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康复

临床肿瘤康复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临床肿瘤康复的专业书籍,本书供医生以及临床肿瘤康复专业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组织撰写,内容反映国内知名医院肿瘤康复的临床内容。

内容包括:1.肿瘤康复医学现状及发展趋势。2.肿瘤康复方。3.常见肿瘤康复问题及处理,包括围手术期的康复、化疗期间的康复、放疗期间的康复、无瘤患者的康复、带瘤生存患者的康复等。4.肿瘤康复发展展望。

本书适于康复科医师、肿瘤科医师等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宇飞,博士,博导,博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主任,国务院特贴专家,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药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优秀临床人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肿瘤康复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世中联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西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整合肿瘤医学学会(SIO)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

主编简介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肿瘤康复医学概述

第一节 肿瘤康复医学的概念

一、肿瘤康复医学面向的人群

(一)癌症幸存人群

1.癌症幸存人群的定义

2.我国癌症人群的数量与需求现状

(二)肿瘤康复服务团队

1.肿瘤康复服务团队现状

2.我国肿瘤康复服务团队的现状

二、肿瘤康复医学的定义

(一)肿瘤康复医学的中英文名词释义与分析

(二)肿瘤康复医学的广义与狭义概念

1.广义的肿瘤康复医学涵盖肿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

2.狭义的肿瘤康复医学是指以物理康复为基础的专业学科

3.本书采用的肿瘤康复医学定义及专家共识

三、肿瘤康复医学的目标与服务模式

(一)肿瘤康复医学的目标

1.监测与预防肿瘤复发或转移、新发肿瘤

2.改善与预防因肿瘤及其治疗导致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

3.改善身体症状与心理困扰,提高综合生活质量

4.加强肿瘤康复多学科、三级防治体系的共同合作

5.提供个人、家庭、社会人文关怀与支持

(二)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概念与定义

(三)目前常见肿瘤康复医学模式

1.以护士主导的肿瘤康复模式

2.肿瘤康复门诊模式

3.共享服务模式

4.肿瘤康复计划

(四)本书所倡导的肿瘤康复服务模式

1.学习国外成熟经验,充分结合我国医疗体系与实际国情特点

2.适用于我国癌症幸存人群需求

3.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与特色

4.贯穿全程的管理理念

5.多学科团队的融合与协作

6.基于循证医学依据

7.利用新技术手段探索创新模式

(五)对于中医药肿瘤康复服务模式的初步设想

1.必要性与可行性

2.主体服务对象特征

3.多学科团队合作基础与理念融合

4.中医药综合肿瘤康复计划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肿瘤康复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肿瘤康复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肿瘤康复医学的来源

(二)肿瘤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肿瘤康复医学的现状与问题

1.认识不够

2.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3.多学科合作机制不健全

4.关注群体局限

5.对于临床有些康复措施有效性的评估

6.关于肿瘤幸存者生存质量的评定

二、中国肿瘤康复医学的现状

(一)我国肿瘤康复医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近年来我国肿瘤康复工作逐渐引起重视并有所发展

三、肿瘤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合作

(二)多学科合作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中医药与肿瘤康复医学

一、中医药肿瘤康复的概念

二、中医药肿瘤康复学科地位

三、中医药肿瘤康复的学习内容

(一)全面调节机体平衡

(二)因病而异改善症状

(三)预防复发转移

(四)心理、生活方式

四、中医药在肿瘤康复中的作用

五、中医药肿瘤康复的原则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扶正正气

(四)治疗终点“平衡点”

(五)治疗始终贯穿三因制宜

(六)病后防复

(七)肿瘤局部治疗

六、中医药肿瘤康复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节 中国肿瘤康复的现状、任务与展望

一、中国肿瘤康复的任务

(一)明确需求,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二)以人为本,搭建精准康复平台

(三)整合资源,推动多方合作共赢

二、中国特色的肿瘤康复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肿瘤康复的全程管理

第一节 全程管理的理念与模式

一、肿瘤康复全程管理的理念

(一)肿瘤康复全程管理的定义

(二)肿瘤康复全程管理的现状

(三)肿瘤康复全程管理策略

1.“因时制宜”的肿瘤康复管理策略

2.“因地制宜”的康复管理策略

二、肿瘤康复全程管理模式与创新

(一)阶段式管理模式

1.诊断期康复管理

2.治疗期的康复管理

3.随访期的康复管理

4.复发期的康复管理

5.终末期的康复管理

(二)主动与被动管理模式

1.医护的肿瘤康复管理

2.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综合康复需求的评估

一、评估方法与量表

1.普适性生活能力评估

2.普适性生命质量评估

3.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估

4.健康相关认知

5.癌症的应对

二、重点评估项目

(一)症状评估

1.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

2.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

3.记忆症状评估量表

(二)心理评估

1.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2.贝克抑郁量表

3.简明症状量表

4.心理痛苦温度计

5.一般健康问卷

(三)社会支持评估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肿瘤康复计划的制订

一、肿瘤康复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制订肿瘤康复计划的目的

(一)从肿瘤患者诊断开始获得较全面信息和给予支持

(二)促进恢复

(三)持续康复

(四)治疗的后果管理

(五)支持处于活动性和晚期肿瘤疾病的患者

三、制订肿瘤康复计划所需条件

(一)制订肿瘤康复计划的准备

(二)制订肿瘤康复计划书的基本内容

(三)制订肿瘤康复计划书不同阶段的实施内容

1.收集信息阶段

2.促进康复阶段

3.持续康复阶段

4.治疗后果的管理

5.支持患有活动性和晚期肿瘤疾病的阶段

四、肿瘤计划的整体评估需求和护理规划

(一)整体评估在肿瘤计划中的重要性

(二)制订肿瘤康复计划的全面评估的实施

1.参与评估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主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前的准备

3.评估计划书

4.支持客观测量过程的工具

5.肿瘤全面评估信息的分享和衡量评估的有效性

五、肿瘤康复计划制订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肿瘤康复计划有可能减少肿瘤的复发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二)肿瘤计划在中国实施的文化挑战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肿瘤康复系统和肿瘤康复计划

(四)执行肿瘤康复计划和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六、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肿瘤康复的随访与监测

