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的一个阐释和疏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的一个阐释和疏解。在原文细读的基础上,作者尝试以札记和诗话形式,结合中西典籍,于双重文化视域下观照哈姆雷特这一人类永恒镜象所临对的牺牲、自我认识、复仇、生死等生命问题,深入解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和存在境遇以及二者冲突形成的个体命运。
作者简介
作者张沛,1974年生于太原,199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1-2003年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经典简释,近年来于《北京大学学报》、《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翻译有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克莱斯·瑞恩著《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白壁德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以及塔亚纳著《常识中的理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总序
前言
序《哈姆雷特》的问题
第一章 悲剧·牺牲·祭礼·目的论哲学
第二章 比兴和双重视域
第三章 天象示警:隐喻思维与人类中心主义
第四章 自杀:人的内在超越
第五章 恋父情结与死者神化
第六章 庭训,由此论话语/权力
第七章 一时人鬼两茫茫
第八章 笑:同情与残忍
第九章 知/无知:认识的可能和限度
一
二
第十章 囚牢·胡桃壳·无限空间的君王·噩梦
一 “囚牢”
二 “胡桃壳”和“无限空间的国王”
三 “噩梦”
四 困顿与出走:哈姆雷特与浮士德的不同命运
第十一章 人是何物
第十二章 文史之争
第十三章 父仇焉报?
第十四章 生与死:“To be or not be”一解
一
二
三
四
第十五章 痛苦的自觉
附录一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中英戏剧传统比较考察之一
一 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吗?
二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
附录二 文学和表演:中英戏剧传统比较考察之二
上 楔子
下 诗·乐·剧
参考书目Ⅰ正文部分
参考书目Ⅱ附录部分
后记一
后记二
哈姆雷特的问题是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沛。
得书感谢您对《哈姆雷特的问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