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研究20世纪传播学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哲学源流的专业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世纪西方传播学的起源、范式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并试图回答处于历史流变中的传播学,其建构背后的学科史前史是什么,这些认识论和观念,又如何在学术的场域中互动建构。
作者简介
作者吴志远,男,1988年生,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思想史、当代民族主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在《国际新闻界》《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界》《当代传播》《情报杂志》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相关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文
自序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写作缘起
二、内容、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主体主义哲学:源流与嬗变
一、主体主义哲学的源流
二、自我意识的觉醒及“人”的发现
三、对本体论的“悬置”,对认识论的推崇
四、主体主义哲学带来了方法论的进步
五、主体主义哲学建构下的学科体系
第三章 主体主义哲学的危机
一、二元论的困境
二、实证主义的崛起
三、现代性的问题
第四章 传播学的问题域:理性主义的价值与局限
一、理性主义与主体主义哲学之关系
二、理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三、理性主义与传播学问题域的局限
第五章 科学主义对传播学方法论的影响
一、从科学主义到唯科学主义
二、科学主义:早期传播学研究的一种修辞术
三、唯科学主义:一种值得警惕的传播学研究趋势
第六章 自然主义视域:主体主义认识论下的早期传播学研究框架
一、行为主义研究取向
二、功能主义研究取向
三、技术理性研究取向
第七章 人文主义视域:传播学的欧洲主体主义理性基因
一、符号—社会研究
二、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研究
三、文化研究
第八章 超越主体主义:后麦克卢汉时代的传播学
一、麦克卢汉的逆袭:现象学的传播学接力者
二、从技术研究到技术哲学:超越还是回归?
三、从海德格尔到德布雷:传播学的未来学科边界
四、从时间回到空间:传播学的空间研究及其想象力
五、重回身体世界:传播学是“人学”
结语 “传播”抑或“交流”:传播学本土化的再思考
一、传播学本土化:问题与方向
二、超越本土化:东方认识论的现代价值
三、学科建构:融入与扬弃
附录 论新媒介技术观:一种思想史的视野和路径
一、三种技术观:人、工具和媒介
二、融合视域:多维度的新媒介技术观
三、余论:从“观念革新”到“思维革命”
致中和:中国文化中的主流传播价值观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著作
论文
后记
超越主体主义:反思20世纪传播学的哲学源流是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志远。
得书感谢您对《超越主体主义:反思20世纪传播学的哲学源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