一、肿瘤随访与监测的意义

(一)肿瘤随访的定义

(二)肿瘤随访的意义

1.对患者的意义

2.对医院的意义

3.临床意义

4.对流行病学的意义

二、肿瘤随访的方式与模式

(一)肿瘤随访的方式

(二)肿瘤随访的模式

1.被动随访

2.主动回顾随访

3.程序随访

4.社区-医院综合随访

(三)影响肿瘤随访的因素

1.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

2.患者的依从性

3.随访信息的完整程度

4.随访模式的不同

5.随访信息、数据管理方法

6.随访系统或随访人员

三、肿瘤随访与监测的内容

(一)人口学资料

(二)肿瘤相关资料

(三)其他疾病资料

(四)卫生经济学资料

(五)最终结局资料

四、肿瘤随访与监测的方法

(一)病案管理或医院管理性随访

(二)康复治疗性随访或复诊随访

(三)治疗效果或药物副作用观察性随访

(四)肿瘤治疗影响因素的研究性随访

(五)肿瘤患者生存期分析的专题性随访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国外肿瘤康复相关的临床指南

一、美国癌症学会肿瘤康复指南

(一)美国癌症学会结直肠癌康复指南

1.结直肠癌幸存者的基础医疗服务

2.评估与管理结肠癌及其治疗引起的身心近期与远期反应

3.健康保健

4.医疗交流与实践

(二)美国癌症学会前列腺癌康复指南

1.前列腺癌幸存人群的基础健康保健

2.前列腺癌预防复发与监测

3.预防新发肿瘤

4.前列腺癌及其治疗导致的身心症状管理

(三)美国癌症学会/美国肿瘤临床学会乳腺癌康复指南

1.乳腺癌复发监测

2.新发肿瘤的监测

3.乳腺癌及其治疗导致的身心症状管理

4.乳腺癌幸存人群的健康保健

5.医疗保健的沟通与实践

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康复服务指南

(一)肿瘤患者生育保护问题临床指南

(二)评估、监测与关怀肿瘤患者焦虑、抑郁问题指南

(三)肿瘤患者乏力症状的监测、评估与管理

(四)化疗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预防与管理

(五)预防与监测肿瘤患者心功能损伤

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癌症幸存指南

(一)肿瘤康复指南的总体原则

(二)第二肿瘤的预防与监测

(三)肿瘤幸存的评估以及相关资源

(四)远期与长期身体不适

1.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

2.压力/焦虑/抑郁

3.认知功能

4.乏力

5.绝经(更年期)相关症状

6.疼痛

7.性功能

8.睡眠障碍

(五)健康保健

四、英国国家卫生系统NICE肿瘤支持服务与姑息指南

五、澳大利亚肿瘤康复中心指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肿瘤康复方法

第一节 运动康复

肿瘤运动康复

(一)运动疗法概述及在肿瘤康复中的地位

(二)癌症患者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

1.运动测试

2.运动处方

(三)癌症患者运动干预途径

(四)癌症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物理因子康复

一、物理因子康复概述及对肿瘤康复的地位

(一)物理因子疗法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二)物理因子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可能不安全的癌症疗法

2.安全的癌症疗法

3.有癌症治疗禁忌证的治疗方法

二、癌症物理康复的分类及其使用

(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1.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机制

2.常用药物离子导入方法

3.电离子导入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

(二)生物反馈疗法

1.生物反馈技术的基本原理

2.BFT作用方式

3.生物反馈疗法的典型临床应用

(三)石蜡疗法

1.物理特性

2.石蜡疗法的作用因素

3.常用石蜡治疗的方法有

4.蜡疗的临床康复应用

5.小结

(四)气压治疗

1.原理

2.作用

3.应用

(五)冷疗法

1.冷疗法的作用原理

2.冷疗法的作用形式

3.应用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心理康复

一、心理康复与癌症的关系概述

二、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

(一)癌症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1.诊断期

2.治疗期间

3.治疗结束后的随访期

4.疾病进展期

5.生命终末期

(二)基于不同癌症种类的心理特点

1.头颈癌

2.乳腺癌

3.肺癌

4.胃癌

5.结直肠癌

(三)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

三、癌症患者心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治疗形式方面的问题

1.时间

2.频次

3.治疗地点及形式

4.治疗关系的设置

(二)治疗内容方面的问题

1.熟悉患者的病情

2.治疗内容的灵活性

3.注重细节

四、癌症患者自我心理调适

(一)如何面对癌症

(二)如何让自己放松下来

(三)如何面对内心的委屈和愤怒

(四)怎样面对复发转移的恐惧

(五)如何维系亲密关系

(六)内心充满阳光,外表自然灿烂

五、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调适

六、肿瘤临床医护人员的心理减压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营养康复

一、临床营养学与临床肿瘤学

(一)营养不良与临床营养学

(二)肿瘤治疗:抗肿瘤治疗和营养治疗

二、恶性肿瘤异常代谢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改变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改变

(三)脂肪代谢改变

三、肿瘤临床营养治疗

(一)肿瘤临床营养治疗的适应证

(二)肿瘤临床营养治疗实施原则

四、肿瘤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态评价

(一)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不良风险

(二)营养状态评估

1.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

2.微型营养评定

3.评价工具选择原则

五、肿瘤临床肠外营养

(一)概念

(二)肿瘤临床循证证据

(三)途径选择

(四)输注方式

(五)常见并发症

1.糖代谢紊乱

2.代谢性酸中毒

3.血钾异常

4.脂肪超载现象

5.高氨血症

6.感染并发症

(六)临床监护

1.治疗前行重要脏器功能检查。

2.每天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能量和氮量摄入。

3.24小时体液平衡

4.生命体征

5.实验室检查

六、肿瘤临床肠内营养

(一)概念

(二)肿瘤临床循证证据

(三)EN与肠道黏膜屏障损伤

(四)EN适应证

(五)制订和实施EN计划

1.EN制剂的选择

2.EN制剂的添加

3.EN制剂输入途径

4.EN制剂投给方式

5.EN制剂投给、输注计划

(六)并发症

1.胃肠道并发症

2.代谢并发症

3.感染并发症

4.机械方面并发症

5.精神心理影响

(七)EN支持临床监护

1.临床表现监护

2.代谢状况监护

3.各实施环节呵护

4.评定患者的营养情况。

5.获取依从性

七、肿瘤营养代谢治疗学科建设

(一)现实需要

1.肿瘤患者数量逐年攀升,肿瘤营养不良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2.医护肿瘤营养诊疗水平低,遏制抗肿瘤疗效提升

