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结合多版文本而得《老子》原文,对《老子》进行全面详尽地勘校诠释,了解道家经典文本的优秀读物。
内容简介
自问世以来,《老子》已经成为了东方文化的主要底层支撑和重要标志之一,是成大学问、干大事业者不可不读的经典。
作者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以帛书《老子》甲乙本为主要底本,重点结合王弼本、郭店楚简《老子》和北大汉简《老子》,并参阅了其它老子文本近500家综合勘正校定而得到了本书的《老子》原文,并分为“德经”“道经”两篇,诠释其中的内涵,去除千百年来被有意无意地强加于老聃其人和《老子》其书的讹误臆妄和故弄玄虚的迷障。
作者简介
作者李湃清,名正,字湃清;男,汉族;重庆大学毕业,工学、法学学位;高级经济师、工程师;学者、诗人、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实战过程中,研究、运用、勘正国学经典,致力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前言
凡例
《老子》原文
上篇 德经
下篇 道经
上篇 德经
第一(38)章 论德
第二(39)章 得一
第三(41)章 闻道
第四(40)章 反弱
第五(42)章 为和
第六(43)章 遍用
第七(44)章 告诫
第八(45)章 大德
第九(46)章 控欲
第十(47)章 鉴远
第十一(48)章 损学
第十二(49)章 浑心
第十三(50)章 生死
第十四(51)章 玄德
第十五(52)章 袭常
第十六(53)章 盗竽
第十七(54)章 修德
第十八(55)章 精和
第十九(56)章 玄同
第二十(57)章 淳风
第二十一(58)章 去极
第二十二(59)章 守啬
第二十三(60)章 不伤
第二十四(61)章 为下
第二十五(62)章 贵道
第二十六(63)章 慎微
第二十七(64)章 治未
第二十八(65)章 愚德
第二十九(66)章 论争
第三十(80)章 重死
第三十一(81)章 求质
第三十二(67)章 示宝
第三十三(68)章 古极
第三十四(69)章 用哀
第三十五(70)章 怀玉
第三十六(71)章 病病
第三十七(72)章 自知
第三十八(73)章 不敢
第三十九(74)章 司杀
第四十(75)章 反贪
第四十一(76)章 柔弱
第四十二(77)章 损余
第四十三(78)章 受辱
第四十四(79)章 司契
下篇 道经
第四十五(1)章 妙门
第四十六(2)章 正反
第四十七(3)章 大治
第四十八(4)章 帝先
第四十九(5)章 虚屈
第五十(6)章 玄牝
第五十一(7)章 成私
第五十二(8)章 有静
第五十三(9)章 遂退
第五十四(10)章 抱一
第五十五(11)章 利用
第五十六(12)章 为腹
第五十七(13)章 无身
第五十八(14)章 混一
第五十九(15)章 不盈
第六十(16)章 虚情
第六十一(17)章 足信
第六十二(18)章 道废
第六十三(19)章 素朴
第六十四(20)章 食母
第六十五(21)章 从道
第六十六(24)章 余赘
第六十七(22)章 枉正
第六十八(23)章 希言
第六十九(25)章 论道
第七十(26)章 本君
第七十一(27)章 师资
第七十二(28)章 知守
第七十三(29)章 无为
第七十四(30)章 勿强
第七十五(31)章 恶兵
第七十六(32)章 朴止
第七十七(33)章 知德
第七十八(34)章 任成
第七十九(35)章 道言
第八十(36)章 微明
第八十一(37)章 化正
后记
老子真诠是2022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湃清。
得书感谢您对《老子真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