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了解明史的必读之书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
顾先生十几年学术冷板凳的扛鼎之作,引用方志达237部,引用书目达579种,几乎遍查南明义军所至的每一州县,可谓“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解开了许多历史死结。
竭泽而渔的治史方法,严谨求真的朴学精神,真实活现的历史情节,拨开反清复明运动的阵阵迷雾,重现有功有过的历史人物。
《南明史》见识通达,文字精炼,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是一部上乘的历史佳作。曾获得中国国家图书奖。
学者称:“《南明史》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学术著作,但写得深入浅出,不仅为明史研究的同行所欣赏,而且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读懂。”
重版特色:以“顾诚著作系列”方式呈现,近距离接触历史学家顾诚生平的所有著作,展示一代史学家一生的治史成果。每一本都是精品,有许多文章都是整理后的一次出版。重版后的《南明史》还全文收录顾先生生前撰写的《我与明史》,回顾几十年的学术生涯。并附有顾先生的手迹
内容简介
《南明史(套装上下)》特点是基本上以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及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时二十年的抗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势力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分散,抵销了抗清力量。
南明的历史,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及清军入关问鼎中原以来,直到康熙一年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的各地反清运动的历史。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北京为都城的明朝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限于南方,陕、甘、晋、冀、鲁、豫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南明史(套装上下)》用可靠的史实,重新描绘明清易代的这段历史。
作者简介
顾诚(1934—2003),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顾先生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有《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等专著,均为明清史研究领域很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明末农民战争史》一出版,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别开实证蹊径。尤其是他所著的《南明史》一书,十多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南明史研究的里程碑,在海内外已有广泛的影响.顾先生生性秉直,深居简出,孤夜长灯,治学严谨,以学术为生命,是学术界公认的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
章节目录
第一章明朝覆亡后的全国形势
第一节明帝国的分崩离析
第二节大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第三节吴三桂叛变与山海关之战
第四节清军占领北京和大顺军西撤
第五节畿南、山东、晋北地方官绅反对大顺政权的叛乱
第二章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继统问题上的纷争和史可法的严重失策
第二节朱由崧的监国和称帝
第三节四镇的形成和跋扈自雄
第四节弘光朝廷内部党争的激化
第五节清廷接管畿南、山东等地和山东百姓的抗清斗争
第六节1644—1645年河南的形势
第三章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一节基本国策——“借虏平寇”
第二节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变化
第三节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
第四节弘光朝廷的军政和财政
第五节弘光朝廷的腐败
第六节清廷对大顺和南明用兵策略的变化
第四章大顺政权的覆亡
第一节潼关战役和多铎部清军占领西安
第二节陕北战役和大顺军放弃西北
第三节李白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五章弘光政权的瓦解
第一节南渡三案——大悲、伪太子、“童妃”
第二节睢州之变和史可法南窜
第三节左良玉率兵东下
第四节扬州失守
第五节弘光帝出逃和清军占领南京
第六节弘光帝被俘
第七节潞王朱常涝监国和降清
第六章清廷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政策
第一节多尔衮的失算
第二节清兵的滥杀无辜百姓
第三节强迫汉民剃头改用满族衣制
第四节圈地和“投充”
第五节严酷的缉捕逃人法
第七章各地抗清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江南绅衿的动向
第二节江阴等地百姓的自发抗清
第三节英霍山区的抗清斗争
第四节皖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第五节陕西各地的抗清运动
第八章隆武政权同鲁监国的争立
第一节隆武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鲁王朱以海监国浙东
第三节唐、鲁政权的对立与纷争
第四节鲁监国政权的抗清活动
第五节靖江王朱亨嘉之变
第九章隆武政权的作为和覆败
第一节1645年秋到1646年夏的形势
第二节隆武帝的政策和举措
第三节郑芝龙兄弟的跋扈
第四节黄道周的出征和被俘杀
第五节清兵占领浙东与鲁监国航海
第六节清军占领赣南