(二)诊治范围

(三)诊治方法

1.营养风险筛查

2.营养状态评估

3.肠外营养支持

4.肠内营养支持

5.口服营养补充

6.代谢调理治疗

7.局部减除肿瘤负荷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8.全身给药减除肿瘤负荷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9.减症治疗

10.治疗肠道功能障碍

11.心理调节

(四)学科队伍建设

1.技术团队

2.质量管理体系

3.病区和病房,门诊,营养治疗专用设备

4.营养配置室及其设备

八、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节 作业康复

一、癌症作业康复的定义和目的

作业康复解决的问题

二、癌症作业康复的种类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职业技巧训练

3.家务活动训练

4.工艺疗法

5.文娱疗法

6.游戏疗法

7.工作疗法

8.书画疗法

9.感知训练

10.认知训练

11.园艺疗法

12.日常生活自助器具的订购和指导作用

13.轮椅处方

14.手矫形器和夹板的制作和使用指导

15.家居环境咨询

16.就业咨询

17.职前训练

18.卫生教育

三、癌症作业康复的作用

四、癌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和康复需求

(一)功能障碍的特点

1.直接效应

2.远隔效应

3.肿瘤治疗的不良效应

(二)癌症患者的康复需要

五、功能评定

(一)临床各项检查和运动功能评定

1.临床检查

2.运动功能评定

(二)作业能力评定

1.肿瘤患者残疾水平的评定

2.活动能力的评定

3.恶性肿瘤患者残障水平的评定

4.恢复就业能力的评定

六、癌症患者的作业治疗的实施

(一)治疗项目与目标

1.作业治疗的项目

2.物理师专业治疗的目标

(二)治疗剂量

(三)治疗时间和频度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职业技巧训练

3.工艺治疗

4.复业前评估和就业咨询

(四)作业疗法的分析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1.预防

2.确诊后的早期治疗

3.术后治疗

4.化疗

5.放疗

6.康复阶段

(五)注意事项

七、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节 传统疗法康复

一、中医中药康复疗法

(一)中医整体康复

1.围术期

2.辅助治疗期

3.随访观察期

4.肿瘤终末期

(二)中医辨证康复

(三)中医辨病康复

二、心理干预康复疗法

1.静心安神法

2.言语开导法

3.移情易性法

4.顺情从欲法

5.以情胜情法

三、饮食康复疗法

(一)中医饮食康复理论基础

1.药食同源[19]

2.食物性味

(二)肿瘤食疗原则

1.三因制宜

2.辨证配膳

3.辨药施膳

4.抗癌防癌膳食原则

(三)饮食禁忌

四、运动疗法康复

(一)传统运动疗法

(二)特点

1.舒缓柔和

2.圆活连贯

3.松紧结合

4.内外兼修

(三)应用原则

1.松静自然

2.动静适宜

3.三因制宜

4.传统运动疗法

(四)注意事项

1.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2.凝神静气,形神合一,呼吸自然

3.加强运动后防护

4.劳逸结合,充足睡眠

五、音乐康复疗法

(一)基本概念

(二)音乐的五行归类

1.五音的声音特征

2.五音的五行分类

(三)音乐疗法的处方原则

1.中和之道

2.因人制宜

3.辨证施乐

(四)音乐疗法的选曲方法

1.五行相应法

2.五行相生法

3.五行相胜法

(五)音乐疗法的治疗方式[27]

1.主动音乐疗法

2.被动音乐疗法

3.综合音乐疗法

六、针灸、养生疗法康复

(一)针刺疗法康复

1.针刺的康复作用

2.注意事项

(二)艾灸疗法康复

1.灸法的康复作用

2.注意事项

(三)养生疗法康复

1.五脏养生防癌

2.四季养生与防癌

七、民族医药康复疗法

(一)藏医药

(二)蒙医药

(三)维吾尔医药

1.非体液型失调气质调整法

2.体液型失调气质调整法

(四)傣医药

1.蒸药疗法

2.熏药疗法

3.睡药疗法

参考文献

第七节 护理康复

一、肿瘤康复护理的概述

(一)肿瘤康复护理定义

(二)肿瘤康复护理的范畴

1.预防性康复护理

2.恢复性康复护理

3.支持性康复护理

4.姑息性康复护理

5.社区康复护理

(三)肿瘤康复护理的原则

(四)肿瘤康复护士的基本要求

(五)肿瘤康复护理的发展趋势

二、肿瘤康复护理评定

(一)生理功能评定

1.疼痛评定

2.躯体功能评定

3.关节活动度评定、痉挛的评定

4.肌肉痉挛的评定

5.感觉评定(包括疼痛评定)

