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态、族裔:全球化时代的加拿大文学

女性、生态、族裔:全球化时代的加拿大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重点研究加拿大国际级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及其影响。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加拿大文学开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女作家活跃在文学舞台上,用手中的笔写出了无数动人的篇章。作者重点研究了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Laurence)、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艾丽斯·门罗(AliceMunro)和卡罗尔·希尔兹(CarolShields)这些国际级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袁霞,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常务理事,2011年加拿大外事部和国际贸易部“加拿大研究专项奖”获得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为后殖民理论、生态批评和加拿大文学。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 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一等资助)、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目前在研的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伦理思想研究”。著有《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女性、生态、族裔:全球化时代的加拿大文学》。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书写

第一章 当代英语女作家的崛起之路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

二、20世纪80年代的声音:超越

三、20世纪90年代:多样化

四、2000年至今:新空间

第二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百衲被

一、作为历史重写工具的百衲被

二、作为女性团结象征的百衲被

三、作为写作策略工具的百衲被

第三章 艾丽丝·门罗的阶级意识

一、“灰姑娘”的人生经历

二、“乞丐女”的阶级冲突

三、“帮佣女”的贫穷叙事

第四章 《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中的互文性与对话

一、对男性话语主宰的文本写作的颠覆

二、对加拿大北方传统叙事的反话语

三、对女性疆界和空间的探索

第五章 《帐篷》中的女性主题与神话重述

第六章 话剧《珀涅罗珀记》观感

一、全女性演出阵容

二、古与今的融合

第七章 《石床垫》:一部协商之作

一、与死者的协商

二、与两性战争的协商

三、与老龄化问题的协商

第八章 《最后死亡的是心脏》中的两性伦理困境

一、无序社会中的性伦理混乱

二、医学伦理考量下的两性关系

三、技术时代的性伦理危机

第九章 由《女巫的子孙》观阿特伍德的人文思想

一、魔法: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二、复仇与宽恕:对和谐的追求

三、监狱:社会团体的责任

第十章 《洛克堡的风景》中的家族史初探

一、真实与虚构的结合

二、女性的迷惘与困惑

第十一章 何处是归宿:读《太多快乐》有感

第二部分 人类世语境下的生态文本与动物书写

第一章 生态危机下的四重唱

第二章 欲望与危机:《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第三章 《一个拓荒者的渐趋疯狂》中的生态观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二、对主客二分的批判

三、自然的话语表达

第四章 试论《洪疫之年》中的生态思想

第五章 “后启示录三部曲”之终曲:《疯癫亚当》

第六章 论《最后死亡的是心脏》中的监狱意象

一、现实世界:人间炼狱

二、城中城:全景敞视监狱

三、泰迪熊:爱的牢笼

第七章 加拿大文学中的动物伦理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一、动物伦理学的源起与发展

二、加拿大文学中动物伦理学思想的流变与局限性

三、加拿大文学中动物伦理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八章 艾丽丝·门罗的南安大略哥特

一、女性、动物和无形的围栏

二、女性、荒野和对自由的渴求

三、追问:女性亲近自然缘何遭受抵制?

第九章 论《羚羊与秧鸡》中的全球化危机

一、资本主义与自然危机

二、跨国公司体制下的底层生存危机

三、科技全球化时代的性危机

第十章 别了,荒野的灵魂

第十一章 Performing animal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Farley Mowat's Never Cry Wolf(《与狼共度》中的动物权利和环境保护)

The written word as a tool of environmental advocacy

Wolves, the central performers

Literature as event, or, who was speaking for the wolves?

Conclusion

第三部分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族叙事和族裔书写

第一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民族情怀

60年代至70年代初:寻求加拿大民族身份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向国外介绍加拿大

80年代中期至今:让加拿大文学与世界同步

第二章 《荒野小站》中的民族国家叙事

一、哥特式荒野叙事:新兴国家叙事下的身份困惑

二、建国神话:新旧符号体系的碰撞与冲突

三、多元化的叙述,打破一统化叙事

第三章 《冬日墓穴》中的家园意识

一、逝去的风景,飘零的记忆

二、家园的重建,虚拟的真实

三、流浪的精神,等待诗意的栖居

第四章 试论《苏库扬》中的加勒比流散

一、碎片化的加勒比流散记忆

二、加拿大民族叙事中的加勒比流散

三、追溯“别处的过去”,建构文化身份

第五章 论《龟背》中的环境种族主义

一、毒物论述:环境末世危机

二、环境殖民:种族主义的延续

三、“我所有的联系”:呼唤环境正义

第六章 多元文化主义何去何从

一、争议的焦点:族裔问题

二、官方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文本的挪用

三、《放血与神奇治愈》对官方多元文化主义的迎合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女性、生态、族裔:全球化时代的加拿大文学是2019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袁霞。

得书感谢您对《女性、生态、族裔:全球化时代的加拿大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年漂流:无法逃离的就业困境 电子书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三和大神”,深度追踪,直击中年自由职业者的就业困境。
中国环境规制的经济绿色发展效应 电子书
本书将环境规制与节能减排、经济增长三者置于同一研究框架,阐述环境规制与经济绿色发展效应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喜爱的非遗故事 电子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是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灿烂火花,是新时代非遗人用心血守护的方寸天地。
社会组织的资金获取与行动策略 电子书
本书以中国艾滋NGO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00多家艾滋NGO的定量数据和100多个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了资金资源、政治机会和组织生态环境是如何影响NGO发展的,并深入探究了影响NGO的资金获取能力和收入结构以及政策倡导行动的有效性因素。本书的研究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特点及其运行机制,特别是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组织和资金的关系,以及社会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启示。
仁爱遇上效率:中国语境下的志愿过程 电子书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既不能被笼统地归结为“舶来品”,也不是纯粹的“土特产”。志愿包含了以仁爱为基底的思想和行动,这在我国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