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微声

历史的微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作者讲述和梳理了自己近四十年读书的历程,探讨了读书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联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在中英文学术杂志以及大众媒体上发表的书评,其中在权威刊物《美国历史评论》《亚洲研究季刊》等发表的英文书评,皆是第一次翻译成中文出版。

本书是作者读书评论的第一次结集,细读罗威廉《救世》《红雨》、卡洛·金斯堡《奶酪与蛆虫》、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史景迁《王氏之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等史学名著,思考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本书第一部分“读书就是自我塑造”和最后一部分“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是专门为本书所写,尚未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过。

作者绘制了十九幅人物插图,传达出那些海登·怀特、费正清、史景迁、孔飞力、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等杰出学者的神韵和思想的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

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

代表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那间街角的茶铺》《消失的古城》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I. 读书就是自我塑造

一、我要读书

我曾被高中拒之门外

高考改变命运

二、大学时代的读书和思考

我的第一篇论文

大学里的读书生活

研究生阶段的彷徨

开始阅读英文原著

三、学术上的脱胎换骨

读书无止境

西方的学术训练

进入微观世界

四、学术阅读与日常阅读

为写作而读书

读有批判精神的书

非虚构和回忆录是我的阅读重点

对社会现实的写作

享受文学的世界

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

II. 进化、故事和认识自我

一、能讲故事和讲好故事关乎我们的生存

我们来自哪里

讲故事的能力关乎生存

故事拯救了人类

讲故事就是文化的积累

抹去故事的危险

二、只有合作才能自我超越

合作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人类发展到今天是合作的结果

外部联系紧密才能促进内部的团结

模仿比创新更重要

人类的平均智力在下降

文明是否会倒退

三、“认识自我”是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

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学者

通俗作品也可以是深刻的

人与自然的故事

人类会不会再度受到挫折

III. 历史的微声

一、“黑暗的中世纪”的叛逆思想

微观历史的思想根源

发现庶民的声音

审判的细节

罪名是荒唐的,审判是郑重的

尘埃落定

微观历史的生命力

二、非虚构写作需要批判的眼光

非虚构写作应该有社会担当

我们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吗

非虚构写作要有人文和社会的关怀

史家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都市故事与都市历史

怎样认识历史的真实性

文学有历史真实性吗

都市文学与都市历史

IV.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一、把中国放到世界历史中

从中国看世界与从世界看中国

新文化史“新”在哪里

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

写下层民众的方法论问题

史学观与史料的运用

二、美国史角度的中美关系

认识中美关系的理论取向

早期中美的接触与理解

门户开放还是关闭

传教士的角色

中美关系的度量

三、从日本史观察近代中国

内部因素的决定性的作用

前现代的日本与中国

谁是“封建社会”

中日的文化和意识传统

西方概念能解释中国吗

东渡日本的中国学生

V. 历史的中时段

一、中国是“停滞”的吗

从社会史到思想史

18世纪中国的悖论

“心性史”和“意识史”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土壤

暴力问题的研究

特殊的暴力文化模式

社会环境与暴力行为

叙事史的范例

三、集权是清王朝覆没的根本原因

在这种体制之下,没有自救的机制

清王朝为什么没有在最弱的时候倒台

过度集权实际上削弱了执政能力

不要对全能政府抱有幻想

专制王权的致命伤

是帝王史观,还是民众史观

VI. 20年不能磨一剑

一、族群矛盾与革命的爆发

为什么要研究族群

革命中的族群

汉化与“满化”

二、内陆商人的大事业

商业的社会史

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

经营模式和商业习惯

自贡盐业的经营环境

家族企业是“封建”的吗

比较研究的视野

VII. 历史的断想

一、地方治理面临的挑战

传统社会怎样应对瘟疫

地方自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村落虽然有冲突,但合作是主流

二、考察边缘人群

乞丐文化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秘密会社与革命

犯罪、惩罚与监狱

三、乌托邦、夜生活和城市记忆

劫难后的重建

塑造模范首都

圆明园的诉说

魔都夜生活

一个女人的世界

四、研究日常也可以回答大问题

从日常发现深层文化

跨国和跨文化

代结语: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为什么历史没有规律

历史事件没有确定性

历史可以重复吗

有所谓的总体史吗

不要幻想创造历史

征引文献

一、中文

二、英文

三、日文

后记

历史的微声是202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笛。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的微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西方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记西方卷。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明清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记明清卷。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 电子书
梁启超对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的评述。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作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是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的,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汉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