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博尔赫斯究竟如何深刻影响了中国先锋文学的产生?
内容简介
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是他的文学中最具个性又最具创造性的部分,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博尔赫斯的幻想美学摒弃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机制,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与非现实的二元对立的界线,呈现出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独特美学形态。博尔赫斯的幻想诗学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本书尝试从作家生活经历解释博尔赫斯的幻想文学产生的原因。博尔赫斯的幻想美学不只是文学表现形式,而是受到了系统的哲学思想支撑,阐明这种哲学思想也是本书的论题。在较深入地研究了作为影响源的博尔赫斯之后,本书探讨了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肖徐彧,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就职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从事西方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章 博尔赫斯的幻想美学
第一节 幻想文学的理论界说
第二节 博尔赫斯对幻想文学的论述
第三节 博尔赫斯幻想小说的特征
第四节 幻想与人生
第二章 博尔赫斯论现实和梦
第一节 博尔赫斯的现实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博尔赫斯论“梦”
第三章 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与形而上学
第一节 博尔赫斯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第二节 博尔赫斯幻想小说的哲学主题
第四章 中国文学和哲学对博尔赫斯的影响
第一节 博尔赫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学的论述
第三节 博尔赫斯利用中国哲学典故佐证自己的哲学观点
第四节 博尔赫斯对中国的“歪曲想象”?
第五章 先锋作家与博尔赫斯式幻想
第一节 接受者语境:焦虑与突围
第二节 作为影响源的独特性
第三节 先锋作家对博尔赫斯式幻想的关注
第六章 博尔赫斯幻想的魅惑
第一节 马原:此虚构非彼虚构
第二节 余华:徘徊在博尔赫斯和卡夫卡之间
第三节 格非与苏童:博尔赫斯的魅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尔赫斯与中国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肖徐彧。
得书感谢您对《博尔赫斯与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