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第二版)

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本书首次将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结合起来系统阐述。

2.本书内容均来自作者团队生产与科研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操作性、借鉴性与实用性强等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提出了构建“阴阳平衡”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思考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

本书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肥料制造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和环保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师生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李瑞波,福建省诏安县绿洲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客座研究员、福州大学客座教授,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一直从事腐植酸技术的研究、建厂、销售等工作,长期致力于生物腐植酸肥料的生产、研发与推广应用。先后自主获得本专业二项发明专利、一项发明专利被受理正在公开期。在《腐植酸》、《磷肥与复肥》、《现代化工》等刊物和全国性行业学术研讨会发表专业论文九篇,被选举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客座研究员、福州大学客座教授。由其研发的独特而先进的生物腐植酸肥料生产工艺已在我国广东江门、广西南宁、云南曲靖、新疆等地的合作厂推广应用。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概述001

第一节土壤的成分002

第二节土壤的分类和土壤质量的评判005

第三节土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07

第四节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010

第五节各类土壤病及其原因011

一、贫瘠病011

二、“富肥病”012

三、腐败病012

四、缺氧病012

五、重茬症013

六、线虫病013

七、土壤酸化014

八、盐碱害014

九、化学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014

十、生土015

第六节有机营养理论的盲区016

第七节传统植物营养理论的重大错漏019

一、对碳的定位错误019

二、学说的机械性021

三、对植物碳营养吸收途径的误判022

四、对土壤微生物的漠视022

五、关于植物矿物质营养“离子说”022

第八节有机营养与“阴阳平衡动态图”023

一、有机营养与农作物的关系024

二、有机营养与矿物质营养的关系025

三、“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动态图”的应用028

四、有机营养与农业生态的关系029

第九节寻觅“理想之肥”030

一、纯化肥030

二、纯有机肥031

三、有机无机复混肥031

四、农民自制有机肥032

五、秸秆还田033

六、叶面喷施肥033

七、微生物肥料035

八、粪坑、化粪池、沼气池液037

九、各类缓控释化肥037

十、“大三元”肥038

十一、液态全营养冲施肥038

十二、植物工厂的水培营养液039

十三、特殊新肥种040

第二章 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原理042

第一节生物腐植酸概述043

第二节生物腐植酸的“双核”050

第三节植物碳营养二通道053

第四节碳营养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057

第五节碳营养是无机营养的组合者057

第六节碳营养对农作物全方位的重要作用060

第七节农作物的缺碳病及其危害064

一、缺碳直接造成农作物的主要病害065

二、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病害068

三、缺碳病造成的巨额损失和严重后果070

四、缺碳病的特殊严重性072

第八节用“碳思维”分析农作物百态072

一、阳光下瓜菜蔫与不蔫的现象073

二、速生桉的“冠顶绿”和“自然整枝”现象剖析074

三、吐鲁番的葡萄和西瓜特别甜的原因074

四、让果树环割(环剥)成为历史075

五、是水浸还是缺碳075

六、七天根系多了一半的启示076

七、农作物亚健康和DNA表达077

八、同是危机抢救,作用机理不同079

九、有机碳肥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实例分析080

十、从产沼气到无土栽培营养液里的黑根081

十一、有机碳肥在“肥地”的作物应用中效果不明显如何解释082

十二、富硒与不富硒083

十三、葡萄大量灼伤的原因084

十四、葡萄“走水”084

十五、关于“中医将要毁于中药”的警告084

十六、工厂化水培蔬菜口感差的原因085

第九节有机碳营养和它的“碳核”085

第十节根吸有机碳营养的形态和检测方法088

第十一节有机碳营养的功能和作用机理091

第三章 用“碳思维”分析有机肥料095

第一节有机肥料现行理论和标准存在哪些问题096