6.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8.步态分析

9.神经电生理评定

10.心肺功能评定

11.泌尿和性功能评定

(二)心理功能评定

1.情绪测验

2.人格测验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Barthel指数评定

2.功能独立性测量

(四)社会参与能力评定

1.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经济能力

3.住房情况。

4.社区资源

5.社会资源

三、肿瘤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

(一)生理功能障碍

1.疼痛

2.躯体功能障碍

(二)心理功能障碍

1.休克恐惧期

2.否认怀疑期

3.愤怒沮丧期

4.接受适应期

(三)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四)社会参与能力障碍

(五)癌因性疲乏

四、肿瘤康复护理措施

(一)心理康复

(二)癌痛康复

1.疼痛评估

2.用药护理

3.健康教育

4.随访记录

(三)营养康复

(四)不同治疗阶段康复护理

1.术前康复护理

2.术后康复护理

3.放射治疗康复护理

4.化学治疗康复护理

五、常用肿瘤康复护理技术

(一)呼吸康复训练

1.定义

2.呼吸训练技术

(二)咳嗽排痰训练

1.定义

2.咳嗽排痰训练的体位及方法

(三)肢体功能训练

1.定义

2.功能训练的分类

(四)关节活动训练

1.定义

2.适用范围

3.根据患者肌力情况分关节活动训练

(五)排泄功能训练

1.定义

2.方法

(六)体位摆放与转移

1.定义

2.床上正确体位摆放

3.体位转移

(七)吞咽进食训练

1.定义

2.方法

3.注意事项

(八)语言功能训练

1.定义

2.常用方法

(九)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

1.定义

2.适用范围

3.日常维护

(十)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1.定义

2.适用范围

3.日常维护

(十一)输液港的护理

1.定义

2.适用范围

3.输液港的使用与维护

4.并发症的预防

(十二)造口护理

1.定义

2.护理要点

(十三)压疮护理

1.定义

2.压疮病因及高危因素

3.压疮的分期、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

4.压疮的预防

(十四)化疗泵护理

1.定义

2.适用范围

3.禁忌

4.使用方法

5.注意事项

(十五)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1.定义

2.常见引流管

3.各类引流管的使用及护理

(十六)内支架置入术后护理

1.定义

2.适用范围

3.常见术后护理要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共性问题

第一节 肿瘤相关症状的康复

一、肿瘤症状管理在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中医康复与症状控制

三、肿瘤症状控制的评价方法

1.症状控制量表(symptom distress scale)

2.症状评估量表(the 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

3.疲乏症状量表(the Rotterdam symptom checklist)

4.M. D. Anderson症状量表(the M. 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

四、肿瘤常见症状的中西医结合处理方法

(一)腹泻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

(二)便秘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

(三)疲乏

1.病因

2.评估方法

3.临床表现

4.治疗和康复方法

5.护理与康复

(四)疼痛

1.病因[49]

2.评估方法[50-55]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10-13]

(五)失眠(睡眠障碍)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

(六)手足麻木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

(七)口干

1.病因[80,81]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82,83]

4.护理与康复[10-13]

(八)性功能障碍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44,10-13]

(九)潮热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10-13,44,100]

(十)骨关节症状

1.病因

2.评估方法

3.治疗和康复方法

4.护理与康复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治疗损伤的康复

一、常见放疗并发症及康复治疗策略

(一)精确放疗技术的选择

1.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IMRT)

2.立体定向放疗技术(SBRT)

(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康复

1.健康教育

2.药物防治

3.中药防治

4.物理治疗

5.外科手术

(三)放射性肺损伤的康复

(四)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康复

(五)放射性直肠炎的康复

二、化疗常见并发症及康复治疗策略

(一)胃肠道毒性反应

1.恶心、呕吐

2.便秘

3.黏膜炎

(二)骨髓抑制

(三)过敏反应

(四)脱发

(五)肝脏毒性

(六)肾脏毒性

(七)化学性静脉炎

(八)外周神经毒性

(九)几种化疗药不良反应的康复策略

1.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和处理

2.氟尿嘧啶类药物手足综合征的防治和处理

3.伊立替康延迟性腹泻的预防和处理

三、靶向治疗期间的康复和策略

(一)皮肤不良反应的康复处理

1.预防性康复处理

2.治疗性康复处理

(二)疲乏的康复处理

(三)食欲减退和腹泻的康复处理

(四)肝脏功能异常的康复处理

(五)视力障碍的康复处理

(六)高血压的康复处理

(七)间质性肺病的康复处理

1.预防性康复处理

2.治疗性康复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三节 慢病共病的康复

一、肿瘤患者“慢病共病”的特点

二、肿瘤患者“慢病共病”社会问题

三、肿瘤患者“慢病共病”学科构架

四、肿瘤患者“慢病共病”管理思路

五、“慢病共病”综合评估

六、常见“慢病共病”的处理

1.糖尿病

2.高血压病

3.冠心病

4.电解质紊乱

5.前列腺增生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各论

第五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特殊康复问题

第一节 结直肠癌的康复问题

一、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

(一)腺瘤- 癌序列

(二)遗传方式

(三)错配修复缺陷和MSI-H

二、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子分型及分期

(一)组织学分型

1.乳头状腺癌

2.管状腺癌

3.黏液腺癌

4.印戒细胞癌

5.未分化癌

6.腺鳞癌

7.鳞状细胞癌

(二)分子分型

(三)分期

三、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一)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人群

1.高风险人群

2.一般风险人群

(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和流程

1.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2.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流程

四、结直肠癌的诊治

(一)结直肠癌的诊断

(二)结直肠癌的评估和治疗

1.评估

2.手术

3.放疗

4.化疗及靶向治疗

5.中医综合治疗

五、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躯体功能康复

1.饮食和营养的康复

2.运动功能的康复

3.免疫功能的康复

(二)围术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2.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三)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中康复需求和策略

1.新辅助治疗

2.术后辅助治疗

3.转化性治疗及姑息性综合治疗

(四)结直肠癌随访期的康复需求和策略

1.随访期常见临床症状的康复策略

2.随访期防止复发转移的康复指导

(五)姑息治疗期患者康复需求及策略

1.癌因性疲乏

2.癌性疼痛

3.肠梗阻

4.恶性腹水

5.肿瘤相关抑郁状态

(六)结直肠癌的特殊康复需求和策略

1.手术切口及造口的管理

2.放疗局部性损伤的管理

3.常见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管理(见总论第四章第二节)。

六、结直肠癌的预防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胃癌的康复问题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

