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罗马法

民法典与罗马法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罗马法出发,深入研究我国《民法典》有关条文的来由、比较法状况以及司法适用建议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民法典,由“穿过新冠肺炎危机入典的《民法总则》”“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纯粹法律行为的罗马法起源、比较法沿革和本土适用”“《民法典》不采用债法总则的本国立法史和比较法依据”等12篇论文组成;第二部分罗马法,由“《学说汇纂》38位作者的籍贯研究”“当自由遭遇皇库利益以及其他利益”“罗马法中的客体作伪型诈骗罪向后世的主体作伪型诈骗罪的演变”等6篇论文组成。

本书核心部分是“中国民法典的罗马法基础”,指出民法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历史问题并发源于罗马法,离开了历史背景,对《民法典》有关条文的理解就会陷入想当然的结论。研究罗马法历史,研究罗马法中各种法条内容,是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需求,如何理解《民法典》条文规定,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该书的18篇论文都是朝这个方向做出了努力的。

作者简介

作者徐国栋,别号东海闲人。1961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市。从1978年至1991年,分别在西南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江西大学、中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任教;在罗马第二大学、米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访学。

主要研究民法基础理论和罗马法。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代表作有《民法基本原则解释:诚信原则的历史、实务、法理研究》《中国民法典争鸣:徐国栋卷》《十二表法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7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民法典

穿过新冠肺炎危机入典的《民法总则》

一、序言

二、《民法典》第34条第三款的来由及其引申

三、新冠肺炎与野生动物地位改善

四、有感动物的主体地位及其准监护

五、动物地位提升与绿色原则

六、法人人格权仅限名称、名誉、荣誉三权吗?

七、新冠肺炎危机有可能把《自然法总则》还原为《民法总则》

八、简短的结论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纯粹法律行为的罗马法起源、比较法沿革和本土适用

