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人生:汪曾祺传

草木人生:汪曾祺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人生如草木,得意时万物葱茏,失意时华枝凋零。汪曾祺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得意与失意,起起伏伏,悲欣交集。走进汪曾祺生活的世界,感受他所经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著名作家汪曾祺大传,也是一部集学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的研究著作。作者陆建华倾注了半生心血研究汪曾祺,不仅因为汪曾祺与他是同乡,更是因为他对汪曾祺心怀崇敬,渴望了解汪曾祺文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的诞生正是陆建华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旨在向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汪曾祺,让更多人能认识他、了解他、热爱他。

全书分为“我的家乡在高邮”“风雨人生路上行”“一片赤诚求适应”“多情最是故乡人”等十一个章节,分别讲述了汪曾祺的家世、求学、职业、情感、文学创作、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大的内容,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和平实朴素的语言勾勒了汪曾祺的人生脉络。人生如草木,得意时万物葱茏,失意时华枝凋零。汪曾祺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得意与失意,起起伏伏,悲欣交集。陆建华在讲述汪曾祺的人生时,也是在向世人追忆那段岁月和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陆建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曾祺研究会会长、著名散文家、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与汪曾祺同为江苏高邮人。著有文艺评论集《文坛絮语》《全国获奖爱情短篇小说选评》《陆建华文学评论自选集》,传记文学《汪曾祺传》《汪曾祺的春夏秋冬》,散文集《不老的歌》《家乡雪》,主编《江苏青年作家论》《汪曾祺文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草木有情 人生有味

引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章 “我的家乡在高邮”

“高邮不只出咸鸭蛋,文风也很盛”

汪嘉勋:汪家赤手空拳的创业人

汪菊生:多才多艺的小城才子

汪曾祺说:“沾了元宵节的光,我的生日总不会忘记。”

两位继母的至爱真情,淡化了他三岁丧母的哀痛

在祖父、父亲的指导和影响下,学习如何做人、做文……

幼稚园为他揭开平生美学教育的第一章

“五小”成了他的文学起飞场

在上学路上观察,体味人生

影响他文学观形成的几位语文老师

两本书定了他的终身

第二章 风雨人生路上行

身染恶性疟疾,使他差点误了考期;他抱病参加考试,总算如愿以偿考取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翠湖给他留下美好印象,西南联大简陋的办学条件激起他的学习信心

他从“跑警报”中体会出从容不迫、乐观坚强的民族性格

吸引他的,不仅是教授们的渊博知识,更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

他天分甚高,但天性散淡;他不乏爱国热情,却懒于过问政治,一心只想做潇洒的才子

沈先生视他为得意高足,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

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

一个有文学天分的高才生,最后阴差阳错竟只得到大学肄业证书

在昆明郊区的一所中学任教两年,使他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社会与人生

爱情之花在艰苦的环境中萌芽,他因喜遇知音而更能安于清贫和对生活充满信心

在上海求职无门,濒临绝望之际,李健吾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邂逅集》:他的小说创作探索阶段的可贵结晶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

第三章 一片赤诚求适应

在欢庆解放的日子里,汪曾祺与施松卿的爱情成熟了

为积累生活,写出格调刚劲的作品,北平解放后不久,他就投笔从戎随军南下;但半途因“历史问题”被甩下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预言:北京有两个作家今后可能写出一点东西,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林斤澜

他积极奉献,乐于为他人作嫁衣;他沙里淘金,从废稿堆中发现《活人塘》

《范进中举》——在戏剧创作中将传统与革新结合起来的初步尝试

第四章 无情打击突兀来

他认为,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特点,离开学习民间文学是绝对不行的

“反右”开始后,他因短文《惶惑》受到了批判,但他自己觉得没有受到伤害,也没有留下阴影

在劫难逃。单位为完成指标,到底在1958年夏天,把他补划为“右派”

在沙岭子农科所下放劳动。仅仅一年,干部、工人就一致同意为表现出色的他摘去“右派”帽子

“时代大,个人渺小如浮沤,应当好好的活,适应习惯各种不同生活,才像是个现代人”

“你应当在任何情形下永远不失去工作信心……始终保持用笔的愿望和信心”

“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他完成一生中一部很奇特的著作 ——《中国马铃薯图谱》

《羊舍一夕》:新中国成立后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萧也牧评价说:“这才是小说!”郭小川兴奋地说:“汪曾祺变了!”

“四年下放……我真正接触了中国的土地、农民……我从农人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

第五章 祸福相倚《沙家浜》 祸福相倚《沙家浜》

汪曾祺在朋友们帮助下调入北京京剧团任编剧

北京京剧团踌躇满志,汪曾祺应召进入创作组,但改编的第一稿《地下联络员》因仓促而失败

在彭真等北京市领导鼓励下,全团重拾信心,汪曾祺被明确为“主要执笔”重写剧本

汪曾祺才气逼人!“只见他在房间里低头凝神来回踱步,也就20来分钟的样子,说声「行了!」于是落座提笔,一段长达18句的唱词一挥而就”

毛泽东说:“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江青调汪曾祺的档案看,第二天就有了指示:此人控制使用

江青第一次召见汪曾祺,与《沙家浜》无关,她想抓京剧《红岩》,最终夭折

家,成了他“文革”风暴中的心灵避风港。儿子反问妈妈:“如果(爸爸)真有问题,你为什么不和他划清界限?为什么还给他买酒喝?”