(一)发病率

(二)死亡率

(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

1.饮食因素

2.微生物因素

3.肥胖

4.遗传因素

三、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预后

(一)组织学分型

(二)大体分型

1.早期胃癌

2.进展期胃癌

(三)胃癌的扩散和转移

1.直接浸润

2.淋巴转移

3.血行转移

4.腹膜种植转移

(四)临床病理分期

(五)诊断手段

(六)预后

四、主要治疗手段和疗效

(一)手术治疗

(二)放射治疗

(三)化学药物治疗

五、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围术期康复治疗与策略

1.体位与康复

2.治疗性活动与康复

3.饮食营养与康复

(二)术后辅助放化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康复

2.胃肠道功能的康复

(三)晚期姑息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出血

2.梗阻

3.疼痛

4.恶心呕吐

六、特殊的康复问题

(一)心理疏导在胃癌康复中的应用

1.胃癌患者心理特点

2.胃癌患者心理干预方法

(二)术后并发症的康复

1.腹胀、腹泻

2.反流性胃炎

3.倾倒综合征

4.出血

5.肠梗阻

6.感染

7.肠粘连

8.吻合口瘘

9.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

(三)临终关怀期

1.基础关怀

2.疼痛关怀

(四)综合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1.细胞毒药物与康复

2.靶向治疗与康复

3.免疫治疗与康复

七、中医药在胃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一)辨证汤药

1.Ⅰ期

2.Ⅱ、Ⅲ期

3.Ⅳ期

(二)药膳调理

1.桂圆花生汤

2.山药扁豆鸡金粥

3.陈皮瘦肉粥

(三)辅助疗法

1.针灸疗法

2.推拿疗法

3.气功疗法

4.耳穴贴压法

5.情志疗法

(四)中医药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1.泄泻

2.改善凝血功能

3.反流性胃炎

4.盗汗

(五)中医药治疗的其他作用

1.恢复胃肠道功能

2.增强免疫功能

八、随访与复诊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九、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胰腺癌的康复问题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

(一)发病率

(二)危险因素

三、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预后

(一)以肿瘤发生部位分型

1.胰头癌

2.胰体尾癌

3.全胰腺癌

(二)以组织病理学分型

1.导管细胞癌

2.其他类型

(三)TNM分期

1.原发肿瘤(T)

2.区域淋巴结(N)

3.远处转移(M)

(四)诊断手段

1.临床表现

2.影像学检查

3.肿瘤标志物

4.病理诊断

5.基因诊断

6.炎症和免疫状态

四、治疗原则

(一)手术

1.可切除的情况

2.不可切除的情况

3.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判断胰腺癌的可切除性

(二)放射治疗

1.辅助放疗

2.姑息性放疗

(三)化疗

1.新辅助治疗

2.辅助化疗

3.姑息性化疗

(四)TAI或TACE

(五)中医治疗

1.中西医治疗原则

2.单纯中医治疗原则

3.中药外治法

4.非药物疗法

5.生物靶向治疗

6.支持治疗

五、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预防

1.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2.常见的早期症状

3.饮食营养要合理搭配

4.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劳逸结合

5.加强身体的锻炼

6.生活要规律

7.其他疾病因素[17]

(二)照护

(三)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处理原则

1.术后出血

2.胰瘘

3.胃瘫

六、中医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扶正正气

(四)治疗终点“平衡点”

(五)治疗始终贯穿三因制宜

(六)病后防复

(七)肿瘤局部治疗

(八)对并发症的治疗

1.疼痛

2.黄疸

3.腹胀及肠梗阻

4.呕吐

5.腹水

七、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节 食管癌的康复问题

一、食管癌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1.食管疾病因素

2.吸烟和饮酒

3.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失衡

4.肥胖

5.食物因素

6.遗传因素

7.社会经济状态

二、食管癌的诊断与分期

(一)临床表现

1.早期食管癌

2.中晚期食管癌

(二)影像学诊断

1.食管钡餐造影

2.CT扫描

3.超声内镜

4.PET-CT扫描

(三)病理学

1.食管的解剖分段

2.组织学病理类型

3.中晚期食管癌大体病理

4.扩散与转移途径

(四)分期

三、食管癌治疗手段与预后

(一)根据食管癌分期制订治疗模式

1.Ⅰ期(T1N0M0)

2.Ⅱ期(T2~3N0M0、T1~2N1M0)

3.Ⅲ期(T3N1M0、T4aN0~1M0)

4.Ⅳ期(任何T,任何N,M1b)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2.手术方法选择

3.淋巴结清扫

4.手术治疗疗效

(三)放射治疗

1.食管癌放疗技术方法

2.术前放化疗

3.同步放化疗

4.术后放疗

5.术后放化疗

(四)化学治疗

(五)分子靶向治疗

1.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

2.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的靶向治疗

3.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贝伐单抗

(六)免疫治疗

四、食管癌治疗并发症的康复需求与治疗策略

(一)放疗常见并发症与康复

1.放射性食管炎

2.放射性气管炎

3.放射性肺炎

4.食管穿孔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康复

1.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

2.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3.心律失常

4.术后乳糜胸

5.术后喉返神经损伤

6.胃排空障碍

7.吻合口狭窄

8.术后肋间神经痛

(三)特殊康复问题

1.加速术后康复的早期肠内营养全程管理

2.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康复指导

五、 食管癌康复的临床实践

(一)放疗康复的临床实践

(二)手术康复的临床实践

(三)化疗康复的临床实践

1.化疗期间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2.化疗期间饮食指导

3.化疗期间护理康复

4.化疗期间中医康复

(四)中医康复的临床实践

1.中药汤剂

2.中成药

3.针灸治疗

六、食管癌的随访指导

(一)随访概述

(二)不同阶段食管癌患者随访时间及建议

1.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随访

2.治疗(放化疗或放疗)后获CR或无症状食管癌患者的随访

3.转移性食管癌及治疗后有病灶食管癌患者的随访

(三)食管癌患者随访的具体内容

1.询问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影像学检查

5.内镜

6.靶点检测

7.营养状况评估和监测

8.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五节 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康复问题

一、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一)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病因

1.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2.胆道恶性肿瘤的病因

二、病理分型与分期

(一)原发性肝癌的分型与分期

1.大体分型

2.组织学分型

3.临床分期

(二)胆囊癌的分型与分期

1.组织学分型

2.临床分期

(三)胆管癌的分型与分期

三、诊断与治疗

(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1.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2.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二)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

1.胆囊癌的诊断

2.胆囊癌的治疗

(三)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

1.胆管癌的诊断

2.胆管癌的治疗

(四)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

四、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围术期的康复需求和策略

1.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应用

2.术后并发症的康复策略

3.中医中药在围术期的应用

(二)放、化疗后的康复需求和策略

1.外周神经毒性的康复需求及康复策略

2.骨髓抑制的康复需求及康复策略

3.胃肠道反应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4.化疗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5.静脉炎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6.放疗后副作用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三)介入期间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1.介入术后注意穿刺点的护理

