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鉴赏辞典

老子鉴赏辞典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代式的评述、探讨与赏析,同时还穿插了历代学者对《老子》的注释与赏析。

内容简介

本书共设文本篇、主题篇、名言篇三部分,共收录鉴赏139篇。其中文本篇包括原文、注释、鉴赏三方面。原文采用明代华亭张之象所刊王弼注本(浙江书局本)为底本。主题篇包括按相关主题汇集的原文及鉴赏两方面,并大致按照《老子》的思想脉络编排,如"道法自然"、"道立于一"、"天地之教"、"复归于朴"、"道动以反"、"阴阳巫卜"、"变易之常"、"体认道妙"等等。名言篇包括名言所在篇目的全文及对名言的鉴赏两方面。

作者简介

编者刘康德,1952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在两汉哲学、魏晋哲学领域独具建树。从事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多年,尤集中于道家思想,著作严整,沉潜有年,涵养深厚。著有《魏晋风度与东方人格》《阴性文化》《老子直解》《淮南子直解》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出版说明

凡例

文本篇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主题篇

道法自然

道立于一

天地之教

复归于朴

道动以反

阴阳巫卜

变易之常

体认道妙

守柔曰强

有无相生

崇本息末

孔德之容

婴儿葆真

谷神牝母

虚静之心

知足知止

戒慎恐惧

不见可欲

养生修身

无为而治

弃智愚民

圣人不积

礼乐教化

爱民斥暴

农业生产

兵强则灭

以奇用兵

小国寡民

名言篇

道可道,非常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和其光,同其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涤除玄览

五色令人目盲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知其雄,守其雌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大器晚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不出户,知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报怨以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损有余而补不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附录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影响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书

三、老子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鉴赏辞典是2018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康德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老子鉴赏辞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场景化社群运营实战手册 电子书
社群运营策略:场景化、激活、变现与发展壮大。
美人的事 电子书
一场时空交错的日本画坛美术展,全面收录上村松园重点美人画作品,丰富甄选影响上村松园一生的画家代表作。
读读诗,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电子书
人应该每天读首好诗,听首好歌,看幅好画,如有可能说几句合情合理的话,把日子过得漂亮些。懂艺术,爱文学的人,大多会生活得很美好,因为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上。是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啊。每天晨起或睡前读读诗,这样开始或结束一日,至少能让人更加平心静气,更有倚靠吧。读读诗,最好是一日一诗,平凡的日子也会觉得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专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专辑:盈月流光和深邃大地。盈月流光专辑选用了托尔斯泰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大师的童真童趣和对美好品质的赞扬;深邃大地专辑包括《穷人》《瓦罐阿廖沙》两篇有名的短篇佳作和《一个地主的早晨》《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两篇享誉世界的中篇杰作,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托尔斯泰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歌颂和那颗博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