正在抬煤的他忽然被突击“解放”。连回家换件干净衣服也不被允许,军代表说:“不成!来不及了!”

江青欣赏他的才能,但也只是看重他那支笔。汪曾祺因江青的特别关照,上了一回天安门。

事过境迁,汪曾祺公开撰文坦陈对江青和样板戏的看法,表现了一个老艺术家的诚实。

汪曾祺自信地说:“《沙家浜》不太完整……《智斗》肯定会传下去。”

第六章 春来老树绽新芽

不被理解的委屈,太盛的牢骚,他曾发狠要剁指以“明志”;重新提笔写文章,第一篇作品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戏剧,而是一篇民间文学论文

北京出版社要出版他的小说选集,他自己却不热心。林斤澜激动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出呢?……你积极点好不好?”

“我有个朴素的古典的中国式的想法,就是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朋友们为被审查的他鸣不平,胡乔木曾想把他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坛复出,写作积极性也逐渐恢复,但他的作品一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

《北京文学》隆重推出“小说专号”,在发稿前夕,李清泉临时果断决定,抽下一篇稿件,改发《受戒》

《受戒》的问世,引起文坛震动。文坛的创作生态环境因《受戒》的发表而得到积极的推动与改善

《受戒》成功后,在“感到温暖”的创作心境下,他写故乡旧生活的作品一发而不可收

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揭晓,《大淖记事》榜上有名。作家叶楠惊奇地问:“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汪曾祺?”

一个“淖”字令他苦苦思考了几十年。美丽的巧云,其原型竟是一个头发黄黄的、有点邋遢的女人……

第七章 多情最是故乡人

他不断在作品中流露出思乡之情。县委书记决定:“请汪老回乡看看。”

他在故乡寻找远去的童年的梦,有喜悦与激动,也有惆怅与感伤……

见到继母任氏,他恭恭敬敬地一鞠躬:“娘——”拜望昔日教过他的张老师、王老师,他呈上两首饱含深情的诗

在向家乡父老介绍写作体会时,说到动情处,他声音哽塞,泪水涌出。六百人的会场寂静无声……

在参观了家乡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水利建设工程以后,他惊叹道:“呜呼,厥功伟矣!”

《皮凤三楦房子》,是他在返乡后无意中采集到的创作成果,这是他唯一以故乡人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为背景的小说

42年后重返故乡,圆了他的思乡梦,抚平了他心灵的伤痕,加深了他对家乡的爱,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第八章 魂萦梦绕皆因爱

他用80年代人的感情写往日的美和健康的人性

“我写小说,是要有真情实感的。我的小说中人物有些是有原型的”

“历史好像有意要保藏他那份小说创作的才华……”

第九章 “硬壳”裂开见真性

尽管聂华苓在美国生活20多年了,但她从里到外还是一个中国人。他对聂华苓说:“我们是你的娘家人。”

在林肯故居,看到那么多人高高兴兴地摸林肯铜像的鼻子,他祝愿:让我们平等地摸别人的鼻子,也让别人摸

他成功地在美国大学发表演讲。在与美国黑人学者探讨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时,他感慨地说:“没有历史,是悲哀的。”

第十章 潇洒为人情亦真

“假我十年闲粥饭,未知留得几囊诗?”

“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

“更有一般堪笑处,六平方米作郇厨”

第十一章 众口评说汪曾祺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对汪曾祺的研究,不能任意拔高

为人为文两陶然

他自己说:“我觉得我还是个挺可爱的人……”

尾声 “像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人已经不多了……”故乡为了永久地纪念他,建立起汪曾祺文学馆

后记

附录

《汪曾祺传》后记

补记

《汪曾祺的春夏秋冬》后记

草木人生:汪曾祺传是2019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陆建华。

得书感谢您对《草木人生:汪曾祺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专集 电子书
《汪曾祺专集:端午的鸭蛋》精选出了汪曾祺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包括《端午的鸭蛋》《胡同文化》《老舍先生》《昆明的雨》等十余篇散文佳作,以及《受戒》《大淖记事》《异秉》《鸡鸭名家》《岁寒三友》等数篇短篇小说名作,以便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汪曾祺先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汴水流,泗水流——城春草木深 电子书
入选蚌埠市作协长篇小说扶持项目,讲述汴泗地区实力派人物于泗鲲,早年掩护过共产党汴泗地区的重要军事领导吴默生,拒绝日寇的威逼利诱英勇就义,儿子于成武,于泗鲲次子,厌文尚武,被父亲误解,逐出家门。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勇抗击日寇,后被八路军改编,成为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屡立战功,解放战争中,放弃随主力北撤,留下坚持战斗。以淮河流域革命历史和地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于氏家族两代人命运变迁的描写
奋斗铸就人生 电子书
本书记述了作者一生中一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和人生的风雨历程。主要内容分为三篇,共三十三章:第一篇,刻苦学习,砺炼成长,内含十章,记述了出生后从小学、初中到大学勤学苦读,和回乡务农岁月砺炼的历程。第二篇,勤奋工作,成就事业,内含二十章,记述了从参加工作到退休的人生中,所进行的工作和艰辛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就。第三篇,退休新岗,再续辉煌,内含三章,记述了我退休之后继续发挥余热,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又创造了辉煌成就
王忠诚传 电子书
王忠诚院士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
呼兰河传 电子书
萧红力作《呼兰河传》,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再现东北风俗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