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变迁(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变迁(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

内容简介

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的国际化历程,并梳理了40年财政变革背后的观念因素。

作者简介

作者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财政研究室主任、《财经智库》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首席专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14次,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成果奖2次。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著有《比较财政学》《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现代财政制度探索: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财税改革》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出版者前言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

第一节 1978~1993年:放权让利式的财政体制改革

一 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

二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放权

第二节 1994~2013年: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一 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

二 公共财政观念的确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

第三节 2013年至今:探索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一 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特征

二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原则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从财政包揽一切到建立规范的财政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

第一节 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和“拨改贷”

一 企业基金制度

二 利润留成制度

三 “拨改贷”

第二节 利改税和承包制

一 利改税

二 承包制

第三节 税利分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

一 税利分流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第四节 建立规范的财政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

一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方式的演变

二 建立规范的财政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到建立规范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1980~1993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一 1980~1984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二 1985~1993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第二节 1994~2013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一 中央和地方事权及支出的划分

二 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三 转移支付体系

第三节 2013年之后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一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

二 财政收入的划分

三 转移支付的调整

四 国地税合并

第四节 重新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一 重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要注重财政制度的稳定性

二 重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关注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

三 重新认识地方税

第五节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未来

一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形成真正的分级财政

二 取消税收返还,规范转移支付

三 地方各级政府均应拥有发债权

第四章 预算改革:从国家预算的恢复到现代预算制度

第一节 国家预算制度的恢复:1978~1993年

一 预算报告与批准制度的恢复

二 预算管理制度的更新:《国家预算管理条例》的发布

三 预算平衡管理:更加注重综合平衡

四 预算外资金管理:从总量调节到制度规范

第二节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1994~1999年

一 应对国家财力困境,注重预算收入管理

二 适应不同资金管理需要,初步形成复式预算体系

三 规范财政行为,完成预算立法

四 注意预算平衡,加强赤字和债务规模控制

五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促进财政秩序的规范化

第三节 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的阶段:2000~2013年

一 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促进预算制度的现代化

二 适应财政管理需要,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三 进一步完善复式预算体系,规范公共资金管理

四 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需要,推行预决算公开

五 预算管理的新要求:从合规管理走向绩效管理

六 债务管理: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地方债管理的探索

七 预算监督:审计监督与人大审查监督

第四节 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2013年至今的改革及未来方向

一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总方向: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二 确立跨年度平衡机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推行绩效预算

三 按照公共资金性质,进一步改革预算体系

四 进一步推动预算公开与监督,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五 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第五章 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到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制演变概述

一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税制

二 1984~1993年的中国税制

三 1994~2012年的中国税制

四 2013年至今的中国税制

第二节 规范政府与企业分配关系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

一 税制改革的起步:建立涉外税制

二 两步利改税:规范政府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探索

第三节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税制改革:1994~2012年

一 1994年的税制改革

二 1994~2012年的中国税制改革

第四节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税制改革: 2013年至今

一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二 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三 企业所得税制改革

四 资源税制改革

五 环境保护税的开征

六 国地税机构合并

第五节 税制改革的基本逻辑:因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 合理的税负

二 税制结构的优化

三 税收法治化

四 税制改革的专业性与作为公共政策的税收政策

第六章 税制改革:增值税和消费税

第一节 增值税制的确立与改革

一 增值税的引进与最初税制的确立

二 1994年及后续的增值税制改革

第二节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一 1994年的营业税

二 “营改增”:减少重复征税的必由之路

三 “营改增”试点的启动和推广

四 “营改增”全面试点:为增值税立法创造条件

第三节 消费税制改革

一 1994年以来的消费税改革

二 中国的消费税只能是特别消费税

三 消费税的功能定位与改革走向

第七章 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与房地产税

第一节 现代税收制度建设:40年个人所得税发展的思考

一 个人所得税内外两套税制并行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1993年

二 个人所得税制统一的初步发展阶段:1994~2004年

三 个人所得税税收法治化增强阶段:2005年至今

四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发展的展望

第二节 房地产税立法与房地产税制改革

一 房产税的开征

二 房产税及房地产领域的税收收入

三 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

四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第八章 宏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财政赤字与债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 财政赤字主要靠透支弥补:1978~1993年

二 财政赤字靠公债弥补及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确立:1994~2012年

三 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财政赤字和公债管理

第二节 从重视财政平衡到重视宏观经济稳定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宏观财政管理体制

二 改革初期的宏观财政管理体制

三 宏观经济管理新观念的形成与财政政策的选择

第三节 积极的财政政策及财政与金融的协调合作

一 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 财政与金融的协调合作

第九章 财政的国际化:财政与全球治理秩序

第一节 中国在国际财政关系中的地位

一 中国与全球治理

二 中国在国际财政关系中的角色

第二节 国际财政支出

一 中国对外援助支出

二 对国际组织的支出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调

一 国际税收问题的成因

二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制度的完善

三 中国税收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第十章 中国财政40年:观念与变革

一 国家理财观的转变:从财政平衡到宏观经济稳定

二 财政活动范围观念的转变:从缩小到重新界定

三 财政支出观念的转变:从为国有企业服务到对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更加注重效率

四 税收观念的转变:从“非税论”到全面强调税收作用

五 政府预算观念的转变:从内部事务到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六 政府间财政关系观念的转变:从财政集权、分权之争到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七 财政观念竞争性的转变:从非此即彼到相互包容

八 推动财政观念变化与财政改革的重要方法:比较与借鉴

九 未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展望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后记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变迁(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志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变迁(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英国崛起之谜: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 电子书
本书从财政效率的角度对英国产业革命与荷兰市场革命过程中财政制度变迁进行的对比考察,既是诺斯开创的新制度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也是一种用公共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革命的全新尝试。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公共财政职能转换 电子书
本书对完善中国公共财政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与解构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深入地剖析了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并对其进行探讨。
改革开放与中国民生发展:1978~2018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科技发展与政策(1978~2018) 电子书
在过去40年中,中国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其广度和深度不亚于中国任何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本书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事件,理清系统展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展开,包括基础研究、产业科技、高校科技与人才培养、区域科技、企业技术、军民融合以及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