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

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精彩、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成绩应该积极地进行对外传播,并且以我们为主导进行传播。

内容简介

作者从空间理论出发,提出“异域形象即空间化想象”的观点,以较为新颖的视角建构了空间、媒介与形象的关系,进而从自我与他者、本土异域、民族性与全球化的角度构筑了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事实案例,对中国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进行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孙祥飞,山东潍坊人。201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4年6月至今在华东政法大学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新媒体与网络舆情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5部,参编著作4部;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课题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各2项。目前为人民日报出版社长期签约作者、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特约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华东政法大学 65周年校庆文丛编委会

崛起、奋进与辉煌——华东政法大学65周年校庆文丛总序

用恰当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

导言 作为问题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国家形象”问题刍议

第二节 对既有研究成果的观察

第三节 本研究的旨趣与思路

第一章 形象的起源:国家形象的基本阐释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定义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生成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象的变迁:中国形象的演变轨迹

第一节 形象的膨胀:异域他者化

第二节 形象的衰退:本土他者化

第三节 形象的启蒙:抗争性崛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径的谱系:形象传播的多维路径

第一节 实证研究视阈下的传播路径

第二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阈下的传播路径

第三节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传播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言说的跬步:中国形象的主体性探索

第一节 身份的言说:向世界表明自己

第二节 商品的意蕴:异域的意义载体

第三节 传播的面向:形象的逻辑建构

第四节 行动的张力:走向世界的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践的观照:“中国梦”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梦”的叙事话语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中国梦”的自我生产与自我想象

第三节 “中国梦”的海外传播与他者阐释

第四节 从“和平崛起”到“中国梦”的嬗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越的可能:中国形象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意识—主体意识—对话意识

第二节 泛中介化—去中介化—再中介化

第三节 商品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贡献

第四节 去东方化—趋主流化—再东方化

本章小结

结语 中国形象——一项未竟的事业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祥飞。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第十卷) 电子书
关于“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这个课题,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
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基于某国有中小改制企业组织领导“关系”变迁的案例研究 电子书
本书的拓展个案较为清晰地再现了某中小国有企业30余年的改革历史及两次产权“改制”的基本历程,从中提炼出了不同组织“场域”中组织领导的“主从关系”、“人缘关系”及“朋友关系”的逐步变迁,这样的“关系”变迁恰恰能够展现两次产权“改制”的内在动因及其结构后果,也反映了从“派系结构”到“关系共同体”的组织结构转型。
断裂的乡村:走过不曾如此空心的西班牙 电子书
我们醉心于城市崛起的同时,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乡村被抛弃在过去呢?随着农村人口外流,西班牙无人村也被搬到了城市,停留在那些进城者的心里。
社会史研究(第8辑) 电子书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本册是第8辑。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一项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