2.栓塞术后综合征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四)肝脏射频消融期间的康复需求及护理

1.穿刺点的护理

2.皮肤损伤的护理

3.气胸的预防及处理

4.发热的处理

5.疼痛的处理

6.胆管损伤的处理

7.中医治疗措施

(五)靶向治疗期康复需求及策略

(六)特殊症状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1.癌性疼痛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2.黄疸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3.腹水的康复需求及策略

五、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随访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胸部肿瘤的特殊康复问题

第一节 肺癌的康复问题

一、肺癌的概述

(一)肺癌流行病学

1.发病率和死亡率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肺癌的筛查

(二)肺癌的分类、分期及预后因素

1.肺癌的病理分类及预后因素

2.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

3.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

(三)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及疗效

1.手术治疗

2.化学治疗

3.放射治疗

4.靶向治疗

5.免疫治疗

(四)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和疗效

1.手术治疗

2.化学治疗

3.放射治疗

4.生物靶向治疗

5.免疫治疗

(五)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1.肺癌相关驱动基因

2.免疫学相关指标

二、肺癌的全程康复需求和策略

(一)围术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戒烟咨询和干预

2.营养支持

3.生理功能康复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

5.社会功能康复

(二)术后辅助化、放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环境康复

2.生活方式的康复

3.适量的运动

4.对化放疗不良反应的处理

5.化放疗不良反应的中医中药处理

6.放疗区域皮肤的康复保护

7.定期复查随诊

(三)姑息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晚期NSCLC患者的分子靶向治疗

2.姑息性全身化疗

3.姑息性放疗

4.姑息性局部手术治疗

5.姑息性介入治疗

6.免疫治疗

7.支持治疗

三、特殊的康复问题

(一)放射性肺炎的康复

1.预防性康复处理

2.治疗性康复处理

(二)靶向治疗期间的康复和策略

1.皮肤毒性反应的康复处理

2.疲乏的康复处理

3.食欲减退和腹泻的康复处理

4.视力障碍的康复处理

5.高血压的康复处理

6.间质性肺病的康复处理

(三)心理疏导在肺癌康复中的应用

1.诊断的告知和对诊断的正确认识

2.处理患者的情绪问题

3.高度重视肺癌患者的疼痛问题

(四)肺癌疼痛的康复处理

1.评估

2.治疗

3.患者及其亲属的宣教

4.骨转移

5.肺癌疼痛的中医中药康复

(五)癌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的康复处理

1.恶性胸腔积液的康复处理

2.恶性心包积液的处理

(六)肺癌终末期的临终关怀

(七)晚期肺癌患者的随访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乳腺癌的康复问题

一、乳腺癌流行病学

(一)乳腺癌的发病率

(二)乳腺癌的生存率

(三)乳腺癌的死亡率

(四)乳腺癌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45岁

2.内分泌问题

3.乳腺癌家族史

4.不健康饮食

5.吸烟和饮酒

二、乳腺癌分型与分期

(一)病理学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5.其他罕见癌或特殊类型乳腺癌

(二)组织学分级

(三)分子分型

1.Luminal A型

2.Luminal B型

3.HER2过表达型

4.basal-like型

(四)TNM分期

(五)临床分期

三、乳腺癌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一)治疗原则

1.原位癌(0期)的治疗原则

2.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二)手术治疗[4]

1.手术治疗原则

2.乳腺手术

3.腋窝淋巴结的外科手术

(三)放射治疗

1.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四)化疗

1.化疗方案

2.注意事项

(五)内分泌治疗

1.抗雌激素

2.AI

3.LHRH类似物

4.孕激素

5.绝经的定义

6.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六)分子靶向治疗

四、全程康复需求

(一)围术期的康复指导

1.术前指导

2.术中护理

3.术后指导

(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康复指导

1.术后辅助化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2.术后辅助放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3.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4.术后辅助分子靶向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三)晚期治疗的康复需求和策略

五、特殊康复问题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与康复

1.淋巴水肿概念

2.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

3.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

4.淋巴水肿的康复指导

5.生育指导

6.乳房再造的康复指导

7.日常生活指导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胸腺肿瘤的康复问题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二、诊断与分期

(一)临床表现

(二)影像学诊断

1.胸部增强CT

2.胸部MR

3.PET-CT

(三)病理学诊断

(四)分期

1.Masaoka分期

2.TNM 的分期系统

三、胸腺肿瘤治疗手段与预后

(一)根据胸腺上皮肿瘤能否手术制订治疗模式

1.可手术切除组

2.不可手术局部晚期、晚期或复发

(二)外科手术治疗

1.胸腺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原则[18]

2.胸腺肿瘤外科手术方式

3.胸腺肿瘤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三)放射治疗

1.术后放射治疗

2.新辅助放/放化疗联合手术

3.根治性放疗

(四)化学治疗

1.新辅助化疗

2.术后化疗

3.姑息化疗

4.化疗方案

(五)生物靶向治疗

(六)分期与预后

四、胸腺肿瘤治疗并发症的康复需求与治疗策略

(一)一般性康复治疗

1.手术期间康复治疗

2.放疗期间康复治疗

3.化疗期间康复治疗

(二)常见伴发症——重症肌无力及肌无力危象的康复

1.重症肌无力

2.重症肌无力危象(MC)

五、随访

(一)所有确诊胸腺肿瘤患者治疗后均应终身规律的随访

(二)患者随访时间及建议

1.根治术后患者的随访

2.治疗(放化疗或放疗)后获CR或无症状患者的随访

3.转移性胸腺上皮肿瘤及治疗后有病灶患者的随访

(三)胸腺肿瘤患者随访的具体内容

1.询问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影像学检查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头颈部肿瘤的特殊康复问题

第一节 鼻咽癌的康复问题

一、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1.遗传因素

2.EB病毒感染

3.环境因素

二、 鼻咽癌的诊断与分期

(一)临床表现

1.回吸性涕血

2.耳鸣或听力减退

3.头痛

4.复视

5.面麻

6.鼻塞

7.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

8.远处转移相关症状

(二)检查诊断

(三)病理类型

(四)临床分期

三、鼻咽癌治疗手段及疗效

(一)放射治疗

1.近距离放射治疗加常规外照射(2D-CRT)

2.三维适形放疗(3D-CRT)

3.调强放疗(IMRT)

