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二千年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久负盛名的最具代表性著作。宗旨乃揭示中华民族治乱兴衰的原因,高扬群策群力缔造民族业绩的团结精神,经世致用,时称学术特色最鲜明、学术境界最高的传世之作,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大学历史系专用教材。体现了邓之诚作为历史学家的全局意识、史实勾稽能力,以及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怀。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史学界产生着很大影响。
作者简介
邓之诚(1887~1960),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字文如,号明斋、五石斋。清末闽浙总督邓廷桢之孙。曾任北京大学以及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教授。著述以《中华二千年史》最为著名,曾长时间用作高校中国史教材。此外著有《骨董琐记》、《桑园读书记》、《东京梦华录注》、《清诗纪事初编》等。邓之诚还是著名史学教育家,门人弟子众多,王重民、谭其骧、朱士嘉、王钟翰等都出其门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二千年史(一)
叙录
卷一 秦汉三国
秦
秦世系
一 秦之统一
二 秦之开边
三 秦始皇之政治
四 秦之民生状况
五 李斯成统一之功
秦汉之际
一 豪杰亡秦
二 楚汉相争
汉
汉世系
一 汉之统一
二 汉之疆域
三 汉之制度
丙、屯田兵
四 汉之开边
五 汉代之政治
新
一 王莽之改制
二 王莽之灭亡
东汉
东汉世系
一 光武之统一事业
二 东汉之疆域
三 东汉之制度
四 东汉之开边
五 东汉之衰亡
三国
魏世系
蜀世系
吴世系
一 三国之分立
二 三国之疆域
三 三国之制度
四 三国时代之诸族
五 三国鼎峙之局
两汉三国之社会
一 人民生活状况
二 学术思想
三 风俗
卷二 两晋及南北朝
晋及十六国
晋及十六国世系
一 两晋之疆域
二 两晋之政变
三 十六国之分合
南北朝
南北朝世系
一 南北朝之疆域
二 南朝之治乱
三 北朝之治乱
四 南北朝之和战
两晋南北朝制度
一 官制
二 兵制
三 刑法
四 学校
五 选举
两晋及南北朝之社会
一 生活状况
二 学术思想
三 宗教
四 风俗与习惯
五 制造
六 域外交通
中华二千年史(二)
卷三 隋唐五代
隋
隋世系
一 隋之统一事业
二 隋之开边
三 隋代人民生活状况
四 隋之建设事业
五 隋之学术思想
隋唐之际
一 隋之灭亡
唐
唐世系
一 唐之统一
二 唐初之政局
三 唐之疆域
四 唐之制度
五 唐与诸族之关系
六 武韦执政
七 玄宗时代之治乱
八 唐之衰运
九 唐之乱亡
十 唐代民生状况
十一 风俗与习惯
十二 制造
十三 宗教
十四 学术思想
十五 海外交通
五代十国
梁世系
唐世系
晋世系
汉世系
周世系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闽
楚
南汉
荆南(南平)
吴越
北汉
一 五代诸国疆域
二 五代之分争
三 文化之进步
四 五代之风俗
卷四 宋辽金夏元
宋辽金夏元
宋世系
辽世系
金世系
夏世系
元世系
一 宋之统一
二 宋之疆域
三 宋之制度
四 宋初之政治
五 王安石之变法
六 党争之误国
七 宋之边患
八 北宋之灭亡
九 南宋之建国
十 南宋与金之对峙
十一 南宋之灭亡
十二 元之建国
十三 元之衰亡
宋辽金元之社会
一 民生状况
二 学术思想
三 工艺制造
四 风俗
中华二千年史(三)
卷五 明清上
明
明世系
一 明之统一
二 明初之政局
三 明之疆域
四 明与诸民族之关系
五 明之海上交通
六 明代之政治
七 明代之宦官
八 明代之党争
九 明之衰亡
清
清世系
一 顺治之始基
二 康熙之统一
三 康乾施政之张弛
四 康雍间之国内外诸民族
五 乾隆之“十全武功”
六 清之中衰
七 人民之反抗
八 鸦片战争
九 太平天国
中华二千年史(四)
卷五 明清上
清
十 母后之临朝
十一 维新之开始
十二 外患之迭乘
十三 戊戌变政
十四 义和团
十五 清末之时局
十六 辛亥革命
明清两代社会生活
一 制度
二 生业
三 学术
中华二千年史是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之诚。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二千年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