第二节有机肥的“粗、重、慢、臭”问题098

第三节高效有机肥的“双核”100

第四节有机肥料质量的简易鉴别法101

第五节怎样正确使用有机肥103

第六节有机肥料行业新标准该怎么订106

第四章 有机碳肥品种及其制造技术108

第一节有机碳肥的创新点109

第二节有机碳肥的主要类型和制造技术路线111

第三节怎样制造高碳有机肥112

第四节固体有机碳肥120

一、有机碳菌剂的技术指标和主要特性121

二、有机碳菌剂的功能及其机理122

三、有机碳菌剂的使用方法及其意义124

第五节液态有机碳肥128

第五章 有机碳肥的应用技术136

第一节人类施肥观念的演变137

第二节肥料体系“阴阳平衡”的真义139

第三节配制“阴阳平衡”新型肥料141

一、有机肥料厂配制“阴阳平衡”肥142

二、化肥厂配制“阴阳平衡”肥143

三、农户自配“阴阳平衡”肥144

第四节有机碳肥的使用目的与土壤修复145

一、使用目的145

二、土壤修复146

第六章 有机碳肥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151

第一节有机污染要强调源头治理152

一、10万头猪场猪粪、沼渣、沼液生物技术处理工程方案154

二、利用沼液生产液体有机肥及其配套条件157

三、关于特大型养猪场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新模式159

四、循环农业示范小区规划166

第二节种养结合而不是种养分离174

第三节糖业产业废弃物治理和循环经济模式181

一、糖业产业废弃物情况182

二、糖业有机废弃物是生产有机碳肥的优质资源183

三、糖业有机废弃物利用转化是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85

四、有机碳肥为糖业领域农工一体化解决了技术障碍185

第四节其他大宗有机废弃物治理概述186

第五节县域农业物质循环187

第六节构建物质大循环的“城市型农业”190

第七节实行对耕地多渠道多层面的碳覆盖194

第八节农业生态系统的阴阳平衡与富碳农业197

一、农田生态系统197

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199

三、植物碳养分“二通道说”199

四、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原则200

五、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动态图200

六、建立“富碳农业”大系统201

第九节有机碳肥技术的历史性贡献204

一、创新理论204

二、破解难题205

三、改变传统210

四、推动变革214

附录 国内从事生物腐植酸和有机碳营养研发单位信息217

参考文献218

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第二版)是201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瑞波。

得书感谢您对《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图说食用菌高效栽培(全彩版) 电子书
本书以图说的形式较为全面地对食用菌菌种制作、平菇高效栽培、香菇高效栽培、双孢蘑菇高效栽培、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某些食用菌高效栽培的实例。另外,本书设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配有大量的食用菌生产照片,内容全面翔实,通俗易懂,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食用菌实用技术图书。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结晶,适合食用菌菌种制作和高效栽培的企业、合作社、菇农及农
景观植物识别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以740张照片展示了542种景观植物,重点介绍了石松类和真蕨类7科12种、裸子植物8科45种、被子植物115科397种的学名、分布、识别、栽培、特色与应用,并澄清了以往分类学文献的相关错误;还以图解形式介绍了景观植物的十大造景功能及其配置原则、程序和技巧。  本书是一本参照PPGI、APG4等排列的图册,可供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景观、环艺)专业的师生,景观设计者以及花卉爱好者学习参考。
红枣与中华文明 电子书
本书通过为红枣树碑立传,深入挖掘红枣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弘扬红枣文化,延续历史根脉,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这部书也不仅仅有对红枣精神不厌其烦的论证,还有对红枣食品、红枣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内容的详尽推介,不失为一部荟萃红枣专业知识的科普读物。
狼尾草种质资源与利用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狼尾草种质资源、狼尾草种质特征、狼尾草栽培技术、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狼尾草生殖特性、狼尾草染色体核型分析、狼尾草表型多样性、狼尾草遗传多样性、狼尾草抗逆性、狼尾草生产力评价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应用技术 电子书
本书共分四个学习情境,包括:饲料原料选购、饲料原料质量检测、禽畜饲料原料加工、配合饲料产品生产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