(二)化疗

1.新辅助化疗又称为诱导化疗

2.同期放化疗

3.辅助化疗

4.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5.化疗在早期鼻咽癌治疗的价值

6.复发转移鼻咽癌的化疗

(三)手术

(四)分子靶向治疗

1.西妥昔单抗

2.尼妥珠单抗

3.血管生成抑制剂

(五)生存时间与预后关系

四、鼻咽癌治疗全程康复需求与治疗策略

(一)放疗心理康复指导

1.入院确诊后或首次治疗前

2.在放疗或放化疗期间

3.药物辅助治疗

(二)放疗康复护理

1.放疗前要拔掉龋齿,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用漱口液漱口。

2.保持鼻腔清洁,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每日鼻咽冲洗1~2次。

3.放疗区域的皮肤保护

4.为保持放疗定位重复性好,女性宜剪齐耳短发。

(三)治疗中并发症康复

1.放射性腮腺炎

2.放射性口腔炎

3.放射性皮炎

(四)化疗并发症康复

(五)放疗后运动功能康复与常见并发症防治

1.放射性口干

2.张口困难

3.放射性中耳炎

4.放射性鼻窦炎

5.放射性龋齿

6.头颈部放疗区软组织纤维化

7.放射性脑损伤

8.吞咽困难与误吸

(六)鼻咽癌特殊康复指导

1.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康复问题

2.老年鼻咽癌康复问题

3.早期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预后的影响

4.鼻咽癌放疗后残存或复发灶康复

5.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残留康复

(七)中医中药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1.气滞血瘀,凝结颃颡

2.痰浊结聚,困结颃颡

3.毒壅盛,蕴结颃颡

4.正虚邪毒,结聚颃颡

五、鼻咽癌的随访指导

(一)随访概述

(二)不同阶段鼻咽癌患者随访时间及建议

1.治疗(放化疗或放疗)后获CR或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的随访

2.转移性鼻咽癌及治疗后有残留病灶患者的随访

(三)鼻咽癌患者随访的具体内容

1.询问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纤维鼻咽镜检查

5.影像学检查

6.营养状况评估和监测

7.生活质量

六、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甲状腺癌的康复问题

一、诊疗概要

(一)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

(二)组织学分型

1.乳头状癌

2.滤泡状腺癌

3.未分化癌

4.髓样癌

(三)分期

(四)甲状腺癌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

2.检查项目

3.诊断事项

4.鉴别诊断

(五)甲状腺癌的评估和治疗

1.确定DTC手术的甲状腺切除术式

2.131Ⅰ是DTC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3.131I清甲治疗前准备

4.再次131I清甲治疗的指征

5.131I清灶治疗的适应证

6.131I清灶治疗的实施和随访

7.手术后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的评估

二、甲状腺癌的预后提要

1.病理类型

2.年龄

3.病灶大小

4.病灶侵犯情况

5.病灶数量

6.基因突变

三、甲状腺癌的特殊康复需求

(一)DTC术后TSH抑制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

(二)TSH抑制治疗的目标

(三)TSH抑制治疗的L-T4剂量和调整

(四)TSH抑制治疗期间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的防治

四、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围术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术前准备

2.术时准备

3.术后康复

(二)术后辅助131I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三)姑息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分化好的甲状腺癌晚期姑息治疗

2.甲状腺髓样癌的晚期姑息治疗

3.未分化甲状腺癌的晚期姑息治疗

4.转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

(四)甲状腺癌的中医药全程康复治疗原则及策略

(五)心理疏导在甲状腺癌康复中的应用

(六)生活指导

1.饮食营养

2.中医饮食调摄

3.术后患者的饮食方法

4.中医功能康复及情志疏导

(七)甲状腺手术切口瘢痕的康复

(八)靶向治疗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1.索拉非尼

2.舒尼替尼

3.凡德他尼

4.莫替沙尼

5.阿西替尼

6.吉非替尼

7.BRAF抑制剂

8.乐伐替尼

9.帕唑帕尼

10.司美替尼

11.卡博替尼

12.乐伐替尼

(九)甲状腺癌靶向治疗所致常见副作用的中医药康复治疗

五、随访指导

(一)对已清除全部甲状腺的DTC患者,血清Tg在长期随访中的应用

(二)DTC随访中颈部超声的应用

(三)DTC的长期随访中包括的其他内容

1.131I治疗的长期安全性

2.TSH抑制治疗的效果

3.DTC患者的伴发疾病

(四)发现DTC复发或转移后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泌尿生殖淋巴系统肿瘤的特殊康复问题

第一节 肾癌的康复问题

一、诊疗概要

(一)流行病学

1.发病情况

2.危险因素

3.肾癌遗传学

(二)诊断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肾穿刺活检与肾血管造影检查

(三)局限性肾癌的治疗

1.根治性肾切除手术

2.保留肾单位手术

3.其他治疗

4.术后辅助治疗

(四)局部进展性肾癌的治疗

1.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2.肾静脉或/和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

3.术后辅助治疗

(五)转移性肾癌(临床分期Ⅳ期)的治疗

1.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

3.放疗

二、预后提要

(一)病理与预后

1.大体

2.分类

3.组织学分级

(二)临床分期与预后

三、特殊康复探讨

1.治疗性运动与康复

2.心理疏导在肾癌康复中的应用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

4.综合治疗在肾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5.“独立肾”的保护

6.中医中药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四、全程康复的医疗实践

(一)围术期需求和策略

1.心理准备

2.术前准备

3.术后常规管理

4.生命体征观察管理

5.引流管管理

6.疼痛管理

7.出院指导

(二)术后综合治疗期需求和策略

1.心理护理

2.社会支持

3.强化不良反应的预防

4.中医康复治疗

(三)无病生存期的需求与策略

(四)晚期姑息治疗期需求和策略

1.姑息治疗的概述

2.姑息治疗的评估

3.姑息治疗的干预措施

(五)临终关怀期需求和策略

五、随访计划

(一)局限期患者术后的随访

1.pT1a期密切监测中的随访

2.pT1a期消融治疗后的随访

(二)Ⅰ至Ⅲ 期肾切除术后随访

1.部分或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的pT1.和pT1.患者

2.Ⅱ~Ⅲ 期肾癌根治术患者

(三)复发、手术不能切除或Ⅳ期患者的随访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前列腺癌的康复问题

