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

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有关清初政治史研究的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四篇长文组成,分别关注皇太极入关、多尔衮摄政、福临亲政改革和玄烨结束四大臣辅政等满族入主中原的重要历史片段。四篇文章均是从个案入手讨论清初政局演变。

历史上的疑案或具体的事件其价值如何,在史学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不可一概而论。同样一件疑案,研究者的需要和目的不同,其价值亦迥异。价值判断的前提是确认事实,后者必须建立在史料的鉴别和分析之上,即属于实证。清代历史上的许多疑案,原因不外是与统治者利害攸关,其原始过程和直接证据被当时的记录者或后来的编纂者有意湮灭。若能还其本来面目,不仅可以揭示当时复杂的政治关系,往往也是破解历史表象背后深层原因的关键。

作者简介

作者姚念慈,湖北武汉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9年师从清史大家王锺翰先生研习清史满族史,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著作有《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清初政治史探微》《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定鼎中原之路》,论文有《多尔衮与皇权政治》《评清世祖遗诏》《明遗民与清初碑传纪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实证史学并未山穷水尽——代序

皇太极入关机缘与得失——明金己巳之役若干问题考辨

一 皇太极兴师“伐明”质疑

(一)初衷攻明?还是察哈尔?

(二)苏布地与皇太极关系之疑点

(三)皇太极入关后苏布地之表现

(四)入关伐明是否符合皇太极本意

二 明廷的失策——放弃抚赏朵颜三卫

(一)蒙古形势变化与抚御之分歧

(二)进取辽西与抚赏蒙古

(三)启祯之际抚赏之议

(四)崇祯举棋不定与本末倒置

(五)袁崇焕为苏布地“储粮”辨

三 金军顺利破关与蓟镇防御再检讨

(一)蓟镇三协分布失当

(二)蓟辽总督驻所东移与总督暂缺

(三)金军破关与蓟镇中东两协

四 明金两军蓟门对峙与至京时间

(一)袁崇焕“遣散援军”原委

(二)自通州入卫京师

五 北京城下三战

(一)德胜门之战

(二)广渠门之战

(三)左安门对峙

六 形势转折点——袁崇焕入狱

(一)再说皇太极反间计

(二)关宁兵东溃与重整

七 皇太极大军北返之再考察

(一)永定门之战与撤离北京

(二)东进山海关受阻及《老档》《清实录》之失载

(三)击败西线明军、仓皇出关

结语: 皇太极如何看待入关得失

多尔衮与皇权政治

一 根基脆弱的崇德皇权

二 统治集团的矛盾与福临继位的实质

(一)八旗与崇德皇权之渊源

(二)“八王共治”之余绪

三 多尔衮与两黄旗的合作

(一)二王摄政出笼之经过

(二)豪格的异动与多尔衮独揽大权

四 清军入关与皇权政治的演变

(一)崇德政治遗轨

(二)清初专制皇权之根源

五 “皇父摄政王”与皇权的归一

(一)多尔衮篡夺皇位之步骤

(二)未行篡位是否因两黄旗大臣抵制

(三)太后“核心”说质疑与“皇父摄政王”之内涵

(四)多尔衮生前“归政”说难以成立

(五)专制皇权之下八旗关系的变化趋向

结语

评清世祖遗诏

一 遗诏与罪己诏的诠释

(一)遗诏的实质及世祖背离满洲的时间断限

(二)顺治十七年平反旧案之含义

(三)世祖坚持汉化改革的现实根源

二 八旗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国家机构的影响

(一)上三旗的组建过程及时间

(二)世祖亲政初期的所谓“率由旧典”

(三)专制皇权及满洲君臣的疏离

(四)满族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组

(五)议政会议的权限及与皇权的关系

三 从内三院到内阁——行政中枢的建立

(一)徒有其名的文职衙门领袖

(二)亲政初年内院人事更替

(三)顺治十年票拟制度的改革

(四)学士批红

(五)世祖与汉大学士的冲突及陈名夏死因

(六)南北党论质疑

(七)内三院更名内阁的历史背景

赘言

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刍议

一 玄烨计擒鳌拜之原因

二 四大臣辅政之由来及其位序问题

三 辅政体制与所谓亲王贝勒监临

四 辅臣“公同奏事”和“太后裁决”辨析

赘言

主要参考文献

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姚念慈。

得书感谢您对《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上生命线:晚清漕粮海运之路 电子书
漕运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一项重要的财政税收制度,也是政府介入、干预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电子书
普利策奖得主代表作,一部关于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的“极繁”个人史,她成就了俄国霸业,是权力游戏里的真女王。
华侨华人与“海丝之路”:作用、机制与展望 电子书
本书先行分析华侨华人在古代“海丝之路”中历史作用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中国层面进行介绍新“海丝之路”建设的意义、愿景和行动,分析华侨华人在21世纪“海丝之路”建设中的作用,在对当代华侨华人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华侨华人在新“海丝之路”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求索军事医学之路:程天民传 电子书
程天民,1927年12月27日生,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人。我国著名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与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军队文职特级、技术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书以编年递进的方式梳理程天民院士的学术成长路线,以其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为章节划分标准,着重体现程天民院士经历的特色,并且在其中贯穿呈现我国防原医学学科和复合伤研究的发展演进历程,体现程天民院士在该领域的学术贡献和成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 电子书
本书分为正史类、政书和诏令奏议类、编年史类、地志类、其他史类、笔记和诗文集类、民间文献类、外国文献类等八大类,以类别为经,以年代为纬,分别予以辑录汇编。所收录的文献史料年代下限一般截至民国,重点收录反映宋元史实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