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

现代性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没有哪个词比现代性这个词的解释更加纷繁多样的了。一般来说,现代性是16世纪以来首先出现在欧洲的社会事实和观念事实。但是,按照姚斯的考证,现代(modernus)一词在公元五世纪就出现了,这个词旨在将刚刚确定地位的基督教同旧的异教的罗马社会区别开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一词就意味着现在和过去的断裂。它在欧洲的反复使用,就是为了表现出一种新的时间意识,就是要同过去拉开距离而面向未来。它“把自己理解为新旧交替的成果”。[1]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历史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在查理大帝时代,在12世纪,在启蒙时期,都会出现这样急于摆脱过去而欣喜地拥抱当前和未来的现代。这样的现代为求新的意志所主宰。但是,现在通常说的现代,在时间断裂的意义上,只是针对中世纪。只是在同中世纪剧烈的对照中,只是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同中世纪全面决裂的背景下,现代性才萌芽,它自身的独特性才斩露头角。

……这本小书从现代性的各个层面着手――这毫无疑问是考虑到了叙述的方便。事实上,现代性必须被视作是一个历史化的复杂的内部矛盾重重的悖论系统,在其中,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千钧。它像一艘巨轮一样,从16世纪开始慢慢驶离了完全由上帝宰制的那个中世纪码头。

现代性是201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民安。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学刊(第1期) 电子书

本刊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文化研究(第27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6年冬季刊。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电子书

研究中国传统性别理论与观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构想。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电子书

展现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的转变与发展。
跨文化研究(总第4辑) 电子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册是总第4辑。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电子书

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