一、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一)发病率

(二)发病相关因素

1.明确的危险因素

2.可能的危险因素

3.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病理和临床分期

(一)病理

1.病理诊断标准

2.分类

3.组织学分级

(二)临床分期

三、前列腺癌的诊治

(一)前列腺癌的诊断

1.直肠指检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

4.前列腺穿刺活检

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6.关于应用PSA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二)前列腺癌的治疗

1.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WW)和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AS)

2.根治性手术治疗

3.放射治疗

4.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5.前列腺癌的化疗

6.前列腺癌的靶向治疗

四、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围术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术前术中的康复策略

2.加强心肺功能监测

3.保持术后各引流管通畅

(二)术后并发症的康复

1.术后尿失禁

2.尿道吻合口狭窄的康复

3.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康复

4.TURP综合征

5.出血

6.膀胱痉挛

7.后尿道狭窄

(三)躯体功能康复

1.性行为疗法

2.真空负压助勃装置

3.内分泌治疗

4.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

5.勃起功能障碍的其他药物治疗

6.静脉漏性阳痿的手术治疗

7.阴茎动脉血管重建术

8.阴茎假体植入术

(四)内分泌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心理准备

2.健康教育

3.用药不良反应的干预

4.内分泌治疗的目标

5.饮食准备

(五)辅助化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六)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七)心理疏导在前列腺癌康复中的应用

1.确定癌症诊断时的心理康复

2.治疗阶段的心理康复

3.弥留患者心理康复

4.家属对癌症患者的康复

5.不良情绪的中医中药康复

五、随访指导

(一)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的随访

1.治愈性治疗后随访的指标

2.随访方案

(二)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

1.内分泌治疗后随访项目

2.随访时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卵巢癌的康复问题

一、诊疗概要

(一)卵巢癌的流行病学

(二)卵巢癌的病因

1.生活环境和种族

2.内分泌紊乱

3.排卵次数和频率

4.遗传因素

(三)组织学分型

1.上皮性肿瘤

2.生殖细胞肿瘤

3.性腺间质肿瘤

(四)卵巢癌TNM分期

(五)卵巢癌的诊断

1.症状

2.体征

3.检查

4.鉴别诊断

(六)卵巢癌的治疗

1.手术

2.药物治疗

3.放疗

二、卵巢癌的预后提要

三、卵巢癌的特殊康复探讨

(一)卵巢癌术后的影响

1.生殖系统

2.自主神经系统

3.体形

4.皮肤、毛发

5.免疫力降低

6.心血管系统

7.泌尿系统

8.骨骼

9.消化系统

(二)激素替代治疗

(三)婚姻生育指导

1.生育指导

2.婚姻指导

四、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围术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术前教育

2.术中护理

3.术后指导

(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需求和策略

1.切口感染

2.栓塞

3.肠梗阻

4.吻合口瘘

(三)躯体功能康复

1.胃肠道功能的康复

2.常见不适症状的康复

(四)日常生活指导

1.饮食及营养指导

2.运动与康复

(五)心理疏导在卵巢癌康复中的应用

(六)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中康复需求和策略

1.放化疗中康复需求和策略

2.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康复策略

(七)中医药全程康复治疗

1.气血瘀滞型

2.湿热瘀毒型

3.气阴两虚型

4.痰湿凝聚型

五、随访指导

1.体格检查

2.CA125

3.超声

4.CT、PET-CT、MRI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宫颈癌的康复问题

一、宫颈癌的概述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2.月经及孕产因素

3.免疫力低下

(三)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与预后

1.病理分型

2.分期

3.预后

(四)主要治疗手段和疗效

1.手术

2.放射治疗(放疗)

3.化疗

4.分子靶向治疗

5.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

6.宫颈癌的筛查

二、全程康复需求和治疗策略

(一)围术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体位

2.活动

3.营养

4.并发尿潴留、淋巴囊肿等

(二)术后辅助放、化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1.放射治疗患者的康复

2.化疗患者的康复

(三)姑息治疗期康复需求和策略

(四)中医中药在围术期及辅助治疗康复中的应用

1.围术期的康复

2.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后的康复

3.维持治疗及抗复发转移的康复

三、特殊的康复问题

(一)内分泌功能调理与康复

1.保留卵巢患者的内分泌调理与康复

2.妊娠合并宫颈癌特殊人群的调理与康复

(二)心理疏导在宫颈癌康复中的应用

(三)并发症的康复

(四)生活指导

1.饮食

2.宫颈癌手术切口瘢痕康复

3.病情跟踪指导

四、宫颈癌的预防

(一)一级预防

(二)二级预防

1.“三早”预防

2.宫颈癌筛查方法

(三)三级预防

参考文献

第五节 淋巴瘤的康复问题

一、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学

1.病毒感染

2.其他因素

二、淋巴瘤的诊断与分期

(一)临床表现[3]

(二)淋巴瘤的分型[3]

(三)淋巴瘤的分期[3]

三、淋巴瘤的治疗

(一)放射治疗

(二)化疗和靶向治疗

(三)手术治疗

(四)骨髓移植

(五)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

(六)细胞免疫治疗

四、淋巴瘤缓解后的康复问题

(一)免疫功能的康复

1.免疫功能的评估

2.治疗相关性免疫功能缺陷

3.加速缓解后的免疫功能恢复,预防免疫缺陷相关并发症

(二)淋巴瘤治疗的生育指导

1.妊娠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生育指导

2.妊娠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生育指导

3.化疗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育指导

(三)神经功能的康复

1.周围神经病变的易感性

2.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临床肿瘤康复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宇飞。

得书感谢您对《临床肿瘤康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9 电子书
临床肿瘤医生必读权威指南,这本主要涉及原发性肺癌的诊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19 电子书
临床肿瘤医生必读权威指南,这本主要涉及食管癌的诊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19 电子书
临床肿瘤医生必读权威指南,这本主要涉及淋巴瘤的诊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19 电子书
临床肿瘤医生必读权威指南,这本主要涉及乳腺癌的诊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19 电子书
临床肿瘤医生必读权威指南,这本主要涉及胰腺癌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