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自21世纪初期以来,中国人口加速老化,与之相伴的是失能老人不断增多。
内容简介
当前,在长期照料服务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以及家庭照料功能严重弱化的双重挤压下,众多失能老人因缺乏充足照料,陷入照料贫困这种收入贫困之外新的服务贫困。本书构建了照料贫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探讨了照料贫困问题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考察了照料贫困所引发的健康风险,进而提出了纾解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理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与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研究的理论脉络
(一)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与长期照料服务的关系研究
(二)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需求与供给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满足状况的研究
(四)关于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健康后果研究
(五)研究述评与启示
三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失能老人
(二)长期照料
(三)照料贫困
四 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基本思路与内容框架
五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照料贫困的概念阐释、测量与理论分析
一 照料贫困的概念阐释与测量
(一)贫困概念内涵的演变
(二)照料贫困的概念内涵及拓展
(三)照料贫困的实证测量
二 照料贫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可行能力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三)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三 照料贫困理论分析框架与应用
小结
第三章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的现实表征及差异
一 失能老人的基本特征及长期照料现状
(一)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及失能项目分布
(二)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资源分布及照料者的表现
(三)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费用及主要来源
二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一)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的基本现状
(二)不同特征失能老人群体照料贫困的差异性
(三)分城乡不同特征失能老人群体照料贫困的差异分析
三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特征总结与类型划分
(一)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的基本判断
(二)失能老人照料贫困问题的主要特征
(三)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类型划分
小结
第四章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理论分析与变量定义
(一)理论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三)变量特征的基本描述
二 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策略
(一)方法使用与模型设定
(二)实证分析策略
三 影响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一)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回归分析与结果
(二)共性与差异:分城乡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回归分析与结果
小结
第五章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深层致因分析
一 政府层面:长期照料服务的社会政策支持不足
(一)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专项政策法规缺位
(二)面向失能老人非正式照料者的社会支持政策不足
二 市场层面: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与利用不足问题并存
(一)城乡社区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需求和供需缺口
(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利用不充分
三 社区层面:社区缺乏开展长期照料服务的必要条件
(一)社区缺乏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人力资源
(二)社区缺乏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资金、机构和场所
(三)社区缺乏整合各类照料服务资源的能力
(四)农村社区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发展比较滞后
四 家庭层面:家庭非正式支持式微,难以提供充足有效的服务
(一)家庭结构变迁与居住方式转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家庭照料服务的代际支持基础
(二)失能老人自身的经济保障水平不高,而居家照料成本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担长期、持续的照料支出
小结
第六章 照料贫困对失能老人健康后果的影响分析
一 数据处理、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二 理论分析、变量定义与实证分析策略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变量的定义与描述
(三)实证分析策略
三 照料贫困对失能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
(一)失能老人的生存状况描述分析
(二)照料贫困对失能老人死亡风险影响的Cox回归分析
四 照料贫困对失能老人自评健康的影响
(一)不同照料需求满足状况失能老人自评健康结果分布及差异
(二)照料贫困对失能老人自评健康影响的离散面板回归分析
小结
第七章 纾解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政策建议
一 纾解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理念转变与基本原则
(一)“从获得到满足”:以理念变革引导社会政策制定
(二)纾解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的基本原则
二 以纾解失能老人照料贫困为导向的长期照料社会支持体系构成
(一)以纾解照料贫困为导向的长期照料社会支持体系框架
(二)以纾解照料贫困为导向的长期照料社会支持体系的发展路径和体系构成
三 纾解失能老人照料贫困,构建长期照料社会支持体系的政策优选
(一)重视失能老人的照料需求满足状况,识别社区中陷入照料贫困的风险人群
(二)基于不同照料贫困程度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支持系统
(三)从“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制定提升家庭照料能力的支持性政策
(四)建立社区照料服务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区照料的“填补”功能
(五)加大对农村社区照料服务政策倾斜力度并且功能定位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六)建立长期照料服务需求满足程度考核评估机制
(七)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照料贫困是影响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挑战
(二)失能老人陷入照料贫困的风险存在结构性差异
(三)非正式家庭支持和正式社会支持因素是影响照料贫困发生的重要因素
(四)多元支持主体功能发挥不足是照料贫困发生的深层致因
(五)照料贫困是衡量失能老人健康的重要指标,对其健康后果具有负向影响
(六)构建长期照料社会支持政策体系是纾解照料贫困的有效选择
二 延伸性讨论
(一)基于“需求—满足”的照料贫困评估逻辑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失能老人对自身照料需求满足状况的主观评价
(二)基于照料贫困所引致的更高健康风险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老人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局限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现状、致因与对策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宁。
得书感谢您对《失能老人照料贫困:现状、致因与对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