四节 老年患者的骨折治疗时机
第五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挑战
第六节 常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第19章 老年骨折的多学科治疗模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老年骨折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老年骨折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成功要素
第四节 总结
第20章 骨质疏松症与营养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与营养因素的关系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
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治疗技术:骨质疏松是2019年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贺良。
得书感谢您对《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治疗技术:骨质疏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