第七节隆武帝汀州遇难
第十章大顺军联明抗清
第一节东路大顺军同何腾蛟的联合与受排挤
第二节李过、高一功等部改编“忠贞营”
第三节忠贞营围攻荆州之役
第四节何腾蛟经营湖南的举措失当
第五节清孔有德等三王兵入湖南
第十一章大西军的经营云南
第一节云南沙定洲之乱
第二节大西军由贵州进入云南
第三节孙可望等的经营云南
第十二章郑成功起兵与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第一节郑芝龙降清
第二节郑成功的早年生活和起兵抗清
第三节鲁监国在浙闽的抗清活动
第十三章永历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和绍武争立
第二节绍武政权的覆亡
第三节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在广东的抗清活动
第四节永历朝廷在武冈
第五节郝永忠部由湘入桂
第六节永历帝的逃离桂林
第十四章郑成功在闽粤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第一节郑军同安之役
第二节郑军潮州之役
第三节1651年清军袭占厦门
第四节郑、施交恶和施琅降清
第十五章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第一节吴胜兆反清和陈子龙等人的遇难
第二节宁波华夏等人的密谋反清
第三节王光泰兄弟在襄阳、郧阳反清
第十六章金声桓、李成栋的反清归明
第一节金声桓、王得仁领导的江西反正
第二节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
第三节李成栋的进攻赣州和败亡
第十七章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第一节山东等地的反清斗争
第二节姜镶等人领导的山西反清运动
第三节王永强等在陕北起兵反清
第四节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为首的抗清运动
第十八章1648—1649年湖南战局
第一节明军收复常德、宝庆与何腾蛟挑起内衅
第二节忠贞营等部湖南之役
第三节济尔哈朗进军湖南与何腾蛟被俘杀
第四节忠贞营的撤入广西和堵胤锡病死
第十九章永历朝廷内部的党争
第一节楚党和吴党
第二节所谓“五虎”
第三节永历朝廷的“打虎”
第二十章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第一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统兵南下
第二节孔有德占领桂林与瞿式耜死难
第三节尚可喜、耿继茂攻占广州
第四节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二十一章大西军的联明抗清
第一节孙可望请封秦王之纠葛
第二节军阀纷争中的川黔
第三节大西军出滇抗清
第四节忠贞营的北上夔东和所谓“白毛毡贼”
第五节永历帝的进入安龙
第二十二章1651—1653年浙闽赣抗清势力的消长
第一节舟山之役和鲁监国退位
第二节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之役
第三节海澄战役
第四节江西义师的抗清活动
第二十三章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节孙可望、李定国收复湖南战役
第二节李定国桂林大捷
第三节李定国衡阳大捷
第四节刘文秀进攻保宁之战
第五节孙可望逼走李定国和宝庆之败
第二十四章清廷加强推行以汉制汉政策
第一节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
第二节清廷命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
第三节清廷对郑成功的招抚活动
第四节1655-1656年郑成功的活动
第二十五章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
第一节1653年李定国广东肇庆之役
第二节1654年李定国广东新会之战
第三节郑成功与李定国关系之分析
第二十六章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第一节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之役
第二节钱谦益、姚志卓等人密谋策划会师长江
第三节孙可望决策会师长江和计划被搁置的原因
第四节郑成功与“三入长江”之役的关系
第五节刘文秀进攻常德失利
第二十七章李定国迎永历帝人云南和孙可望的降清
第一节孙可望的跋扈自雄和阴谋篡位
第二节密诏李定国救驾和“十八先生案”
第三节李定国奉迎永历帝入昆明
第四节刘文秀领兵入川
第五节孙可望内犯和兵败降清
第六节孙可望叛降后的永历政局
第二十八章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及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一节清军三路进攻贵州、云南
第二节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之役
第三节磨盘山战役
第二十九章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第一节长江之役的战略部署
第二节郑军进抵南京城下后的双方动向
第三节南京战役失败和郑成功退出长江
第四节张煌言的招抚南京上游州县
第三十章永历朝廷的覆亡
第一节永历帝流亡缅甸
第二节清方对西南明军的剿抚政策
第三节清军入滇后荼毒百姓和元江府那嵩等人的抗清
第四节两广抗清义师的被摧毁
第五节李定国、白文选的竭蹶救亡
第六节清廷向缅甸施加压力和“咒水之难”
第七节永历帝被俘杀
第八节李定国之死
第三十一章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一节郑成功决策复台
第二节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第三节郑成功的开始经营台湾和病卒
第四节清廷的沿海迁界
第五节鲁监国病死与张煌言就义
第三十二章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第一节清廷组织三省会剿
第二节关于“韩主定武”政权的考辨
第三节茅麓山战役
引用书目
原版后记
南明史是2011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顾诚。
得书感谢您对《南明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