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倾诉”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了建设性的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反身性的书写方式,这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还较为鲜见。阅读本书,服务对象不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再是被“测量”的对象,而是被“理解”的主体;不再是属于一类,而是被还原为一个个真实的人。
作者简介
作者权福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转化的实践教育、行动的研究与反身的书写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追寻
一 实习过程中引发的研究思考
二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多元化的启示
三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呼唤
四 社会工作学术生态建构的需要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一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
二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研究
三 反身性研究
四 研究总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研究方法的应用
第四章 田野行走(北京)
一 整装待发,踌躇满志
二 实地探访,出师不利
三 口述历史,渐入佳境
四 服务活动,曲径通幽
五 反身凝视,灯火阑珊
第五章 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思考
一 价值中立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 实习过程是“进行曲”,也是“爵士乐”
三 实务知识充满着“诗性智慧”
四 实习生要做一个“返乡的游子”
五 服务对象需要“技巧”,更需要“拥抱”
第六章 田野行走(香港)
一 实习伊始,让人欢喜让人忧
二 融入机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三 个案服务:在叙事中疗愈
四 社区活动、带领小组:最美丽的遇见
五 探访服务机构:人间处处有真情
第七章 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再度思考
一 人文世界,处处是田野
二 警惕“自我主义”的陷阱
三 社工最容易跌倒的地方
第八章 讨论与总结
一 在田野中成长:再谈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重要性
二 在反思中前进:香港社会工作服务对内地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后记:止笔前的思考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的反身性书写(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研究)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权福军。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的反身性书写(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