一、罗马法上的纯粹行为

二、从纯粹行为到纯粹法律行为

三、几个拉丁法族国家的纯粹行为

四、纯粹法律行为制度的我国适用

五、简短的结论

《民法典》第322条规定的添附规则的历史起源与比较法研究

一、罗马法中的添附

二、罗马法之后现代添附规则的确立史

三、现代民法典中的添附法

四、添附制度在1949年后的中国

五、结论

论罗马私法中的集合从物Instrumentum

一、“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的错译分析及其纠正

二、Instrumentum在罗马法中的诸含义

三、Instrumentum fundi的类型和例子

四、其他Instrumentum

五、结论和余论

论《民法典》第320条确立的从随主规则的历史演进及我国适用

一、罗马法中的从随主现象

二、德国法学家莱芬斯图尔对从随主原则的理论化和类型化

三、德国法学家霍法克把属物独立于从物

四、霍法克主从处理模式在现代民法典中的体现

五、从随主原则在中国

六、《民法典》第320条在我国的适用研究

《民法典》规定的混合制度的罗马法起源、历史演变和中国适用

一、兼包意定和非意定混合的罗马法

二、混合、加工、附合三联式的形成

三、现代民法典规定非意定混合的诸模式

四、意定混合在商法中的存在

五、英美法上的混合制度

六、跨国立法文件中规定的混合

七、混合规则在中国

八、《民法典》第322条规定的混合制度的适用管见

《民法典》不采用债法总则的本国立法史和比较法依据

一、《民法典》不采用债法总则及其立法史依据

二、债法总则在罗马法上的形成和遇到的困境

三、现代民法典对债法总则是否包摄侵权之债的不同处理

四、新近立法者对采用债法总则的老牌民法典的反思

五、2002年债法总则为何复现

六、作为债法崩解结果的民事责任章、侵权责任编和人格权编

七、结论

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的民商合一

一、“民”“商”“合一”析

二、1942年前意大利的民商合一

三、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的民商分立初衷

四、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的“民商合一”过程

五、尾言

“脱苏”与1964年民法典草案的政治经济学化

一、政治经济学及其在“试拟稿”中的表现

二、1964年《试拟稿》与1964年《苏俄民法典》比较

三、从政治经济学民法典到“通行”民法典

四、现行《民法典》中的政治经济学条文及其处理

纳粹的“人民法典”的体系及其背后的德国民法思想的去潘得克顿化

一、从“法律革新”到“人民法典”起草设想

二、“人民法典”的三个结构设计及其背后

三、“人民法典”的第三个结构与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结构的比较

四、“人民法典”一些结构设计的真理性以及其曾经的设计者的不道德性

论《奥斯曼帝国民法典》中的罗马法基因

一、《奥斯曼帝国民法典》与优士丁尼罗马法的三个重大相同点

二、贝鲁特法学院作为联系拜占庭法与伊斯兰法的中介

三、伊斯兰法继受罗马法的种种表现

四、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伊斯兰化及其西化法律改革

五、《土耳其民法典》对三大罗马法基因的放弃

六、罗马法通过穆斯林法传播到中国的可能性

七、结论

反向占有、取得时效、占据空屋运动与所有权积极行使义务

一、从两个案例看反向占有

二、反向占有与取得时效的比较

三、占据空屋运动

四、《魏玛宪法》第153条与所有权积极行使义务

第二部分 罗马法

《学说汇纂》38位作者的籍贯研究

一、籍贯为罗马—意大利的法学家

二、籍贯为西班牙的法学家

三、籍贯为阿非利加的法学家

四、籍贯为亚细亚的法学家

五、籍贯为东方行省的法学家

六、籍贯不详的法学家

七、对38位法学家籍贯分布及他们彼此关系的解读

八、结论——兼论罗马法从东方到西方的回归

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的希腊哲学

一、基本说明与文献综述

二、《法学阶梯》中法的一般理论中的希腊哲学

三、人法

四、物法

五、结论

当自由遭遇皇库利益以及其他利益

一、保留在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的文本及其初步解释

二、保留在乌尔比安的《告示评注》中的马尔库斯敕答文本

三、关于伯比流斯·路福斯的身份的争议

四、帝政时期敕答的受领人类型

五、马尔库斯敕答的思想基础

六、马尔库斯敕答的制度基础

七、马尔库斯敕答的受益人

八、后人对马尔库斯敕答的解释和扩张

九、结论

罗马法奴隶赎身制度研究

一、切题文献列举和综述

二、《十二表法》中的奴隶自款赎身

三、马尔库斯与维鲁斯皇帝创立奴隶自款赎身制度的敕令文本及其初步分析

四、奴隶自款赎身制度与类似法律制度的区别

五、奴隶自款赎身制度运作中的有关问题

六、结论

罗马人创立的双重多数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采用双重多数制的罗马人民大会

二、双重多数制对美国总统选举程序的影响

三、双重多数制对于一些国家修宪程序的影响

四、欧盟宪法条约采用的双重多数制

五、非严格的双重多数制

六、结论

罗马法中的客体作伪型诈骗罪向后世的主体作伪型诈骗罪的演变

一、诈骗罪被确立前古罗马法的诈欺和诈骗

二、诈骗罪的确立及其案型

三、诈骗罪的追究以及赃物处理

四、欧美国家诈骗概念的变化引发骗赃独立于盗赃

五、旧《阿根廷民法典》对盗赃和“假冒”赃的区别对待

六、结论

民法典与罗马法是2021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国栋。

得书感谢您对《民法典与罗马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探索 电子书

一部从诉讼法学专业角度研究司法体制改革的诚意之作。
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电子书

以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转型为背景,重点探讨新刑律修订过程中的制度转换与礼法关系等问题,以此展现清季最后十年政治和思想的发展脉络。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第6辑) 电子书

武汉大学出版《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中国首本知竞领域学术刊物,旨在提供权威交流平台。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普通人的江湖:村庄里的怨恨、冲突与纠纷解决(田野中国) 电子书

本书讲述的虽然是普通人的江湖,但江湖里的人和故事同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有理解大时代历史进程的线索。
清代法律的常规化:族群与等级(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一本书看清代法律走向常规化的演变进程。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